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买不买,都给我两千块钱辛苦费?”
王大发一听还有这种好事,登时就心动了。
赵辰当即拿出两千块,塞进他手里。
“没错,钱先给你,无论东西是真是假,这笔钱都是额外给你的,现在可以给我看看那钟了吗?”
这老头一看就不像有能耐盗墓的能耐人,区区两千块就动心,说明他也不清楚那口青铜钟的真实价值。
如果这玩意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镈,这次就能捡个大漏。
王大发喜滋滋地把钱传进兜里,挥手道:“你们在院子里等着,我进去拿东西。”
说着他便关上破旧的房门,不让两人进去。
贺一鸣不解道:“赵老弟,东西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你就敢先给他钱?我咋感觉这老头不像有能耐下墓的那种老手。”
“是不像,但不花钱就得浪费时间,浪费口舌,能花钱解决的事儿,都不算事。”
赵辰不想在这浪费太多时间,毕竟赵欣悦明天还要考一天。
足足等了十多分钟,王大发才拿着一个破蛇皮口袋走了出来。
从他拎着东西的费劲程度,说明里面的东西很重。
口袋是破的,侧面敞开一条口子,才勉强将青铜钟裹住,外面用布条捆了几圈。
他谨慎小心道:“先说好啊,不管东西要不要,那两千块是我的。”
“放心,说给你就一定给你。”
赵辰简单从侧面边缝看了看里面的物件,直接从缝隙把手指伸了进去。
下一秒,脑海中便出现物品的信息。
【物品名称:九龙云纹镈】
【所属时代:战国时期】
【物品材质:青铜】
【市场价值:8500万-9000万】
竟然真的是镈!
赵辰压下内心中的悸动,嘟囔道:“这手感不对啊。”
贺一鸣皱眉道:“怎么了赵老弟,是假货?”
“嗯,里面泥巴是湿的,还有一股尿骚味,像是做旧的赝品。”
东西当然是真东西,但不可能让别人知道。
否则以贺一鸣的性格,八成会厚着脸皮让自己分他一点汤汤水水,如果不分,以后恐怕不会再帮自己介绍了。
王大发却是愤懑道:“放屁,这是我们几个人从墓里掏出来的,绝对是真东西。”
赵辰笑着反问,“王大爷,你亲眼看着他们从下面掏出来的吗?”
“是啊,当时我守在外面给他们把风,事后他们嫌这口大钟太沉,就扔给我了。”
王大发无比自信道:“虽然事情过去好几年了,但东西绝对是真的。”
“王大爷,你怎么就确定他们不会事先准备一个假古董骗你呢?这玩意如果是真的,最少值几百万,就算再沉再重,他们会把这么值钱的物件,给你一个放风的?”
赵辰见他开始动摇,直接将表层的尿素袋子扯开,抓起一把内侧湿乎乎的泥巴。
“你闻闻,是不是有一股尿骚味儿,这就是他们做出来的假货,放在茅坑里头泡着,等表面锈迹斑斑后,看起来就跟真品差不多,你被骗了啊王大叔。”
尽管不知道这老头说的是真是假,但赵辰却知道怎么让这老头相信,这口九龙镈是赝品。
王大发嗅了嗅,果然有一股淡淡的尿骚味,顿时火冒三丈道:“马勒戈壁的,王虎那孙子竟然敢耍我。”
贺一鸣听后乐了,忍不住调侃道:“王叔,你连下墓都不敢,在外面望风,还指望他们给你个几百万的真家伙?想想都不可能嘛。”
被这么一嘲讽,王大发气得无处发泄,一脚踹在九龙镈上,结果下一秒就疼得捂着脚单腿蹦跳起来。
“奶奶的,既然这口钟是赝品,你们赶紧走吧,我改天找那帮狗东西算账去。”
“王大爷,要赶我们走可以,但那两千块你得还我啊。”
赵辰直勾勾地望着他,“你这根本不是正经东西,是茅坑里做旧的假货,至于你说的什么王虎,我根本就不认识,甚至怀疑你专门用假货来坑人。”
“你特娘的放屁,我有那份能耐,还至于穷成这样?”
王大发没好气地咋呼道:“刚才是你说的不管要不要,这两千块都是我的,现在想反悔?门都没有。”
“你不退我钱,那我就把这破钟拿走,就算当废铁卖给收破烂的,至少还能卖个三四十块。”
赵辰单手拎起九龙博,故作气愤地说道。
“东西放下。”王大发虽然没啥文化,却不是完全没脑子的蠢货。
他一把抱住九龙镈,生气道:“这东西你不能拿走,没了这口假钟,我怎么找他们讨说法?”
赵辰没有半点犹豫,直接撒开手。
“这破玩意儿不让我拿走,那你要退我两千块钱,总不能你拿个假货让我亏两千块吧?没这说法。”
王大发皱紧眉头,犹豫半天后,不耐烦地挥手道:“一个破烂假货,你想拿走就拿走吧,反正钱我一分不退,你爱咋咋的。”
殊不知,赵辰等的就是这句话。
正所谓做戏做全套,他故意表现出对这口九龙镈半点兴趣都没有的假象,就是为了用两千块拿下这个价值连城的物件。
至于这口九龙镈内壁泥巴是湿的,想必是这老头不懂保护措施,将其藏在地窖那种潮湿的地方。
而尿骚味,其实来源于那个尿素袋子。
如此一来,他才轻松用两千块,拿下这口价值八千多万的青铜九龙云纹镈。
不过他很好奇,像王大发这种没脑子的家伙,居然有人带他干挖坟掘墓的活儿?
即便找人放风,也该找个机灵的才对,可这老头完全跟‘机灵’二字不沾边。
回到车里,贺一鸣开口问道:“赵老弟,那口钟到底是真是假?”
“当然是假的,不过做工非常精细,应该是出自豫州那边专门做假青铜器的老师傅之手。”
“只是做旧的手段略微落后,只要用化学手段重新处理一下,糊弄那些人傻钱多的老外应该不成问题。”
赵辰笑着说出自己对这一行的独到‘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