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八的朱雀街,天还没亮透就裹着层冷雾,寒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连街角卖早点的摊贩都缩着脖子,把油锅架得离自己更近些。苏软桃却起得比平时还早,踩着结了薄霜的青石板往小馆跑,怀里揣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母亲写的腊八粥配方 —— 红豆、桂圆、莲子、红枣、糯米、薏米、花生、核桃,整整八样食材,母亲说 “腊八凑齐八宝,来年日子才甜”。
“姑娘,你可算来了!我把食材都泡上了,你看看够不够新鲜?” 春杏早就到了小馆,把泡在陶盆里的红豆、莲子摆了一地,看到苏软桃进来,赶紧迎上去,手里还拿着个沾着水汽的桂圆,“这桂圆是昨天吴老板特意送的,说江南新晒的,比京城的甜。”
苏软桃接过桂圆,剥了一颗放进嘴里,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果然比平时买的更润。她蹲下身翻看泡好的食材,红豆涨得饱满,莲子去了芯,红枣剪了口,都是春杏按她的吩咐提前准备的。“辛苦你了,春杏,咱们今天早点熬,争取让街坊们都喝上热粥。”
小馆的灶台早就生好了火,大砂锅洗得锃亮,苏软桃先把泡好的糯米倒进锅里,加足清水,大火烧开。糯米的香气很快飘了出来,混着灶膛里柴火的焦香,驱散了清晨的寒气。她正站在灶台前搅粥,门口突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带着淡淡的墨香 —— 萧璟渊来了,手里还提着个食盒,外面裹着厚棉巾。
“这么早?是不是冻着了?” 萧璟渊走进来,先伸手摸了摸苏软桃的耳朵,果然冰凉,赶紧把食盒里的暖手炉递给她,“御膳房刚煮的姜枣茶,我给你带了一壶,先暖暖身子。”
苏软桃接过暖手炉,温热的触感从掌心传到全身,她笑着说:“你怎么来了?今天不用上朝吗?”
“特意请了半个时辰假,来帮你熬粥。” 萧璟渊走到灶台边,看着锅里翻滚的糯米,挽起袖子,“你说要放八样食材,现在该放哪个了?我帮你倒。”
苏软桃把装着红豆的陶盆递给他:“先放红豆,煮半个时辰再放其他的。小心点,别洒了。”
萧璟渊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红豆倒进锅里,动作虽慢,却没洒出来。他站在灶台边,帮苏软桃添柴、搅粥,偶尔帮她擦去额角的汗 —— 熬粥的火气大,苏软桃没一会儿就出了汗,鬓边的碎发粘在脸上,萧璟渊用指腹轻轻擦掉,指尖的温度让她耳尖瞬间泛红。
“王爷,软桃姑娘,我们来帮忙了!” 门口传来张老板的声音,他和刘老板一起走进来,张老板手里提着一袋红糖,刘老板手里拿着刚炒好的花生,“听说你们今天熬腊八粥,我们来搭把手,顺便沾沾甜气!”
“张老板、刘老板,快进来暖和暖和!” 苏软桃赶紧让他们坐下,春杏递上姜枣茶。张老板喝了一口,笑着说:“还是软桃姑娘的茶暖身,比我家娘子煮的还香。”
刘老板也说:“我这花生是刚炒的,剥了皮就能放粥里,脆得很,你尝尝。” 他递过一颗花生,苏软桃接过来放进嘴里,果然又香又脆。
大家分工合作,张老板帮着剥花生、核桃,刘老板帮着洗红枣、桂圆,萧璟渊继续搅粥,苏软桃则盯着火候,小馆里满是欢声笑语,连寒风都好像被挡在了门外。
太阳升起时,粥终于熬好了。掀开砂锅盖子,一股浓郁的甜香扑面而来,糯米熬得软烂,红豆、莲子煮得开花,红枣的红色、桂圆的黄色混在一起,看起来就诱人。苏软桃盛了一碗,递给萧璟渊:“快尝尝,看看合不合口味。”
萧璟渊接过碗,喝了一口,甜而不腻,食材的香味在嘴里散开,暖得整个胸腔都舒服了。他点点头,笑着说:“好喝!比宫里御膳房熬的还香,我家软桃的手艺就是好。”
“王爷过奖了,都是按我娘的方子做的。” 苏软桃不好意思地说,开始给街坊们盛粥。
消息很快传开,朱雀街的街坊们都来小馆喝粥,有的还提着自家的碗,说 “要带回家给家人尝尝”。李三也来了,帮着维持秩序,大声喊:“大家别挤,都有份!软桃姑娘熬了一大锅,保证每个人都能喝上热粥!”
萧璟渊也加入了盛粥的队伍,他特意给老人和孩子多盛些桂圆、红枣,还笑着说:“喝碗腊八粥,来年万事顺,大家都要甜甜蜜蜜的!”
正忙着,王富贵提着个食盒走进来,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软桃姑娘,我来晚了,这是我家酒楼刚做的糖蒜,配粥吃解腻,你别嫌弃。”
苏软桃赶紧接过食盒,笑着说:“王老板太客气了,快坐下喝碗粥,刚熬好的,还热着。”
王富贵接过粥碗,喝了一口,眼睛一亮:“好喝!比我家酒楼熬的还糯,软桃姑娘,你这手艺真是绝了!以后腊八,我肯定来你这儿喝粥!”
大家都笑了起来,小馆里的暖意更浓了。一直忙到中午,粥才分完,苏软桃累得坐在椅子上,却笑得合不拢嘴。萧璟渊递过一杯温水,帮她揉着发酸的手腕:“累坏了吧?早说让你歇会儿,你偏不听。”
“不累,看到大家喝得开心,我就高兴。” 苏软桃摇摇头,看着空了的砂锅,心里满是满足,“这是我在京城过的第一个腊八,有你们在,比在江南时还热闹。”
萧璟渊坐在她身边,轻声说:“以后每个腊八,我都陪你熬粥,陪你过,让你每天都这么开心。”
夕阳西下时,小馆里还留着粥的甜香。苏软桃收拾好厨房,萧璟渊陪她走在朱雀街上,寒风依旧,却觉得比早上暖和了许多 —— 因为身边有他,有满街的烟火气,还有心里那份甜甜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