“我当他爸,我一定会照顾好你们娘俩的!”贾东旭又大声重复了一遍,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他的决心。
“不行的,东旭,你知道的,我要等那个人十年呢。”秦淮茹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激动地握住贾东旭的手,可说出的话却像一把利刃,直直地插在贾东旭心上。
然而,此刻的贾东旭已经完全上头了,“淮茹,没事的,你可以等,我也能等。不就十年嘛,我等得起!”
“东旭哥,你人怪好嘞。”
秦淮茹泪流满面,可嘴角却不易察觉地翘了起来。都说最毒妇人心,她这般行径,可不就是在玩弄贾东旭的感情,还想让人家帮着养娃嘛。
就这样,贾东旭结婚了,娶回了一位美娇娘,在这附近可是出尽了风头。院子里那些半大小子,一个个羡慕得眼睛都红透了。
贾东旭的师傅易中海,看到徒弟突然领个女人回来要结婚,心里多少有些非议。可当他看到秦淮茹后,眼睛不由得一亮,便没再多说什么,欣然点头认可了这门亲事,还大方地表示,摆宴席的钱他包了。
宴席之上,要论谁最高兴,非贾张氏莫属。她心里清楚,秦淮茹可是带着工作,还带着整整一座院子嫁进贾家的,对秦淮茹那叫一个和蔼可亲。虽说秦淮茹嘱咐不能太过张扬,贾张氏心里虽有些不满,但她也不傻。
如今倡导不能多吃多占,要是大肆宣扬,这院子还能不能保住可就难说了。不过,她嘴上还是总挂着:“咱贾家可是大户人家。”
贾东旭同样满心满足,能娶到秦淮茹这样漂亮又能干的女人,他的虚荣心简直膨胀到了极点。
现在哪个小伙伴见了他,不得竖起大拇指夸赞几句?虽说这老婆目前还不能与他亲近,但女神已然是自己名义上的老婆,这也让他颇为知足。
他暗自安慰自己:“看我日后好好表现,说不定用不了等到十年呢。”甚至还忍不住幻想:“说不定那人马上就死了呢。”
“哟,贾嫂子,今儿个啥日子呀?居然买肉了。”一个邻居瞧见贾张氏手里的肉,开口问道。
“嗐,老易家的,这不是我家淮茹怀孕了嘛。我寻思着得给她好好补补,盼着来年能给我老贾家生个大胖小子。”贾张氏满脸喜气地回应道。
说起儿媳妇,贾张氏既欢喜骄傲又忧愁。喜的是儿媳妇是带着工作和整座四合院来的,一举让他老贾家在附近,那可都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
愁的是,本来新媳妇进门,第二天给她立规矩的,让她知道在这个家谁是大小王。
哪知道?看起来性格有点懦弱的秦淮茹轻飘飘的来一句,我有整座四合院,我还有工作,我胸大,屁股大,能生养。
末了还来一句,以后我要上班挣钱,家务活妈你就自己做了吧?要不然我和东旭就搬到东直门,让我妈来给我做家务。
一句话,把贾张氏顶到南墙上下不来。要是两口子搬走了,他怎么办?饿死吗?
但是贾张氏是什么人?烧个饭还可以,让他做家务伺候人,那不可能的。
“怀茹啊,其实我们老贾家有个传统,家务事都是男人做的,我们女人传宗接代是有大功德的,什么都不用干。所以以后就让东旭干吧。”所以她贾张氏愁啊,练得一身婆婆的本事,竟然没有发挥出来,憋的很难受啊!
“啊,真的呀!我一看淮茹这模样,就知道是好生养的。你们贾家这眼看就要人丁兴旺啦!”旁边另一个邻居也赶忙凑上前恭喜。
“是啊是啊,等大胖孙子出来可要摆席庆祝庆祝啊!”
“那肯定的,等我大胖孙子出来,肯定要摆席的,我贾家可是大户人家,不像你们小门小户的。到时候都来啊,别忘了随礼哦。”
中院东厢房里,高秀兰被贾张氏这番话刺激到了。她也快四十岁的人了,俗话说没有什么,就想得到什么。她一直渴望儿女成群,忍不住又一次劝易中海:“中海,要不咱们也去抱养一个吧?”
“行了,我说过多少回了?别再提抱养这事儿!”易中海不耐烦地说道。
高秀兰无奈地叹了口气:“唉!”
其实,在易中海心里,藏着一个谁都不知道的秘密。他自己就是个被抱养的孩子,那对老两口就抱养了他这么一个,对他宠溺得不行。
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跟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流连勾栏场所,时不时还赌上几把。
有一次,意外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他更是变本加厉,完全不把老两口放在眼里,动不动就打骂他们。
就这么着,老两口攒了一辈子的家底,全被他挥霍光了,甚至连唯一的店铺都给卖了,活生生把老两口给气死了。
后来,他在勾栏里惹上了不该惹的人,被打得半死,尤其是下体还被狠狠踹了一脚。在那个小县城实在混不下去了,这才隐姓埋名,逃到北平讨生活。
但北平城哪有那么好混?有次他饥寒交迫,在四合院门口饿得快不行了,是聋老太太救了他,还把他弄进轧钢厂当学徒。也正是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他彻底成熟起来。后来,他娶了高秀兰,这才算是安定下来。
有过自己这样被抱养又堕落的经历,他怎么可能还去抱养一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呢?
他在聋老太太的悉心调教下,易中海变得愈发孝顺。这可不单单是因为聋老太太曾救他一命,更重要的是,易中海跟在聋老太太身边最久,知晓她的家底。这四合院以前大部分都是聋老太太家的产业,只不过后来陆陆续续卖出去和捐出去不少。
易中海心里盘算着,等聋老太太百年之后,这些还不都得归他?所以,他才对老太太尽心尽力,况且他不过是动动嘴,具体伺候老太太的活儿,都交给了老伴高秀兰。
“老太太的饭好了吗?我给她老人家送去。”易中海朝着正在厨房忙碌的高秀兰喊道。
“好了,中海。”高秀兰应道,将饭菜仔细地摆在托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