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场上的新招式(日常篇)
日子像后厨慢熬的高汤,看似平淡无波,却在柴米油盐的浸润里,悄悄熬出了醇厚的滋味。邢成义来东方大酒店整整一周时,双脚已经踩稳了这里的节奏——每天清晨七点半,他会准时出现在地下室的公交站,手里攥着王红梅提前装好的凉白开,保温杯的温度透过帆布包,暖着掌心;四十分钟后,公交车在三里河路口停下,他会拽拽衬衫下摆,快步绕到酒店后门,那里的后厨入口常年飘着油烟香,比正门的大理石台阶多了几分烟火气。
七点五十的后厨,永远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不锈钢操作台擦得锃亮,反射着冷白的灯光,案台上码着切好的葱姜蒜,绿的翠嫩、白的干净、黄的鲜亮,连大小都差不离。择菜的李阿姨戴着蓝色袖套,手指翻飞间,青菜叶簌簌落下,根茎被码成整齐的小堆;备餐间的小伙子推着餐车,车轮在防滑地砖上悄无声息地滑过,餐车上的白瓷盘摞得老高,却稳当得没一点磕碰声。
“成义,过来看看今天的海参。”张师傅的声音穿透后厨的嘈杂,他蹲在食材验收台边,手里捏着一只泡发好的海参,指尖轻轻按压,海参弹韧的质感透过指腹传过来。邢成义快步走过去,学着张师傅的样子捏了捏海参腹部:“泡发得挺到位,没有硬芯。”张师傅抬头看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笑:“昨天教你的干贝泡发步骤记牢了?今天试试吊浓汤的底汤。”邢成义连忙点头,转身从食材架上取下一袋干贝——颗粒饱满,带着淡淡的海腥味,比他之前在小饭馆用的碎干贝强太多。他找了个白瓷盆,倒上温水,仔细将干贝铺在盆底,又在小本子上记下时间:“8点整,干贝开始浸泡,预计11点可用。”
上午的忙碌像被按了快进键。十点刚过,前厅的订单就像雪片般传进来,传菜员的声音在后厨此起彼伏:“八号桌,葱烧海参两例,加急!”“三楼包厢,浓汤鱼翅一份,客人要求十五分钟内上!”邢成义跟着张师傅转,一会儿递锅铲,一会儿擦餐盘,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掉进衣领里,凉丝丝的。张师傅颠勺的间隙瞥他一眼:“别急着擦汗,手上的活不能停。后厨讲究眼疾手快,客人等不起。”邢成义点点头,拽起肩头的毛巾胡乱抹了把脸,又赶紧去备青蒜叶——刚才切好的那盘已经见了底。
忙到十二点,邢成义才抽空喝了口凉白开。保温杯里的水已经温了,他仰头灌了大半杯,喉咙里的灼痛感才缓解了些。张师傅把炒好的最后一盘九转大肠端给传菜员,拍了拍手上的面粉:“歇会儿吧,下午有员工大会,别迟到。”邢成义“哎”了一声,收拾好操作台,跟着人流往员工食堂走。
食堂在酒店负一楼,推开厚重的防火门,饭菜香混着空调的凉风扑面而来。打饭窗口前排着小队,厨师们穿着同样的白色制服,手里的菜勺稳得很,一勺下去,红烧肉肥瘦相间,刚好盖满餐盘的一角。邢成义端着餐盘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刚咬了口馒头,就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喊他:“邢成义!这儿呢!”
他抬头望去,李慧端着餐盘朝他挥手,马尾辫随着动作甩来甩去。她穿着前厅的藏蓝色套裙,领口系着丝巾,小小的翘鼻子上沾着点细密的汗珠,柳叶眉挑得高高的,眼里满是笑意。“刚在后厨看见你忙得脚不沾地,”李慧拉开椅子坐下,把餐盘里的青菜拨了一半给邢成义,“我不爱吃青菜,给你,后厨干活费力气,多吃点。”邢成义笑着道谢,把自己餐盘里的红烧肉夹了一块给她:“尝尝这个,今天张师傅做的,比上次的还香。”
两人边吃边聊,话题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当年在金沙食府的日子。“还记得不?有次婚宴忙到半夜,咱俩帮着传菜,你把汤洒在了客人西装上,吓得脸都白了。”李慧笑得眼睛眯成了缝,“最后还是我帮你跟客人赔的不是,那客人看我是小姑娘,没好意思计较。”邢成义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那时候刚从老家来,啥都不懂,多亏你帮衬。”“客气啥,”李慧摆摆手,“你那时候虽然愣,但干活踏实,传菜从来没记错桌号。”
正聊着,食堂的广播突然响了,女播音员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全体员工请注意,今日下午1点50分至3点,在一楼大堂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同步开展消防培训,请各部门员工准时参加,不得缺席。培训期间请遵守秩序,携带本人工作牌。”
广播声刚落,周围的同事就小声议论起来。邻桌的面点师傅周亮叹了口气:“又要消防培训啊,上次还是开春的时候,背那些灭火器型号背得头都大了。”李慧戳了戳餐盘里的米饭:“前厅还好,主要是听讲解,你们后厨估计得实操,毕竟灶台多,风险高。”
邢成义咬着馒头,心里倒没觉得紧张。他在金沙食府做传菜员时,每季度都要参加一次消防培训,后厨的灶台、仓库都是重点区域,培训内容比一般岗位细得多。那时候的培训老师是个退休的消防员,说话嗓门大,手里总拿着个灭火器模型,一遍遍地演示“提、拔、握、压”的步骤,还让他们轮流上手实操,直到每个人都能熟练操作才罢休。“我之前在金沙食府也常参加消防培训,”邢成义对李慧说,“后厨是火灾高发区,培训得严点,心里才踏实。”
“那你肯定熟门熟路了,”李慧眼睛一亮,“等会儿培训要是有实操环节,你可得教教我,我上次试了半天,灭火器的保险销都没拔开。”邢成义笑着答应:“没问题,其实不难,记住步骤就行。”
吃完饭,离大会开始还有四十分钟。邢成义回员工宿舍歇了会儿,上铺的周亮正躺着玩手机,见他进来,举了举手里的手机:“刚看群里说,今天的培训有新内容,要教怎么用灭火毯,说是后厨必备的。”邢成义心里一动——灭火毯他只在金沙食府的安全手册上见过,还没实操过,正好趁这次机会学学。
一点半,邢成义洗漱了一把,换上干净的衬衫——培训要求穿便服,但不能太随意。他对着宿舍的小镜子整理了一下衣领,又摸了摸口袋里的工作牌,确认没忘带,才往一楼大堂走。
从员工通道出来,正好撞见李慧。她换了件浅粉色的短袖,头发披散着,发尾微微卷曲,比穿制服时多了几分活泼。“走,去占个好位置,别被挤在后面看不见。”李慧拉着他的胳膊,快步往大堂走。邢成义下意识地放慢脚步,怕她走太快摔着,李慧察觉到了,回头冲他笑:“放心,我走路稳着呢。”
一楼大堂早已没了平日的安静。原本摆放的真皮沙发被挪到了墙边,中间腾出了一大片空地,靠门口的位置搭了个简易的讲台,台上放着麦克风和投影仪,旁边堆着几个灭火器和一卷红色的灭火毯。员工们陆陆续续地进来,前厅的服务员、后厨的厨师、后勤的保洁阿姨,大家三三两两地站着,小声聊着天,空气中透着几分轻松的氛围。
邢成义跟着李慧找了个靠前的位置站定,刚站稳,就看见王主管和张总监从电梯里出来,两人边走边聊,脸色都挺轻松。张总监瞥见邢成义,冲他点了点头,邢成义连忙回以微笑,心里踏实了不少——看来这次培训只是常规流程,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一点五十分,人事部的刘敏走上讲台,手里拿着个文件夹。她清了清嗓子,麦克风发出轻微的电流声:“各位同事,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准时参加今天的员工大会和消防培训。今天的活动分为两部分,先召开简短的员工大会,再进行消防培训,预计三点结束,不耽误大家下班。”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掌声,刘敏笑了笑,继续说道:“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张总讲话。”
掌声中,一位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走上台,他是酒店的总经理张总。张总说话言简意赅,先是总结了上个月的经营情况,表扬了餐饮部和前厅的业绩,然后宣布了下个月的促销活动计划,最后强调了安全问题:“咱们酒店是老字号,安全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后厨和客房,一定要把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今天的消防培训很重要,希望大家认真听、认真学,别不当回事。”
张总讲话结束后,刘敏再次上台:“感谢张总的讲话。接下来,我们邀请消防大队的王警官为大家进行消防培训,大家欢迎。”掌声中,一位穿着制服的消防员走上台,他约莫三十多岁,肩膀宽阔,眼神锐利,往台上一站,原本有些嘈杂的大堂瞬间安静了不少。
“大家好,我是消防大队的王建军。”王警官的声音洪亮有力,不用麦克风都能传遍整个大堂,“今天主要跟大家讲讲酒店常见的火灾隐患、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以及灭火器和灭火毯的使用步骤。可能有些老员工觉得这些内容听过很多次了,但我还是要强调,火灾事故往往就出在‘觉得无所谓’上,多听一遍、多练一次,关键时候就能救命。”
王警官的话很实在,没有太多客套话,直接切入正题。他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几张火灾现场的照片,都是酒店和餐馆的案例:有的是后厨灶台起火,浓烟滚滚;有的是客房插座短路,烧黑了半面墙。“大家看这张,”王警官指着一张后厨起火的照片,“这是去年市区一家餐馆发生的火灾,原因就是厨师离开灶台时没关煤气,锅里的油烧起来了,加上后厨堆放了太多易燃的纸箱,火势很快就蔓延了。幸好发现及时,没造成人员伤亡,但损失了几十万。”
台下的人都看得很认真,尤其是后厨的厨师们,脸上的表情都严肃了不少。邢成义盯着屏幕,想起自己在金沙食府时,后厨的灶台边永远放着灭火器,师傅们离开灶台前都会仔细检查煤气阀,现在的东方大酒店更是严格,每天下班前都要有人检查水电煤气,看来不管在哪,安全都是后厨的重中之重。
“接下来,我们讲讲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王警官切换了幻灯片,屏幕上出现了几个步骤,“火灾初期是扑救的最佳时机,一般来说,火势不大的时候,用灭火器或者灭火毯就能扑灭。但要注意,不同的火灾要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油锅起火不能用水浇,要用灭火毯或者锅盖盖灭;电器起火要先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扑救。”
王警官讲得很细致,从火灾的分类到扑救的注意事项,条理清晰,还结合了酒店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后厨、前厅、客房等不同区域的火灾隐患。“后厨的隐患主要有三个:一是灶台明火,二是煤气管道老化,三是易燃物品堆放。”王警官的目光扫过后厨的方向,“尤其是灶台,炒菜时油温很高,一旦油溅出来碰到明火,很容易起火。所以大家炒菜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不要随便离开灶台,灶台边不要放抹布、纸箱等易燃物品。”
邢成义听得很认真,手里悄悄攥起了拳头。他想起自己之前在小饭馆干活时,有次炒完菜忘了关小火,锅里的油差点烧起来,幸好师傅及时发现,用锅盖盖灭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怕——要是当时没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讲完了理论,我们来实操一下。”王警官从台上拿起一个干粉灭火器,“这是酒店最常用的灭火器,大家看清楚了,使用步骤就四个字:提、拔、握、压。”他边说边演示,“首先,提起灭火器,让瓶身保持直立;然后,拔掉保险销,就是这个小铁环,拔的时候要用力;接下来,握住喷管的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最后,按下压把,干粉就会喷出来。”
王警官演示完,又拿起一卷灭火毯:“这个是灭火毯,主要用于油锅起火和覆盖小火。使用时,要先把灭火毯展开,双手握住毯子的两角,快速覆盖在火焰上,注意不要留缝隙,让火焰缺氧熄灭。覆盖后不要马上掀开,等温度降下来再处理。”他把灭火毯展开,红色的毯子很大,几乎能盖住整个灶台,“后厨的每个灶台边都应该放一卷灭火毯,大家回去后可以看看自己岗位的灭火毯有没有过期,摆放位置对不对。”
理论讲解结束后,到了实操环节。王警官让工作人员把灭火器和灭火毯搬到空地上,又在地上放了个铁桶,里面倒了点柴油,点燃后,火苗“腾”地窜起来,蓝色的火焰舔着桶壁,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有没有哪位同事愿意先来试试?”王警官看着台下,“别怕,这是安全演练,有我在旁边看着。”台下安静了几秒,李慧拉了拉邢成义的胳膊:“你不是练过吗?上去试试。”邢成义犹豫了一下,他在金沙食府确实实操过灭火器,但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正想着,王主管举起了手:“我先来试试。”
王主管走上前,按照王警官教的步骤,提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白色的干粉喷出来,瞬间覆盖了火焰,火苗很快就灭了,只留下一股淡淡的干粉味。王警官拍了拍王主管的肩膀:“做得很好,步骤标准,力度也够。”台下响起一阵掌声,王主管笑着走下台,脸上带着几分得意。
接下来,又有几位同事上去尝试,有前厅的服务员,也有后勤的阿姨。李慧跃跃欲试,拉着邢成义的胳膊:“咱们也上去试试?”邢成义点点头:“行,你先上,我在旁边看着。”李慧笑着跑上台,拿起灭火器,深吸一口气,按照步骤操作起来。她拔保险销的时候有点费劲,脸都憋红了,王警官在旁边提醒:“用点力,保险销有点紧。”李慧咬着牙一拔,保险销终于掉了下来,接下来的步骤都很顺利,干粉喷出来,火焰很快就灭了。
李慧下台后,兴奋地拉着邢成义的手:“怎么样?我做得不错吧?”邢成义笑着点头:“很棒,比我第一次强多了。”正说着,王警官看向邢成义:“那位穿白衬衫的小伙子,你也来试试?”邢成义愣了一下,见大家都看着自己,便点点头,走上台。
他拿起灭火器,熟悉的重量传来,心里的紧张感瞬间消失了。他按照步骤,提瓶、拔销、握管、压把,动作一气呵成,白色的干粉精准地喷向火焰根部,火苗“呼”地一下就灭了。王警官眼睛一亮,赞道:“这位小伙子做得非常标准,一看就是练过的。”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李慧更是用力鼓掌,脸上比自己做好了还开心。
邢成义走下台,李慧冲他竖起大拇指:“可以啊邢成义,深藏不露啊!”邢成义挠挠头:“以前在金沙食府培训过,练过几次。”“怪不得呢,”李慧笑着说,“以后你就是我们的‘消防小能手’了。”
实操环节结束后,王警官又讲解了疏散逃生的注意事项,包括疏散路线、安全出口的位置、如何使用防毒面具等。“大家一定要记住,发生火灾时,不要慌,不要乘电梯,要沿着疏散指示标志走安全通道。如果烟雾大,要弯腰低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王警官边说边演示,还让大家熟悉了一下大堂和各楼层的安全出口位置。
三点整,培训准时结束。王警官走下台时,张总和刘敏送了过去,几人握手道别。员工们陆陆续续地离开大堂,大家边走边聊,话题都离不开刚才的培训。“王警官讲得真详细,我以前都不知道灭火毯这么好用。”“刚才邢成义那操作太帅了,一看就是老手。”李慧拉着邢成义的胳膊,跟在人群后面:“晚上有空不?我请你喝汽水,就当谢谢你刚才的鼓励。”邢成义摇摇头:“不了,我得回去给我媳妇做饭,她怀着孕,不能吃外面的东西。”
李慧恍然大悟:“哦对,你媳妇还在家等你呢。那下次吧,下次你有空了再说。”她挥挥手,转身往前厅走:“明天食堂见!”邢成义也挥挥手,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才转身往员工通道走。
走出酒店后门,下午的阳光依旧炽热,却比早上柔和了些。邢成义掏出手机,给王红梅发了条短信:“培训结束了,马上回家,买点青菜和排骨,晚上给你炖排骨汤。”很快收到回复:“好,我在家等你,路上慢点开。”
公交车晃悠悠地驶过长街,窗外的树木和楼房渐渐向后掠去。邢成义靠在座椅上,想起刚才培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