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慈宁宫的菱花窗,洒在铺着明黄色绒毯的地面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混着廊外玉兰的清香,让人莫名安心。苏软桃跟在萧璟渊身后,指尖轻轻攥着裙摆 —— 虽提前练过礼仪,可面对太后,心里还是难免紧张。
“别慌,跟着我就好。” 萧璟渊察觉到她的紧绷,悄悄放慢脚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叮嘱,“太后问什么,你如实说就好,她很和善,不会为难你。”
正说着,刘嬷嬷从殿内迎出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王爷,苏姑娘,太后已经在里面等着了,快请进。”
走进殿内,苏软桃一眼就看到坐在主位上的太后 —— 穿着绣着凤纹的明黄色宫装,头发梳得整齐,戴着点翠凤钗,眼神却没有想象中的威严,反而满是温和,像江南镇上慈爱的长辈。
“民女苏软桃,见过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苏软桃按照萧璟渊教的礼仪,屈膝行礼,动作虽不算熟练,却格外认真。
“快起来,别多礼。” 太后笑着招手,让她坐在旁边的锦凳上,目光落在她头上的桃花簪上,眼底闪过一丝笑意,“这簪子倒是别致,是璟儿送的吧?”
苏软桃耳尖一红,轻轻点头:“回太后,是。”
萧璟渊坐在另一侧,看着苏软桃略显局促的样子,赶紧开口解围:“母后,软桃特意给您带了她做的桃花酥,您尝尝?”
“哦?那哀家可得好好尝尝。” 太后笑着说,刘嬷嬷赶紧把苏软桃带来的食盒打开,里面的桃花酥金黄金黄的,还冒着淡淡的桂花香,一看就诱人。
刘嬷嬷拿起一块,递给太后。太后咬了一口,酥皮簌簌落在掌心,甜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带着江南桂花的清香,比御厨做的点心多了几分烟火气的温暖。她眼睛一亮,忍不住称赞:“好吃!这桃花酥做得真不错,酥皮层次分明,馅料也不齁甜,比御厨做的合哀家的胃口。”
苏软桃听到夸奖,心里松了口气,笑着说:“太后喜欢就好,这桃花酥用的是江南新采的桂花,加了点蜂蜜,口感会更润些。”
“难怪这么合口。” 太后点点头,拉着苏软桃的手,轻声问,“哀家听说,你很擅长做药膳?璟儿说,你做的莲子百合羹,他喝了都说好。”
“民女只是跟着母亲学过一些,不算特别擅长。” 苏软桃谦虚地说,“母亲以前在江南开小馆,擅长做各种药膳,民女只是把母亲的手艺传承下来。”
“能传承手艺,还能把小馆开得红火,就是本事。” 太后笑着说,眼神里满是认可,“现在宫里的御厨做的药膳,总少了点人情味,哀家想着,要是你愿意,以后每月入宫两次,教教御厨做江南药膳,也给宫里添点新鲜口味,怎么样?”
苏软桃愣了一下,没想到太后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她看向萧璟渊,见他点头示意,才赶紧应下:“民女愿意,能为太后和宫里的人做药膳,是民女的荣幸。”
“好!” 太后点点头,让刘嬷嬷拿出一个锦盒,递给苏软桃,“这对玉镯是哀家年轻时戴的,现在老了,戴不着了,就送给你。算是哀家给准儿媳的见面礼,你可不许推辞。”
苏软桃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的玉镯是暖白色的,质地温润,上面还刻着细小的缠枝莲纹,一看就价值不菲。她赶紧起身道谢:“谢太后赏赐,民女受之有愧。”
“有什么愧的?哀家喜欢你,就给你。” 太后笑着说,又拉着苏软桃聊了会儿江南的旧事,从江南的桃花说到江南的点心,苏软桃渐渐放松下来,偶尔还会跟太后分享母亲做药膳的趣事,引得太后阵阵发笑。
萧璟渊坐在旁边,看着苏软桃和太后相谈甚欢的样子,眼底满是温柔 —— 他最担心的就是太后不喜欢软桃,现在看来,是他多虑了。
离开慈宁宫时,太后还特意叮嘱:“下次入宫,别忘了给哀家带碗你做的莲子百合羹,哀家还想再尝尝。”
“民女记住了,下次一定给太后带来。” 苏软桃笑着说。
走出皇宫,阳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萧璟渊看着苏软桃手里的锦盒,笑着说:“看来母后很喜欢你,以后你入宫,就更方便了。”
“都是托你的福。” 苏软桃笑着说,心里满是感激 —— 要是没有萧璟渊的铺垫和陪伴,她肯定没办法这么顺利地得到太后的认可。
“跟我还客气什么。” 萧璟渊揉了揉她的头发,“走,带你去吃江南点心,庆祝你获得‘御膳顾问’的身份。”
苏软桃点点头,跟着萧璟渊往朱雀街的方向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两人身上,留下斑驳的光影,温馨又美好。她知道,有萧璟渊的支持,有太后的认可,她在京城的日子,会越来越顺,母亲的药膳方子,也会被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