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时锦没吃过。
她问旁边的柔妮儿:“芦苇芽吃过吗?”
柔妮儿还真吃过:“小时候闹灾荒,吃过。有点粗,不咋好吃。”
时锦毫不犹豫:“要不,咱们弄点?”
柔妮儿:……你说陈家大嫂吝惜粮食吧,偏偏她又把粮食一碗一碗给人吃。还一点不贪旁人的。可你说陈家大嫂不吝惜粮食吧,偏偏陈家大嫂见啥都想弄点吃。
她委婉劝:“真不好吃。”
时锦只能压低声音说实话:“我拉不出来。”
再不吃点菜,她是真的要疯了。
话一这么说,柔妮儿一下就懂了。但她皱眉:“还是没吃油闹的,哎。”
时锦心道,我这还真不是。
于是,其他人钓鱼,时锦就挑着那没长老的嫩芦苇苗掐了一些。
时锦掐着嫩芦苇,感觉这日子是真的凄惨。
柔妮儿看着时锦掐芦苇苗,动了动嘴皮子,最后还是把话咽下去:算了一会儿我也掐点。
不过,柔妮儿还是更想钓两条鱼。
太久没吃肉了,肚子里寡得厉害。
还真别说,老天爷好像真的听见了柔妮儿的祈祷似的,真让柔妮儿钓了一条鱼起来。
是一条半个巴掌大的鲫鱼。
麻绳被扯动的时候,柔妮儿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连忙把麻线扯回来,然后扑上去就把那条活蹦乱跳的鲫鱼给按住了。
连旁边的时锦和陈东都被感染了,止不住的兴奋。
陈东更加期待地看着自己手里的麻线。心中不住祈祷:快来鱼,快来鱼!
不过也许是运气问题,陈东钓了很久,也没有鱼。
倒是柔妮儿又钓起来一条。虽然还是不大,但也让她很高兴。
陈东微微有些郁闷。
时锦也不管他,自己掐芦苇芽。
太阳完全沉下去,天色也迅速暗下来。
时锦喊柔妮儿和陈东:“走吧,得赶紧回去了。”
天黑了,还是应该在营地呆着。
而且太久了,方菊他们这些留在营地里的人也会担心的。
陈东还有些不甘心:“我再试试——”
“明天再来吧。”时锦无奈,有时候也不知道该拿陈东这股执拗劲儿怎么办。
陈东还是挺听话,虽然不甘心,但还是跟着时锦和柔妮儿走了。
柔妮儿提着两条鱼,心里的高兴劲儿也渐渐散了。
两条鱼,不够吃啊。
要不,分给陈家大嫂他们一条吧?
就这么一路纠结着,柔妮儿快到营地的时候,轻声问时锦:“今晚要不搭着一起做饭吧?两条鱼煮在粥里。都能尝尝味。”
时锦痛快答应:“好啊。你出鱼,我出菜和粮。”
“不用,我把我们煮粥的粮食也拿过来就行。菜你们出。”
时锦没有坚持。再坚持就显得有点假了。
毕竟,粮食挺珍贵的。而现在两家只是结伴走,还没到一个锅里吃饭的程度呢。
回到营地,方菊他们已经把草棚子搭好了。
火也烧着,米都快下锅了。
时锦跟方菊说了今天晚上一起搭伙做饭的事情。
方菊一听说自家不用出粮,就出菜,当时就舒了一口气。她是真怕大嫂再大方一回——大嫂真的太大方了,再多的粮食也经不住这么造啊!
心头一松,方菊就笑了起来:“我去煮饭。”
柔妮儿在旁边收拾鱼。
用小竹刀捅进鱼的屁股里后,她再沿着鱼腹一挑,就把鱼肚子豁开了。
然后,她把内脏和腮都掏出来,又把鱼鳞片刮了刮,最后舀一瓢水冲干净就了事。
洗干净的鱼,就这么直接丝滑下锅。
所有人都很期待,仿佛根本闻不到那股腥味。
至于掏出来的内脏,柔妮儿也没浪费,用竹刀切碎了,再用树叶子包起来,咧嘴笑道:“明天早晨把这个撒到河边水里,能吸引好多鱼过来。到时候再钓,就好钓了。”
她遗憾道:“可惜没有竹篮子,不然可以——”
柔妮儿说到这里,忽然就一拍腿:“我可以编一个大篮子!河边就有一棵柳树啊!”
说完这话,柔妮儿拔腿就要去折柳条:有了柳条,编一个收口篓子,可以直接扔在水里,一晚上说不定能抓上鱼!
还可以编一个小扁筲箕,去水草里试试,看看能不能弄到小鱼虾!那个也能吃的!
时锦被她的风风火火吓了一跳。
又赶忙让周虎陈安陪着一起去一趟,还带上了自家的刀去帮忙割柳条。
王婆子在柔妮儿走后,笑着跟时锦他们说:“柔妮儿家里以前就是编柳条筐卖的,手艺好呢。她能干,什么都会。她能嫁到我们家,是我的福气。”
说到这里,王婆子又叹了一声:“就是苦了柔妮儿。”
男人死了不说,还得拖着她这个老婆子。
方菊宽慰王婆子:“柔妮儿的福气在后头呢。到了南边,一切都好了。”
她想起自家男人。
那是被征兵征走的。谁都知道去了就回不来了,可不去当时就得死。
她摸了摸肚子,心里一片苦涩,却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
眼泪早就哭干了。
时锦开口:“是啊,好日子在后头。只要熬过了战乱,后头就是太平日子了。”
她没说的是,其实他们这辈子都等不来战乱停歇那一天。
因为她已经查过了,现在是宋魏时期。南边的宋朝和北边的魏要打仗,同时还要抵御外敌。他们现在还在魏的地界靠边关的位置。别说南边了,离都城都还远着呢。
接下来,还有一百多年的南北分裂,各大势力混战。一直到隋朝,才会迎来大一统,然后才会有点真正的太平日子。
但希望这个东西,必须得有。
孙大夫也跟着说:“是啊,那些王公贵族好多都去南边了,南边的日子肯定好。咱们也往那边走,肯定能找到一个好地方!”
柔妮儿他们回来的时候,每个人手里都抱着一捆长长的柳条。
这让时锦几乎都要怀疑,他们是不是把那一棵柳树给薅秃了。
不过,柔妮儿很高兴。
饭都还没吃,就已经开始就着火光兴致勃勃地开始编起来。
偏偏其他人都很感兴趣,还都凑上去看。
当然,看热闹是假,想偷师才是真。
谁家不用篮子不用筐啊!
这真的学会了这门手艺,以后家里买篮子买筐都不用花钱了!说不定还能卖钱!
每个人都是如此想的。
但天赋这个东西,就很说不准。
时锦看了一会,没学明白。
但方菊和周晴却是连连点头。
就连陈安也是一脸津津有味,甚至还摸了几根有模有样地摆弄起来。
孙大夫还在忙着编草帘子,暂时顾不上学编框子。
大家各有各的忙活。
时锦就干脆去看锅。顺手把肉泥放进去——今天有鱼肉在里头,就可以放点肉泥不怕被发现了。
还又拿另外一个陶罐烧了点开水,把芦苇芽给焯水了一下。
怕不好吃,她没敢煮饭里头,不过芦苇芽也可以凉拌。
虽然东西缺不少,但简单的盐和醋都还有。
是的,当初出来的时候,方菊把厨房里的家伙,但凡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包括家里的干菜坛子都是带走的。
现在做个简单的凉拌菜还是有的。
况且还有葱呢。
时锦觉得,自己过来变成陈家大嫂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了知足。
比如现在。至少还有酱油和醋,还有葱,不用吃白味。
于是,这天晚上的饭菜格外丰盛。
粥是白菜杂粮鱼肉粥,菜是凉拌芦苇芽。
盛好了饭,时锦几乎是迫不及待夹了一筷子芦苇芽放进嘴里。
然后:……嗯,是不咋好吃。挺粗的。而且没什么香味,反而透出一股子草味。
时锦面无表情嚼嚼嚼,心里不断告诉自己:一切都是为了拉粑粑。不然就要菊花残了。
如果菊花残,还要推车暴走一天……那画面她根本都不敢想有多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