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苏软桃跟着太监入宫,御膳房的总管和御厨们早已在门口等候。御膳房宽敞明亮,厨具整齐排列,各种珍稀食材琳琅满目,苏软桃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的紧张又多了几分。
“苏姑娘,欢迎入宫!” 御膳房总管笑着说,“皇后娘娘特意吩咐,您需要什么食材和厨具,尽管开口,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苏软桃拿出药膳方案,一一说明:“我要做‘福寿莲子羹’,需要江南特产的建宁莲子,颗粒要饱满,颜色要白;‘牡丹桃花酥’需要新鲜的玫瑰花瓣和上等的豆沙;‘八珍贺寿汤’需要长白山人参、鹿茸等食材……”
总管点点头,让御厨们去准备食材。苏软桃跟着御厨来到食材库,看着各种新鲜的食材,心里暗暗点头 —— 御膳房的食材果然都是上等的,比她小馆里的还要新鲜。
可当御厨拿出建宁莲子时,苏软桃却皱起了眉:“总管,这莲子不是建宁莲子,建宁莲子颗粒更大,颜色更白,口感更糯,用来摆‘福’‘寿’字样更合适。”
总管愣了一下:“苏姑娘,这已经是御膳房最好的莲子了,建宁莲子产量少,京城的食材行早就断货了,现在一时半会儿去哪里找啊?”
苏软桃心里咯噔一下 —— 建宁莲子是做 “福寿莲子羹” 的关键,没有它,莲子的口感和造型都会受影响,皇后娘娘特意指定要江南风味的药膳,要是用普通莲子,肯定达不到预期。
“总管,能不能再找找?” 苏软桃抱着一丝希望,“建宁莲子不仅口感好,而且容易成型,普通莲子太脆,摆不成‘福’‘寿’字样。”
总管让人翻遍了食材库,还是没找到建宁莲子,无奈地说:“苏姑娘,真的没有了。要不您换一种药膳?或者用普通莲子试试?”
“不行,” 苏软桃摇摇头,“皇后娘娘特意要江南风味的药膳,建宁莲子是江南特产,换了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她走出食材库,心里满是焦虑。萧璟渊今天有早朝,没能陪她入宫,她现在只能靠自己。她掏出随身携带的纸笔,想写封信让秦风送去江南,可又想到,从江南到京城,漕运至少需要三天,皇后寿宴后天就要举行,根本赶不上。
就在这时,萧璟渊的声音传来:“软桃,怎么了?遇到难处了?”
苏软桃回头一看,萧璟渊穿着朝服,显然是刚下早朝,就立刻赶来了。她委屈地说:“阿渊,建宁莲子没有了,御膳房找不到,我怕做不好福寿莲子羹。”
萧璟渊摸了摸她的头:“别着急,我有办法。江南织造局的漕船昨天刚出发,我现在让人联系他们,让他们把船上的建宁莲子加急送过来,再派侍卫沿途接应,两天之内肯定能送到。”
“真的吗?” 苏软桃眼睛一亮,“可是,织造局的漕船会不会没有建宁莲子?”
“放心,” 萧璟渊笑着说,“我之前让江南织造局多备了些建宁莲子,本来是想给你做药膳的,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我现在就去安排,你在这里跟御厨对接其他食材,别担心。”
说完,萧璟渊转身离开,脚步匆匆。苏软桃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满是感动 —— 每次遇到难处,他总能第一时间帮她解决,像她的定心丸一样。
御厨们看着这一幕,心里都暗暗佩服 —— 摄政王对苏姑娘的重视,真是无人能及。之前还对苏软桃有些轻视的御厨,现在也不敢再怠慢,纷纷主动帮她准备其他食材。
接下来的一天,苏软桃在御膳房熟悉厨具,调试其他药膳的配方。御厨张师傅也来帮忙,教她宫廷药膳的摆盘技巧:“寿宴的药膳,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摆盘要精致,颜色要鲜亮,这样才能讨皇后娘娘喜欢。”
苏软桃认真地学习,把 “牡丹桃花酥” 的酥皮做得更薄,造型更逼真;把 “八珍贺寿汤” 的食材切得大小均匀,摆成花朵的形状。
第二天清晨,当苏软桃正在调试 “吉祥如意糕” 的配方时,秦风带着侍卫赶来了,手里提着个密封的木箱:“苏姑娘,王爷让我送建宁莲子来了!一路加急,保证新鲜!”
苏软桃赶紧打开木箱,里面的建宁莲子颗粒饱满,颜色洁白,还带着江南的湿气,新鲜得像刚采摘的一样。她拿起一颗,剥开外壳,莲子肉糯嫩清甜,正是她想要的味道。
“太好了!” 苏软桃激动地说,“谢谢秦风,也谢谢阿渊!”
“苏姑娘客气了,王爷特意吩咐,让您安心做药膳,其他的事交给我们。” 秦风说完,转身离开了。
有了建宁莲子,苏软桃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她立刻开始制作 “福寿莲子羹”,把莲子一颗颗摆成 “福”“寿” 字样,再用冰糖和蜂蜜调味,羹汤清甜,莲子软糯,寓意吉祥。
御厨们看着成品,纷纷称赞:“苏姑娘,这莲子羹做得太精致了!皇后娘娘肯定会喜欢的!”
苏软桃笑着点点头,心里满是感激。她知道,这碗莲子羹的背后,是萧璟渊的默默守护,是所有人的支持。她一定会用心做好每一道药膳,不辜负这份信任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