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王珪、李靖等人纷纷开口建言。
房玄龄拱手道:“元帅,以属下之见,城中没有找到刘武周等人,想必他们已经逃出城前往雁门关了。雁门关乃是天下第一险要关卡,易守难攻,若是让他们站稳了脚跟,再想拿下他们,就难了!属下建议,咱们应该趁胜追击,立刻发兵,尽快拿下雁门关才是!”
他的话音刚落,王珪便拱手反驳道:“元帅,房大人此言差矣!我军虽然大胜,但将士们已经是强弩之末,快要支撑不下去了。正如房大人所说,雁门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就算我军人手是敌军的十倍、百倍,也难以展开阵型攻打雁门关,敌军只要派上几千人便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属下认为大军应该休整之后,再做打算!”
李靖也附和道:“末将觉得王大人言之有理,雁门关天险,若是现在进攻的话,恐怕一时间也难以攻克!末将建议,先打探清楚刘武周的情况,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情况也确实如此,隋军从始毕和刘武周攻打太原开始,连连行军作战,已经十分疲惫,确实需要好好休整一番。
想到这里,杨勇慎重地开口道:“诸位说得都很有道理,只是我军连日战斗,确实也该休整一番了,此事我会禀报汉王殿下!”
房玄龄听罢,点了点头,也不再坚持己见。
众人随即拱手道:“谨遵元帅令!”
……
几日过后,代郡郡守府内,杨勇与汉王杨谅站在中央。
案几上摊开着代郡舆图,周遭将领肃立两侧,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战场硝烟的余味。
杨勇手指轻点地图上的雁门关标记,沉声道:“此番虽破代郡,但刘武周逃窜,突厥始毕可汗部亦可能卷土重来。汉王殿下,属下以为,大军需在代郡休整十日,一来恢复士气,二来整编降卒,三则探查雁门虚实。”
虽然,杨勇已经恢复记忆多时,但他和杨谅商量过后,依然还是以河东赵信的身份成为元帅指挥这大军。
杨谅揉了揉眉心,连日奔波让这位汉王眉宇间染上倦色,但眸光依旧锐利:“子渊所言极是。子渊自河东驰援至此,又经多番恶战,确实需要修整一番。只是雁门关乃太原门户,若刘武周据关死守,恐成心腹大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中诸将,“谁愿领探马前出,查清雁门动静?”
因功升迁的新任猎鹰营副统领吴庸上前一步,抱拳朗声道:“末将愿往!末将是马邑人,对雁门周边地形颇为熟悉!”
杨勇点头:“好!带二十名精锐斥候,昼伏夜出,务必探清刘武周兵力部署与关隘防务,切记不可暴露行踪。”
吴庸领命而去,脚步声在寂静的庭院中渐远。
接下来的三日,代郡城内一片整肃。
杨勇下令开仓放粮,赈济城中百姓,又将降卒分编至各营,由亲信将领严加管束。
校场上,尉迟恭正挥舞钢鞭操练新兵,鞭风呼啸间,新兵们虽面带惧色,却不敢懈怠。
他瞥见杨勇巡视至此,擦了把汗迎上去:“大帅!”
杨勇拍了拍他的肩膀:“敬德辛苦了。”
“嘿嘿,这是俺应该做的。大帅,这些降卒底子还行,就是缺了些血性,末将再练一段时日,保管能在战场上派上用场!”
“好!那就交给你了!”
“嘿嘿,包在俺身上。”尉迟恭拍了拍胸脯道。
说话间,亲兵匆匆来报:“大帅,汉王殿下请您至后堂议事。”
“我知道了!走吧,敬德!陪我一起去吧,说不定是雁门关有消息了呢。”
说罢,两人向郡衙门走去。
后堂内,杨谅正与房玄龄、王珪低语。
见杨勇进来,杨谅指了指案上一封密信:“子渊,这是江都传来的密报 —— 陛下在江都又征十万民夫修宫殿,中原流民四起,瓦岗翟让已破兴洛仓。”
他声音压低,“如今天下大乱,我等据守河东、代郡,须早做筹谋。”
杨勇接过密信,目光沉凝。
杨广的倒行逆施正将大隋推向深渊。
而如今,他们走的每一步,都关乎大隋的生死存亡。
正思忖间,吴庸的斥候快马回营,风尘仆仆地撞入后堂:“大帅!汉王殿下!雁门关探讯回报 —— 刘武周并未据守雁门,而是率残部退回马邑郡了!”
“什么?” 杨谅霍然起身,“刘武周为何弃守天险?”
吴庸喘息着解释:“据细作打探,刘武周在代郡惨败后,恐我军乘胜追击,又念及马邑乃其起家之地,意图东山再起,遂连夜拔营北撤。如今雁门关守将是寻相将军。”
“寻相?” 杨勇与尉迟恭对视一眼,皆是一怔。
尉迟恭失声喊道:“难道是当年在马邑与俺称兄道弟的寻相?”
吴庸点头:“正是此人。细作说,寻相本是刘武周部将,但此次代郡战败,刘武周所剩兵力不多,只留五千老弱交给他守关,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马回了马邑。”
杨谅抚掌笑道:“天助我也!刘武周此举反倒给了我们机会。子渊,你看能否策反寻相?”
杨勇目光转向尉迟恭,嘴角勾起笑意:“敬德,你与寻相有旧交,可愿往雁门关走一遭?”
尉迟恭铁塔般的身躯一震,铜铃大眼亮得惊人:“大帅若信得过末将,俺这就去!寻相大哥很是豪爽,和俺颇有交情。当年,俺虽然年龄小,还是个打铁的,但他却没有看不起俺。当年俺在马邑的时候,他常来俺这里买刀,还经常请俺喝酒呢!”
他拍着胸脯,钢鞭在腰间哗啦作响,“只要他还认俺这个兄弟,俺定能说动他开城投降!”
房玄龄却蹙眉提醒:“将军切勿轻敌。寻相虽与你有旧,但如今是刘武周的麾下,且他有雁门关天险在手,未必肯轻易归降。须得备下后手,若劝降不成,我军亦需做好强攻准备。”
杨勇颔首:“玄龄所言极是。敬德,你带十名亲卫前往雁门,只说故友相访,见机行事。本帅会令李靖率五千兵马屯于雁门关二十里外,若三日内无音讯,便以烽火为号,施行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