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弑君的消息,彻底引爆了天下的乱局,各路诸侯、豪强纷纷趁机而起,意图在这乱世之中分一杯羹。
而随着杨勇登基称帝,并在晋阳起兵讨伐宇文化及的消息传遍天下后,整个中原大地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巨大的石子,瞬间掀起了滔天巨浪。
各地势力纷纷蠢蠢欲动,或暗中观望,或蠢蠢欲动,准备在这场乱世之中,为自己谋取一份利益。
也有许多忠于隋室的将领和官员纷纷起兵,加入讨伐宇文化及的行列。
整个神州大地,瞬间陷入一片烽火连天之中。
晋阳行宫崇德殿内,杨勇身穿龙袍,头戴珠冠,坐在龙椅上,杨谅站在杨勇下首。
李靖、房玄龄、魏征、尉迟恭等人分列两侧,众人神色庄重,商议着进军讨伐之事。
杨勇看着众人,沉声道:“诸位卿家,如今局势动荡,宇文化及弑君自立,必将成为天下公敌,我等需尽快出兵,讨伐逆贼,以正乾坤。”
魏征闻言,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不过,如今局势纷乱,各地诸侯并起,从晋阳至江都,一路上多有阻碍势力,形势不容乐观。”
说着,魏征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上的各个地点,神色凝重地说道。
魏征缓缓站出,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如今局势复杂,我军虽然兵强马壮,但这一路之上,阻碍重重,还需谨慎行事。”
他微微一顿,继续说道:“从晋阳至江都,一路上多有阻碍势力,近如洛阳越王杨侗、王世充,瓦岗翟让、李密等人,远的如江淮杜伏威、辅公祏,且地处关中的京师长安如今情况不明,未还曾传来消息,北有突厥、幽州罗艺,东有河北窦建德……”
杨勇皱着眉头听完魏征的分析,沉默不语。
魏征说得没错,如今局势纷乱,若是贸然出兵,很可能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杨勇缓缓扫视众人,沉声道:“诸位卿家,如今局势复杂,我们需从长计议,不知诸位卿家有何良策?”
房玄龄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乃是大隋正统,微臣以为,如今局势纷乱,但并非无人忠于隋室,当诏令长安及洛阳,晓以利害,使其助陛下讨伐叛逆!”
房玄龄的提议让杨勇眼前一亮,若能争取到长安和洛阳的支持,那局势必然会对他们有利。
杨勇目光深沉,思绪纷飞。
现在,自己拥有河东并州等地,但兵力实在有限,四面对敌恐怕难以为继。
若是能争取到长安群臣的支持,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只是,如今效忠自己的老一辈隋军大将,大多已经不在人世,只剩下贺若弼一人。
也不知道秦琼是否还在长安。
想到这里,杨勇心中不禁有些黯然。
不过,总归要试试才知道答案。
杨勇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玄龄言之有理,朕这就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和洛阳。”
话音刚落,王珪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微臣以为,我们不仅要争取长安和洛阳的支持,还可遣人招安河北窦建德,幽州罗艺等人,使其归附,这样一来,我军便可解除后顾之忧,专心讨伐宇文化及。”
杨勇不由得眼睛一亮,看着王珪,道:“哦?卿家可有把握?”
王珪拱手道:“微臣以为,窦建德等人之所以割据一方,无非是为自己谋求一份利益,只要陛下愿意给予他们足够的利益,想来他们不会拒绝。”
杨勇心想:虽然之前与罗艺之间发生了一些龃龉,但王珪的提议不妨一试。
成了固然最好,不成也能明确他们是敌非友。
杨勇微微点头,沉声道:“那就由王珪卿家亲自前往河北和幽州,招抚窦建德和罗艺!”
王珪拱手道:“臣领旨!”
杨勇看着王珪,神色郑重,道:“王卿家,此事事关重大,你务必小心行事。”
王珪点头:“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正当杨勇与王珪交谈之际,房玄龄再次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我们还需防备北方突厥人,尤其是始毕可汗,他们一直虎视眈眈,当重点防备其南下偷袭。”
杨勇深以为然,若是突厥人趁机南下偷袭太原,那后果不堪设想。
杨勇目光扫过众人,问道:“诸位卿家,谁愿意前往雁门郡,镇守北方,防备突厥人?”
话音刚落,一员大将站了出来,拱手道:“末将愿往!”
正是伍云召。
杨勇看着伍云召,微微点头:“好!有伍将军在,朕便放心了。”
杨勇神色郑重,继续道:“雁门郡乃是我军北境门户,不容有失,朕拨给你一万人马,你务必小心防备突厥人。”
之前,杨勇已经派高敬宗和伍天赐各领一万人马,分别驻守云州和马邑,如今再派伍云召领兵一万驻守雁门。
如此一来,三郡互相策应,相信他们能够守住北方,免除后顾之忧。
杨勇看着众人,沉声道:“诸位卿家,今日便议到这里,回去后,当整顿兵马粮草物资,长安、洛阳消息传回之后,我们便立刻兵发江都!”
众人纷纷拱手应是。
杨勇目光坚定,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随后,杨勇大手一挥,道:“散朝!”
随着杨勇一声令下,众人纷纷起身,拱手行礼,然后缓缓退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