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不好了!“
“柳家指使了御史台的言官,今早在朝堂上递了折子,弹劾我们九州商号恶意兼并,扰乱京城市场’!”
苏子衿身形微震。
流云已然变了脸色:“岂有此理!我们不过刚刚扩张,立足未稳,他们就按捺不住出手!”
苏子衿慢慢坐下。
“看来,是想先斩后奏,把我扼杀在摇篮里了。”
“东家,接下来怎么办?”流云急声问。
苏子衿转过身,走到窗边,看着院中那棵新栽的玉兰。
“他们急了。”
“这说明,我们做对了。”
“兵来将挡,他们想釜底抽薪,我们就正面迎战。”
声音平静,却透着令人信服的坚决与沉稳。
流云屏息,握紧了拳。
“东家,我这就去准备!”
“别急。”苏子衿垂眸,看着玉兰雪白舒卷的花瓣,目光微微放远。
“他们以为,断了我们的粮路,再给我们扣上一顶大帽子,我们就会束手无策?”
“太天真了。”
她对流云吩咐道:“去,将我们库里那批最新的‘流光锦’,还有那套西域进贡的红宝石头面,分装成十份。”
流云一怔:“东家,这是……”
苏子衿一笑,似冰雪初融:“既然他们要煽风点火,我们就来个引火上身。”
“你去,以玲珑阁的名义,给吏部王侍郎、户部张尚书、还有漕运总督李大人的府上,都送一份请柬。”
“就说,玲珑阁新到了一批南海的明珠,请几位夫人过府赏玩。”
流云一怔。
“请夫人?”
苏子衿嘴角微弯,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有时候,枕边风,比朝堂上的刀子,更好用。”
苏子衿又指着沙盘上几处不起眼的标记。
“城东的‘福源钱庄’,城西的‘聚宝盆’……这几家,最近是不是都快撑不下去了?”
惊蛰点头:“是,被几家大钱庄挤兑得厉害,掌柜的天天上门来,想让我们玲珑阁的账房接济一二。”
苏子衿的指尖,在沙盘上画了一个圈,将那几家小钱庄,连同京城几大漕运码头,全都圈了进去。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成型。
“告诉他们,玲珑阁可以买下他们的钱庄。”
“不仅如此,我还要整合他们的资源,推出一种新的存款法子。”
“凡在我九州商号旗下钱庄存钱的,无论中小商户,还是平民百姓,利钱都比别家高上半成。”
惊蛰倒吸一口凉气。
高上半成?!
这……这简直是要跟全京城的钱庄对着干啊!
“东家,此举……风险太大了。”
苏子衿的眼神,却前所未有的坚定。
“殿下说过,欲取之,必先予之。”
“京城的钱,不能只握在世家手里。”
“我要让这京城的活水,都流到我们这里来。”
流云虽然不解,但出于对苏子衿的信任,还是立刻领命而去。
殿下在厉城推行新政,是为了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
那她,就要在京城,为殿下建起一座永远也搬不空的金山银山。
三日后,一场只属于贵妇人的小型品鉴会,在玲珑阁的后院雅间里举行。
王夫人看着手中那串光华流转的东珠项链,爱不释手。
“哎呀,苏掌柜,你这珠子,可真是稀世珍品。”
苏子衿亲自为她添上热茶,笑意温柔。
“夫人喜欢就好。”
“只是这珠子虽好,可最近运河上不大太平,运费涨得厉害,下一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呢。”
她似是无意地抱怨了一句。
张尚书的夫人立刻接过了话头。
“可不是嘛!我家老爷也正为这事烦心呢,说是永昌粮行一家独大,坐地起价,搞得许多商户都怨声载道的。”
苏子衿顺势说道。
“是啊,我们九州商号也是深受其害。”
“说来惭愧,商号初开,本想为京城的繁荣尽一份力,还想着若是生意做得好,每年能拿出两成的利,赠予各位大人府上,全当是……全当是为朝廷分忧了。”
这话一出,几位夫人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两成暗股!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漕运总督李夫人不动声色地放下茶杯,轻轻咳了一声。
“苏掌柜放心。”
“我们家那位,最是见不得这等仗势欺人的行径。”
“回头我便跟他说说,这运河,是大邺的运河,不是他崔家一家的。”
有了这句话,苏子衿便知道,事情成了。
又过了几日。
不出三日。
御史台的弹劾,便被户部侍郎以“证据不足,恐为商贾私斗,不宜国事”为由,轻飘飘地驳了回去。
永昌粮行抬高的运费,还没捂热乎,漕运总督便亲自下令,严查“恶意扰乱漕运市价”之举,永昌粮行被罚了三千两银子,灰溜溜地把价格改了回去。
崔家和柳家,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不仅没伤到九州商号分毫,反而惹了一身骚。
而此时。
一个更让他们措手不及的消息,传遍了京城。
九州商号,竟一口气盘下了城中七家小型钱庄!
并且宣布,三日后,将统一更名为“通汇钱庄”,重新开张!
开张之日,储户利钱加半成,冠绝京城!
消息一出,满城皆惊。
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初来乍到的九州商号,竟有如此雄厚的财力与魄力。
静云庵。
安庆大长公主谢怀瑾,正捻着一串佛珠,听着身边璎珞的汇报。
“……那苏姑娘,当真是好手段。”
“不声不响,就化解了崔柳两家的联手打压,还顺势扩张了版图。”
谢怀瑾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赞许。
“本宫原以为,她会来求我。”
“没想到,这孩子,竟自己扛下来了。”
她早就投靠了谢苓,自然也将九州商号视作自己人。
本想着,等苏子衿碰壁之后,自己再出手,卖个人情。
谁知,人家根本用不着。
“有几分她主子的风骨。”
大长公主站起身。
“备驾。”
“去九州商号。”
她倒要亲眼去瞧瞧,这个被谢苓看中的商界奇才,究竟是何等模样。
当安庆大长公主的仪仗,浩浩荡荡地停在九州商号门前时,苏子衿正在与流云商议“通汇钱庄”开业的细节。
听闻通报,她亦是微微一怔。
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亲自迎了出去。
“臣女苏子衿,参见大长公主殿下。”
谢怀瑾虚扶了她一把,目光锐利地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
“不必多礼。”
“你就是苏子衿?”
“是。”
“很好。”
大长公主只说了两个字,便径直往里走。
她环视着内堂的布局,尤其是那架巨大的沙盘,眼中的欣赏之色更浓。
“丫头,你做得不错。”
苏子衿垂首:“不过是些商贾的微末伎俩,难入殿下法眼。”
“错了。”
大长公主转过身,定定地看着她。
“这世上,没有微末的伎俩,只有成与败。”
“你赢了,便是本事。”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
“本宫今日来,只为告诉你一句话。”
“以后,再遇到官面上的麻烦,不必自己一个人硬扛。”
“可来静云庵,与我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