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遗产苏醒中
第二幕:骊山惊变
第44章:最后的屏障
第一节:镜门无声
巨大的青铜门寂然矗立,如同亘古不变的法则化身。
林夙站在门前,渺小得如同尘埃。他屏息凝神,将“心眼”的能力催发到极致,仔细审视着这道最终的屏障。
在超越肉眼的感知维度中,门扉不再是冰冷的实体,而是化作了无数流淌的能量代码构成的浩瀚瀑布。那些符音序列以超越视觉捕捉的速度组合、分解、验证,形成了一道完美无瑕的逻辑壁垒。
他的精神力小心翼翼地避开几个明显是陷阱的紊乱能量节点,如同探雷般向着门扉深处渗透。渐渐地,他捕捉到了一个隐藏在万千符音洪流之下的、极其稳定而古老的“基础协议”。
这个协议的核心理念,与他脑海中那些记忆碎片所揭示的始皇意志一脉相承——绝对理性,追求最优解,摒弃一切冗余与不确定性。
【认证协议核心:唯一声钥验证】
【验证次数:1】
【失败后果:永久锁死,触发‘归零’程序】
冰冷的规则信息如同烙印般刻入他的感知。“归零”程序……虽然不清楚具体是什么,但结合禽滑厘笔记中“薪柴”的暗示,其结果绝对是他无法承受的。
唯一的希望,就在于那“唯一声钥”——一段完整的、必须一次性完美吟诵出来的“音韵密码”。这道门,不认可血脉,不认可信物,只认可最纯粹、最正确的“知识”与“理解”。
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岳,轰然压在他的肩头。之前所有考验加起来,似乎都不及此刻的万分之一。之前他可以失败,可以重来,可以寻找其他路径。但在这里,在这道门前,他只有一次机会。
一击,定生死。
第二节:碎片的拼图
林夙盘膝坐下,闭上双眼,将全部意识沉入识海。
是时候,将所有的线索、所有的领悟,汇聚成一柄能打开这最终之锁的钥匙了。
他的意识空间中,光芒流转。
来自现代骊山残碑的拓片影像浮现出来,上面的基础符音如同星辰般闪烁。
紧接着,是禁地山谷中那块完整石碑上浩如烟海的进阶符音序列,它们如同星河般环绕。
禽滑厘金属薄片中解析出的辅助知识与结构原理,化作一道道清晰的脉络,连接着不同的符号。
记忆碎片中那些关于星舰、基因、能量操控的宏大场景,提供了更高层面的视角和逻辑支撑。
最后,是他在迷宫、在试炼中亲身实践、用自己的血与汗验证过的、已然融入本能的符音运用技巧。
这些庞杂而浩瀚的信息,开始在他的主导下,围绕着“开启青铜门”这个唯一目的,疯狂地碰撞、推演、组合。
他就像一个站在无数张藏宝图中央的破译专家,需要从海量的、真伪难辨的信息中,找到那条唯一正确的路径。
某个记忆碎片中提到的“能量和谐共振原理”,与禽滑厘薄片里某个复杂的几何结构图产生了关联。
拓片上某个不起眼的辅助音节,在结合了迷宫镜像陷阱的能量折射规律后,显现出关键的作用。
他甚至将现代物理学中的弦理论模型引入,用来理解那些动态符音序列在超微观层面的振动模式,从而反推其宏观组合规律。
这是一个极其痛苦而又充满奇异快感的过程。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功率运转,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额头上青筋隐现,太阳穴突突直跳,但他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与逻辑的风暴中,忘却了身体的负担,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那万千流转的光影和符号,渐渐趋于有序。一段残缺但已初具轮廓的、蕴含着难以言喻和谐美感的“音律结构”,在他意识海中缓缓成型。
它还不完整,还缺失最关键的几个核心节点,但它散发出的“正确”气息,让林夙的灵魂都为之战栗。
第三节:缺失的密钥
然而,就在这即将成功的边缘,林夙猛地停了下来。
他“看”到了那段初具雏形的音律结构中,存在着三个极其隐蔽、却又至关重要的“空洞”。这三个空洞,如同最精密的机械表中被抽走的核心齿轮,导致整个结构无法真正闭环,无法产生那“唯一”的共鸣。
他调动所有已知信息去填补,却发现无论是拓片、石碑、禽滑厘的薄片,还是他自己的记忆与实践,都无法提供与之匹配的“碎片”。
这三个缺失的密钥,仿佛根本不存在于他目前所掌握的任何一个知识体系内。
它们是什么?
是某种失传的、连禽滑厘都未能接触到的上古秘音?
还是需要某种特殊的、他尚未满足的“状态”或“境界”才能理解的概念?
又或者……它们是需要用“非知识”性的东西,比如某种极致的情感、某种牺牲、或者某种对文明存续的绝对信念来激发的“活”的符音?
林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就像一个数学家,推导到了证明的关键步骤,却发现需要三个从未被定义过的新公理。没有这三个公理,整个大厦就无法建成。
他尝试了无数种推测和假设。
用已知的相似符音去替代?不行,能量模型显示会产生致命冲突。
尝试用意念强行模拟其效果?精神力甫一接触那“空洞”,就传来几乎要撕裂灵魂的反噬感,吓得他立刻终止。
他甚至猜测,是否需要将禽滑厘的金属薄片,或者自己的残碑拓片作为实体“祭品”嵌入门中?但门的结构清晰表明,它只需要“声音”,纯粹的声音。
时间,在寂静中一分一秒地流逝。虽然此地似乎没有昼夜交替,但林夙能感觉到自己精神力的持续消耗。维持这种高强度的推演,他支撑不了太久。
难道……真的要止步于此?在距离真相仅一步之遥的地方?
不甘心!他绝不甘心!
第四节:孤注的决意
林夙睁开双眼,眸中布满了血丝,但深处的光芒却如同在绝境中燃烧的火焰。
他缓缓站起身,再次面对那扇沉默的、仿佛在嘲笑着他所有努力的青铜巨门。
常规的、安全的路径已经走到尽头。剩下的,是未知,是风险,是一场必须以自身一切为赌注的豪赌。
他回想着自己穿越以来的种种。从一个格格不入的“无术废人”,到如今站在文明遗产的门前,靠的从来不只是按部就班的学习,更是无数次在绝境中凭借智慧、勇气和那么一点点运气,强行闯出的生路!
这一次,也不例外。
既然无法从外部获得那三个缺失的密钥,那么……就由他自己来“创造”!
不是胡编乱造,而是基于他对现有完整符音体系的深刻理解,基于对始皇那绝对理性逻辑的把握,基于他自身独一无二的、融合了现代科学思维与异世界经历的“灵魂特质”,去进行一场大胆到极致的“外推”与“创造”!
他要凭借自己对“和谐”、“共鸣”、“开启”这些核心概念的理解,自行构筑出那三个缺失的符音结构,将它们嵌入他推演出的音律框架中,完成这最终的“唯一声钥”!
这无异于在编写一段能撬动天地法则的底层代码,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也就是那道“归零”程序的启动。
成功率有多少?他不知道,可能万分之一,可能更低。
但他没有别的选择。
他将禽滑厘的金属薄片紧紧握在左手,将残碑拓片贴在胸口,它们传来的微弱共鸣,是他此刻唯一的慰藉与锚点。
然后,他调整呼吸,将精神状态提升到前所未有的专注层面。脑海中,那段融合了已知与“推测”的、完整版的“音韵密码”开始缓缓盘旋,每一个音节的能量模型、振动频率、衔接节奏,都在被反复校准。
他抬起头,目光穿透了青铜门的实体,仿佛直视着门后那个冰冷的意志。
“我知道你在看着。”他在心中默念,“这就是我的答案……以我全部的知识、意志与……灵魂!”
下一刻,他深吸一口气,胸腔扩张,喉结微动,准备吟诵出那决定命运的第一个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