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褪去,晨曦洒在日内瓦国际会展中心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一片璀璨光芒。陆轩站在展位前,目光沉稳地扫视着来往的人流。昨日的紧张筹备已悄然铺就今日的战场,而他要做的,不是等待命运的裁决,而是亲手改写局面。
展台布置简洁却充满力量感,产品模型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赵宇正在调试演示设备,身旁的技术团队神情专注,仿佛每一分努力都在为樊星阁的品牌积累能量。
“客户名单上还有三家没确认。”林娜低声汇报,手中平板闪烁着数据,“其中两家已经到现场,但还没靠近我们的展位。”
陆轩微微颔首,语气平静:“让他们记住我们的方式,从来不是靠运气。”
他没有多说,只是示意赵宇开始第一轮演示。随着屏幕亮起,一段段详实的数据、一张张精准的对比图缓缓展开。产品的稳定性、创新性以及适配能力,在短短五分钟内便清晰呈现。观众逐渐聚集,原本冷清的展位前,渐渐有了人气。
与此同时,林娜打开社交平台,将演示过程实时直播,并附上一份精简版的测试报告。评论区迅速活跃起来,有人质疑,也有人惊叹。她不动声色地回复关键问题,同时引导话题向技术优势倾斜。
展会一角,一位身着西装的德国客户驻足良久,低声用德语说道:“这和山本一郎提过的那家中国公司很像。”
他的同伴闻言一怔,随即投来探究的目光。
而在不远处,马亮正悄悄记录下这一幕。他并未贸然行动,而是将这段对话标记为高优先级情报,准备后续追踪。
——品牌的力量,不只是被看见,更是被记住。
《亚洲科技周刊》总部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你们的资料我已经看过。”主编合上文件夹,抬头看向徐静,“成长曲线不错,但在国际舞台上,你们还是太新了。”
徐静并不气馁,她早已料到这样的回应。她轻轻一笑,从包中取出一份电子画册:“这是过去一年,他们在全球市场完成的项目汇总,以及第三方媒体的报道记录。”
主编翻阅片刻,眉头微动:“你们想上封面?”
“不止是封面。”徐静目光坚定,“是让世界知道,有一股新的力量,正在崛起。”
主编沉默几秒,最终点头:“我可以提交审核,但还差一样东西。”
“什么?”
“cEo访谈视频。”
徐静没有犹豫:“我们会尽快提供。”
离开杂志社后,她立刻拨通了陆轩的电话。
“你那边进展如何?”陆轩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依旧沉稳如初。
“他们愿意考虑,但需要一段你的访谈视频。”
“时间紧迫,我这边刚结束日内瓦的行程,接下来还要赶往新加坡。”
“我知道。”徐静顿了顿,“但如果你亲自出镜,效果会更好。”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传来一声轻笑:“那就拍吧。”
挂断电话后,徐静望着远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她清楚,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采访,而是一场关于信念与未来的宣言。
展会落幕后的第三天,樊星阁高层齐聚远程会议系统中。林娜坐在控制台前,熟练地接入各地成员的画面,张涛则在一旁整理会议流程,确保每一个议题都能高效推进。
“目前我们在欧洲市场的反馈良好,已有五家客户签署意向书。”赵宇率先汇报,“但想要真正站稳脚跟,还需要更统一的品牌形象。”
“品牌不只是标志,它是一个组织的灵魂。”陆轩的声音从画面中央传来,虽远隔千里,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们需要一个能代表樊星阁精神的核心符号。”他说,“它不仅要承载我们的过往,更要指向未来。”
众人纷纷点头。
“视觉设计可以交给专业团队。”张涛提议,“但我们必须明确传达的理念是什么。”
“团结、坚韧、创新。”陆轩毫不犹豫地回答,“这三个词,是我们走到今天的原因,也将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底气。”
“如果申请国际专利保护呢?”赵宇再次提出建议,“我们可以为这个品牌标识注册独立知识产权。”
“好。”陆轩应声,“那就由你牵头,林娜配合,尽快启动这项工作。”
会议室内,气氛热烈而有序。每个人都在为品牌的未来添砖加瓦,而陆轩,则始终站在最前方,引领方向。
深夜,办公室的灯光依旧明亮。林娜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反复检查品牌视觉方案的细节。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将一个个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设计语言。
忽然,一条消息弹出。
“x发来讯息:‘合作可能’。”
她心头一震,目光落在屏幕上那行字上。曾经只是一个代号的存在,如今却似乎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她没有立即回复,而是将这条信息截图保存,随后继续投入到品牌提案的完善之中。
窗外的城市灯火如星辰般闪烁,映照着这个正在悄然改变的世界。
而在某间密室中,陆轩静静看着手中的文件,眼神深邃。
“品牌,不只是名字。”他低声自语,“它是我们留给世界的印记。”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市场份额的增长只是一个起点,真正的胜利,是在全球人心中,刻下樊星阁的名字。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无尽的夜空,嘴角浮现一抹淡淡的笑意。
“我们,才刚刚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