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倒也没怀疑时锦的话。最后倒是问了句:“要价几何?”
时锦也是敢狮子大开口的:“那一罐子糖,从前都要卖一两金一罐子。牛肉也要一斤三百多个钱的。不过,现在都这样了,我也不知该卖多少,贵人看着给就成。”
顿了顿,时锦又问一句:“对了,我还有一口袋的精米,白花花的,差不多五十斤,听说是南边的好东西,这是以前别人抵债给们的,我们也不知如何吃……”
时锦不好意思笑了笑,像不擅长说谎那样,自己有点心虚:“其实也是舍不得吃,想着还是换成高粱这些最好。”
老妇人终于被时锦逗笑:“你倒是个实在的。”
她沉吟片刻:“你那姜汤里也放了不少糖,想来也不便宜。我们家也不差你这点便宜。如此,连上米,一共给你一两半的金子。如何?”
时锦立刻道谢:“多谢贵人!贵人真是大方又贵气!一看就是家境殷实,子孙出息不愁将来的!”
好话说了一箩筐,然后时锦就得到一块金子。
小丫鬟用小秤给时锦称了金子。
足足的一两半。
时锦看着那几个不匀称的金豆子,心都在砰砰砰跳。
咋说呢。金子的光真的是好迷人啊。
黄澄澄的,闪亮亮的……
好看。
看一眼就让人觉得安心又踏实。
时锦收好金子,又再度道谢后,才下了马车,让人跟着自己去取粮。
粮食都在时锦的棚子里放着的。
时锦现在已经不和其他人睡一个帐篷了。她都是和粮食睡一起。
这会儿时锦带着人回来,其他人虽然都有些纳闷,但也并没有多嘴。
但等到时锦搬了一袋粮食出来之后,众人就没法淡定了。
不过,时锦就知道大家肯定想问,于是直接率先开口:“先别问,一会儿我跟你们说。”
于是,所有人都把疑惑暂时先咽了下去。
新来的秦家和林家就不用说了。
柔妮儿她们现在的粮食还在自己那儿,也不用太担心这个。
真正能问的,其实就一个方菊和陈东。
两人是最有资格问时锦的。
不过,这一段时间下来,方菊和陈东都已经养成了一个观念:听大嫂的,准没错。
所以,既然时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两个也就没那么担心了,觉得时锦肯定是有自己的打算。
就这么的,那人就拿到了时锦背出来的粮。
然后还当场就解开绳子看了一眼,确定里头都是大米之后,才重新把口袋给扎上,准备背回去。
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那人走了两步,又转过来问时锦:“有没有别的吃食卖?”
天天这样赶路,铁打的人都有点受不了。
而且天天啃干饼子,更让人受不了。
时锦还真有。
她想了想,把那人拉到一边,从怀里摸出一片猪肉干:“你要不要肉干?普通的猪肉干,煮饭时候可以加在饭里一起,熟了就能吃。”
每天刷新出来的那些猪肉,她都用烘干机烤成了肉干。
只是一时半会儿还没找到好的理由拿出来给方菊他们吃。
那人一愣,随后点点头:“要。”
“你用什么换?最好是对我有用的东西,其次就是金子银子这种好带的。”时锦也是不客气,直接讲明自己的需求。
那人还真没什么是对时锦她们特别有用的东西。于是他摸出了一个银镯子:“拿这个换。”
时锦看着那银镯子:“这个换不了多少。只能有一小袋。你们人多,可以凑凑,我这里还有半麻袋。现在下雨,我们想要油布。你们那儿有没有多余的?”
这个东西肯定有多余的。只是就看对方敢不敢拿出来换东西。
对方果然犹豫了。
时锦又道:“我还有一点肉酱,你能用油布换的话,我悄悄作为添头送给你。”
肉酱这个东西,时锦自己就会做。
当年妈妈做博主,什么有意思的事情都想搞一搞。时锦就经常帮忙,顺带也学会了许多东西。
现在她冰箱里的肉酱,就是自己做的。
本来是想偷偷的用来夹馒头给自己添营养的,但也不是不能卖。
时锦微笑:“我还藏了几个蒸饼,你要不要?”
不得不说,每当时锦多拿出来一样东西,对方的表情就更多一点挣扎。
时锦看着对方的表情,故意说道:“冷蒸饼夹上肉酱都是很香的。吃一个,能顶半天饿。”
对方终于还是点了头:“行,但不能现在给你。你悄悄拿着东西跟一会儿,我在前面那个转弯的地方等你。”
时锦看着对方的眼睛:“你们不会想骗我过去抢吧?”
对方:……
他近乎咬牙切齿:“我们家老夫人姓崔!出自博陵崔氏!我们此番,是要去博陵投奔亲戚!我们可丢不起那个人!”
“你刚才难道没看到马车上的标识?”
时锦尴尬一笑,不好说自己没认出来,只能沉默让对方自己脑补。
不过,学过历史的人还是知道这个时代,世家大族到底有多富裕和多有社会地位。
而这些世家大族,也的确很爱惜名声。
所以,时锦也还真就放了心:“那行,我跟你到前面路口。到时候一手交东西,一手交货。”
两下谈妥,那人带着米回去复命。
而是时锦则是回去准备东西到时候好交易。
不过,准备东西之前,她要和方菊她们先交代一声。
回了营地,时锦不等方菊他们说话,就先把方菊拉到了一边,给方菊看了一眼金子。
那迷人的,黄澄澄的小东西,瞬间就俘获了方菊。方菊一把捂住时锦的手,生怕被人看了去:“大嫂快收好!这是哪里来的?”
“我卖那白米得的。”时锦笑眯眯:“这钱,下一个镇子再买成高粱这些。一来一去,还能赚出不老少,咱们攒着,将来买地盖房子。”
方菊被时锦画的大饼给吃撑了。
买地,盖房子!
这是走出来快一个月方菊做梦都想的事情。
有了这个饼,方菊一下就忘了问,万一下个镇子没买到粮食又咋办。
最后,方菊只压低声音问了句:“大嫂,那白米也不多,咋能卖出这么多钱的?”
时锦笑了笑:“因为这边白米少。打了这么久仗,什么都影响了。白米太少见,他们自己又吃完了,买都没有地方买,当然就贵了。”
不过,时锦没说的是,她之所以开这个口,纯粹是因为,她发现了桌上放着的那个杂粮饼。
那两人打扮那么得体,却吃杂粮饼——要么是装阔,要么就是出门时候粮食带得少,以至于不得不吃这种平时都吃不下的东西。
而时锦又去粮店里看过。根本就没有白米卖。
所以,这个时候时锦才笃定,自己要卖白米或者馒头,她们肯定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