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的第一场寒风,来得又急又猛。苏软桃坐在小馆的窗边,正给客人盛当归羊肉汤,突然一阵寒风从窗缝里灌进来,吹得她打了个寒颤。客人也缩了缩脖子,笑着说:“软桃姑娘,你这窗棂该修修了,漏风太厉害,冬天可不好过。”
苏软桃点点头,心里也犯了愁 —— 小馆的窗棂还是前一任租客留下的,木头都有些朽了,缝隙越来越大,之前还能勉强应付,现在寒风一吹,整个小馆都冷飕飕的,客人坐着也不舒服。
“姑娘,要不我去找个工匠来修?” 春杏走过来,搓了搓手,“再这么漏风,咱们煮的汤都要凉得快了。”
“好,我下午就去问问工匠的价钱。” 苏软桃说,心里却有点心疼 —— 工匠的工钱不便宜,小馆刚交了房租,手里的钱还得留着买食材,能省一点是一点。
下午的时候,苏软桃正准备去寻工匠,绸缎铺的张老板突然扛着一捆木料走进来,笑着说:“软桃姑娘,我看你这窗棂漏风,特意从铺子里拿了些新木料,帮你修修,冬天也暖和点。”
“张老板,这怎么好意思?还让您特意跑一趟。” 苏软桃感动地说,眼眶有点红 —— 张老板平时就很照顾她,现在又特意来帮忙,这份邻里情,比什么都珍贵。
“谢什么,都是街坊,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张老板把木料放在地上,拿起工具开始量窗棂的尺寸,“你这窗棂朽得厉害,得换几根新的,我今天带的木料够,咱们现在就修。”
苏软桃赶紧去煮姜汤,给张老板暖身子。刚把姜汤端出来,就看到萧璟渊走了进来,身上穿着厚厚的披风,手里还提着个工具箱。“我听说你这窗棂漏风,下朝就赶紧过来了,正好张老板也在,咱们一起修。”
“阿渊,你怎么知道的?” 苏软桃惊讶地说。
“秦风告诉我的,他看到张老板扛着木料来你这儿,就跟我说了。” 萧璟渊放下工具箱,挽起袖子,拿起锯子,“张老板,咱们分工,你量尺寸,我锯木,软桃给咱们递工具。”
张老板笑着点头:“好啊,有王爷帮忙,这活肯定快。”
萧璟渊平时握惯了笔和剑,锯木头的动作却意外地熟练 —— 他小时候在江南的庄子里,跟着工匠学过一点木工,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他锯好一根木料,递给张老板,张老板接过,用钉子固定在窗棂上,动作麻利。
苏软桃站在旁边,帮他们递钉子、递锤子,偶尔给他们添姜汤。寒风从窗缝里灌进来,她却一点也不觉得冷,心里暖融融的 —— 有萧璟渊的陪伴,有张老板的帮忙,这个冬天,好像也没那么冷了。
“王爷,你这锯木的手艺不错啊,比我家那小子强多了。” 张老板看着萧璟渊锯好的木料,笑着说,“看来王爷不仅会处理朝政,还会做这些粗活,真是难得。”
萧璟渊笑着说:“小时候学过一点,好多年没做了,手生了。” 他拿起一根新木料,故意把尺寸锯得比实际需要的窄一点,然后固定在窗缝处,“这样窗缝就窄了,软桃冬天坐在窗边算账,就不会冻手了。”
张老板看在眼里,笑着打趣:“王爷疼人真是细致,连窗缝宽窄都想着软桃姑娘,我这老头子都羡慕了。”
苏软桃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低下头去添姜汤。萧璟渊看着她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 —— 他就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她,不让她受一点委屈,哪怕是小小的窗缝,也要弄得舒舒服服的。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窗棂终于修好了。新换的木料泛着淡淡的木香,窗缝被堵得严严实实,寒风再也灌不进来了。张老板收拾好工具,喝了碗姜汤,笑着说:“好了,这下冬天就暖和了,软桃姑娘,你可以放心做生意了。”
“谢谢张老板,今天辛苦你了。” 苏软桃递过一包桂花酥,“这是我刚做的,您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张老板接过桂花酥,笑着道谢离开了。萧璟渊走到苏软桃身边,帮她擦去脸上的灰尘:“现在不冷了吧?以后要是再漏风,记得告诉我,别自己扛着。”
“嗯,我知道了。” 苏软桃靠在他身边,看着修好的窗棂,心里满是幸福,“阿渊,张老板,还有街坊们,都对我这么好,我真的很开心。”
“他们都喜欢你,你善良、会做饭,大家都愿意帮你。” 萧璟渊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以后我会陪你一起,和街坊们好好相处,让小馆成为朱雀街最温暖的地方。”
夜幕降临,小馆里点起了灯笼,暖黄的灯光映在新修的窗棂上,温馨又美好。苏软桃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夜色,手里捧着一杯温姜汤,心里满是安稳 —— 这个冬天,因为有萧璟渊的陪伴,有邻里的帮忙,变得格外温暖,也让她更加确定,京城,就是她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