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亲友钱易借,人情债难还。
宋南星想也不想,跟宋向文打了声招呼,第二天一早,就踏上了去往省城的大巴车。
然后,直冲省城的新华书店,把后世讨论度最高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全套17本,直接全款拿下。
还是,两套。
毕竟,新华书店里面也没有其他教材教辅可供选择。
不过,人民日报大社论单行本,还是很有必要的。
旁边摆着的小人书,以及各种尺寸和材质的伟人像(纸质、瓷质、塑料像章等),倒是入手不亏。
买完以后,宋南星也没急着走。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小玩意抱在怀里,随手拿起放在最上面的人民日报评论单行本,一屁股坐在书上,一边看书,一边等着宋向文。
一来,零花钱不太够,她需要找个人蹭顿午饭。宋向文这个师傅兼养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二来,这么多东西,她一个人可搞不定,亟需一个“搬运工”,把书给她搬上车。
至于下车以后?
那不是还有宋立夏、宋小满和江靖川三个劳动力!
必须安排得妥妥的!
宋向文上完了上午的课,借了自行车立马朝着新华书店赶。
远远的看到宋南星和她身边那一沓书,就知道这丫头,根本就不是像嘴上说的那样,“想他了,想见他一面”,而是纯纯把自己当饭票和工具人。
可毕竟是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坑爹……也只得认了呗!
听到自行车轮胎和地面摩擦的声音,宋南星立刻从书里抬起头,朝着宋向文露出了一个讨好的笑容。
“师傅,你来啦!”
宋向文抬手给了她一个脑瓜崩,没好气的说道:“又坑我?”
宋南星嘿嘿一笑。
“咱们爷俩的事儿,怎么能算是坑呢?
再说了,书也不全都是我的,还有一半是江靖川的呢!”
听说有一半是江靖川的,宋向文忍不住眯了眯眼,上下打量起了那一沓书,发现是一整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宋向文挑了挑眉。
“你们怎么想起买这个?”
宋南星瞥了一眼四周,宋向文便闭上了嘴,自觉的拎起书绑在自行车后面。
绑好以后,才像是想起了什么似地,挑了挑眉,问道:“吃过饭了没?”
宋南星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反问道:“你说呢?”
问?
就是没有吃!
宋向文调转车头,改朝国营饭店的方向前进。
想着下午还有课,时间紧,任务重,宋向文并没有点菜,而是要了两碗面条。
整个饭店,没有比这玩意儿更快的了。
好在宋南星也不嫌弃,只眼巴巴的盯着后厨。
那十足的馋样,看得宋向文直摇头。
“你都十五岁了,能不能有点女孩子的样子?”
宋南星挑了挑眉。
“你说说,女孩子是什么样子?”
宋向文一时间,还真回答不上来。
好在服务员缓解了他的尴尬,把他点的面条端了上来。
高汤打底,加上半勺猪油和酱油等调味儿,放上一筷子洁白的细面,撒上几颗翠绿的葱花,质朴而简单。
可就是这么一碗简简单单的面条,却有着直击灵魂的朴实香气,也最能温暖人心。
宋南星也知道他赶时间,不再多话,埋头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爷俩就把两碗面条给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面汤都没有放过。
走出面馆,宋向文识趣的把宋南星送到了车站,并给她买了票。
宋南星也趁着等车的功夫,把买书的前因后果给宋向文说了一遍。
宋向文第一反应,也是后悔,自己当成不该给宋小满改年纪。
宋南星这才从宋向文嘴里,得知了宋小满这些年的遭遇。
宋南星沉默了!
怪不得,这次回来以后,宋小满沉默了许多。
还以为是他长大了,没想到,是付出代价、被迫成熟了。
“二哥这事儿,就这么算了?”
宋向文拍了拍宋南星的肩膀,冷笑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再怎么不痛快,也得等小满大学毕业吧!”
宋南星撇了撇嘴,不情不愿的点了点头。
离家太远就是不行,受了委屈都鞭长莫及,这越发坚定了宋南星留在本地,给大家打造一个坚定后方的决心。
就像江靖川说的,到了她的地盘上,是龙也得盘着,是虎也得趴着。
不过,在实现目标之前,宋南星还得直面一个问题,怎么带着这么大一堆东西,跟一群膀大腰圆的大娘大婶们抢座位。
宋向文看着宋南星那一连为难的模样,忍不住摇了摇头,指了指副驾驶那个座位。
宋南星一咬牙,一跺脚,等车一停稳,还真就学着宋向文往日的模样,直接从车窗那儿直接翻了进去。
宋向文看她坐稳了,立刻把她那一兜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和那一沓书,从车窗那里递了进去,顺手还给宋南星和书都买了票。
看到宋向文买了货票,原本还想发难的大娘大婶们,瞬间哑了火。
就连售票员,看宋南星的眼神都亲切了几分。
“这小丫头,福气还真好!”
宋南星低头笑了笑,没有说话。
见宋南星“害羞”了,大家也不再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她,自顾自的找周围的亲朋好友热络的聊了起来。
本来还想补个觉的宋南星:……
不过,这可是大娘大婶们的地盘!
宋南星可不敢怎么样,只能从袋子里拿出一本小人书,打发起了时间。
售票员看了看宋南星手里的小人书,再看看她那稚气未脱的脸庞,笑着摇了摇头。
“福气是挺好的!”
旁边的一个乘客听了这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售票员疑惑道:“怎么了?我说错了?”
那个乘客赶紧摆了摆手,道:“咱们三八红旗手秦老师怎么可能错,人家干的是积德行善的行当,福气当然好啊!”
姓秦的售票员好奇心一下子就上来了。
“你认识她?”
乘客点了点头。
“我认识人家,人家可不一定认识我。
那位,和刚才买票的,都姓宋,干的都是救死扶伤的行当。”
姓宋,年纪不大,医生……
“桃源小神医?”
别说那乘客,就连宋南星听到这话,都是一愣。
“神医不神医的,我不知道,但她们家医术不错,在桃源开了个诊疗室,倒是真的。
我外甥手腕脱臼,抱去她们家,只看了一眼,捏了几下。
我就听了一声响,人家就给治好了,还说一不扎针,二不敷药的,愣是没有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