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你!要建什么四合院,好看是好看了,如今倒是便宜了盗贼!”
回到家后,卫世荣忍不住埋怨老妻。
“这怎能怪我!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谁不是住四合院啊?”
“哦!非要把房子建得得跟农家大院似的,日后秀慧回门,你就有面子了是吧?
这不是丢闺女的脸吗?”
面对丈夫的指责,卫夫人毫不客气的回怼。
有一个能替她撑腰的闺女,这些年她就没怕过这老头子。
卫家原先不过是街上开杂货铺的商户,若不是她闺女争气,进了童将军的后院,哪有卫家如今的风光。
“再说了,难道就我一个老婆子惦记着四合院吗?
你卫老爷就不惦记了?
年轻那会,也不知道谁惦记别人家的大院子来着。”
“当初你若是反对,这院子能修起来吗?”
“如今遭贼了,倒是记得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在我身上了!”
卫夫人说着,砰的把茶盏摔在了地上。
“你!简直无法无天,你就是这么跟你家老爷说话的?你的三从四德呢,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面对猖狂的老妻,卫世荣气得声音都颤抖了。
不知何时起,原先那个温柔小意的妻子,就变成了母夜叉。
若是能够重来,他绝不娶这个女人进门!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这母夜叉有两个孩子撑腰,他都奈何不得。
“三从四德?老爷,这话骗骗那些读书人就罢了,咱们商户人家可不吃这一套,只有拿到手里的好处才是真的!”
卫夫人不屑的呛声。
年轻时候忍忍也就算了,毕竟新媳妇进门,哪有不受气的呢。
如今整个卫家靠的都是她的两个孩儿,她为何要忍?
她又不是喜欢当受气包!
“你!你这个毒妇!”
卫世荣指着老妻,彻底说不出话来。
“毒妇?我且还够不着呢,顶多悍妇罢了,老爷可别血口喷人!”
“你...你......”
卫世荣说着,已经扬起了巴掌,但是收到儿子投注过来的目光后,到底还是泄了气。
罢了罢了!
他就这么一个儿子,以后且要靠他养老呢,可不能当面把他亲娘给打了。
这样想着,卫世荣有气无力的瘫坐回椅子上。
“阿娘,儿子带人检查了一番,发现损失了一个地窖的粮食,厨房的东西也被一扫而空!”
说到这里,卫安平也颇为可惜。
没想到他就出门了几日,刚好村里就进贼了,若是他带着人在家,绝不会损失这么大。
那可是一个地窖的粮食的,他们卫家一共才两个地窖。
如今的粮食那么珍贵,有钱都不一定能买着这么好的粮食。
“造孽啊!”
“还好当初听了我儿的,挖了两个地窖,否则如今就被贼人一锅端了,咱们都得喝西北风去!”
卫夫人哭丧着一张脸,说完又狠狠的瞪了丈夫一眼。
“都怪你这老头子不中用!”
卫世荣:“???”,这也怪他?
他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娶了一个母老虎进门,两个孩子也被这母老虎捏在手里了。
他作为一家之主,如今倒成了家里的吉祥物了。
想到这里,卫世荣忍不住恨恨的瞪了儿子一眼。
别人家都是父子一条心,到了他这里可好。
母子一条心,母女也一条心,就是把他这个一家之主排挤在外了。
“老爷,咱们何不换个房子?”
见卫世荣唉声叹气,陆嘉良忍不住“排忧解难”。
“换个房子?把话说清楚,别婆婆妈妈的!”
卫世荣还没说啥呢,旁边的卫安平倒是听进了心里,直接问道。
“四合院难防贼,但是村里还有容易防贼的屋子啊!就看公子想不想要了......”
陆嘉良意有所指的说。
杜若害得他家破人亡,他就让她无家可归。
若不是那娘们力气大到邪门,他可能自己就跑去报仇了。
“哦?你是说杜大姐家的院子?”
卫安平饶有兴致的挑了挑眉。
他又不是瞎子,在村里住了这么久,自然看到村尾伫立着的房子了。
说起来杜若在村里还是很有知名度的,毕竟是村里头一份的女户,还带着孩子。
原本应该是弱势群体的,但是她却混得风生水起。
烧砖、开荒、建房子、请人种地,这一桩桩一件件,单拎出来,村里也没几家能做到。
卫家来之前,自然是打听过辉山这地方的。
也是经过多番考量,才选择了辉山落脚。
卫安平原先也是想把房子修得牢固一些,利于防守,可他老爹和老娘都对四合院很执着,便只能作罢。
“对啊!少爷,你们来晚了,自然不知道这房子多结实,当初俺姐夫还想夺过去呢......”
陆嘉良说着,把杜若和冯家的恩怨说一遍。
还重点强调,这房子的地基有多深,有多牢固,还有内外两层建筑,还修了什么能保暖的“火墙”。
“听村里的老师傅说,这房子能住百来年呢,是能传给子孙后代的东西,便是盗贼进村,只要把房子守住了,他们也奈何不得!”
听见这话,卫世荣先坐不住了,急忙吼道:
“那还等什么,咱们去抢过来便是!”
这么好的房子,合该是他家的!
这村里除了他卫家,还有谁配住这样好的房子。
“坐下!你急个什么劲,若是这么简单,用的着等咱们来?”
卫夫人白了丈夫一眼,这个蠢货!
他也不想想,若是能轻易抢走,当初冯家不早夺过来了?
“嗯......本少爷听说,这杜若跟咱们姜知事关系匪浅?”
卫安平思索了一会,看向唯恐天下不乱的陆嘉良。
他爹世荣是个糊涂蛋,这卫家实际上已经是他在做主了。
就连他大姐那边,若是童将军有什么吩咐,也是他去办。
早在刚进村的时候,卫安平就把村里的主要情况摸清楚了。
牛三虽然是村长,但是牛家没什么根基,上面也没靠山,不足为虑。
至于那几个财主,以前倒是靠上了地方上的小官。
但是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如今来了东北,以前的人脉和关系也都用不上了。
倒是杜若这个女人,看似一对孤儿寡母,却跟辉山的知事姜格来往密切。
若是只有姜格,他倒也没有太放在眼里。
但他还打听到,这个女人还见过王句。
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竟然得到王句的亲自接见,这就有些棘手了。
童将军的官职虽然高,可惜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如今看似风光,实则烈火烹油,皇帝很是忌惮,一些事情已经渐渐不让童将军接手了。
整日里把童将军困在身边谈天说地,还专门给童将军辟出了一个院子,供他起居。
可他是个将军啊!
不接触将士的将军,算哪门子的将军?
倒是王句不显山不露水的,却是皇帝的心腹。
当初看似冷落,现在看来,只不过是让他避人耳目,先一步来东北给皇帝开荒罢了。
“确实关系匪浅!也不知姜格怎么就看上了一个半老徐娘!”
陆嘉良有些恨恨的说。
当初若是没有姜格徇私,这房子他们说不定就得手了。
“他们是这样的关系?”
卫安平有些不信,他怎么看,也不信姜格会看上杜若。
同为男人,他无法在逻辑上说服自己。
姜格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年轻貌美的黄花大闺女不要,去找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
特别是在这个寡妇长相一般,又比自己年长许多岁的情况下,更不能理解了。
“这谁晓得呢,说不定姜格就好这一口呢!”
陆嘉良自然而然的接过话,说完才发现大家都在看他。
“有......有什么问题吗?”
陆嘉良咽了咽口水,他也没说啥啊!
“所以你小子就好男色这一口?”
卫夫人眼睛发亮,暗搓搓的盯着陆嘉良,有着明显的期待。
“老夫人,这......”
陆嘉良颇有些难为情,这让他怎么说啊!
他虽不惧旁人的眼光,可是卫夫人如今是他的主家,他怕砸饭碗啊!
“行了,你先下去吧!”
卫安平一言难尽的对着陆嘉良挥了挥手,示意他下去。
没想到他娘竟然对这个感兴趣!
两个男人的事情,有什么好说的?
“儿子,你说咱们怎么才能把房子夺过来?”
见没有外人在,卫夫人单刀直入道。
“这个杜若在王句那里挂了号的,也不知是什么关系,咱们只能智取,不能强夺,免得闹出事端来,连累了童将军。”
卫安平沉吟了一会,有些不甘的说道。
“智取?说得好听,难道她是个傻子,会自愿把房子送给咱们吗?”
卫世荣剔了剔牙,有些不服气的说。
这母子俩向来这样,商量什么事情,从不问过他的意思,完全没把他放在眼里。
“要你来说?”
“剔你的牙去,免得熏着人!少说两句没人把你当哑巴!”
卫夫人白了丈夫一眼,这个蠢货这些年是越来越蠢了。
好在两个孩子都像她,都很聪明!
“送给咱们吗?也不是不可能......”
不知想到什么,卫夫人阴恻恻的笑了起来。
“阿娘有什么好主意?”
卫安平看向母亲。
“嗐!你还年轻,不懂一个做母亲的心,为了孩子那是什么都愿意舍出去的。”
卫夫人看了儿子一眼,意有所指的说道。
“阿娘的意思是,咱们从杜若的女儿身上下功夫?”
“我儿果然一点就透!”
卫夫人自豪的看着儿子,她的安平可是年纪轻轻就得到童将军的重用了。
......
不说卫家如何打算,这会杜若母女俩,正准备去处理尸体呢。
眼看天已经暗下来了,村人已经鲜少出门了,杜若这才带着明珠往后山去。
离小溪村不远的山上有一处悬崖,是个不错的扔尸之处。
山里的野狼多着呢,总不会浪费了。
“小心些,别摔着了!”
大雪封山,山路难行,杜若忍不住叮嘱道。
“嗯嗯!”,明珠连连点头。
走了好一会,一直到天完全黑了下来,娘俩才终于来到悬崖边上。
杜若利索的把尸体从空间里掏出来,随即扔下悬崖,篓子里的带血的雪,也洒下悬崖。
做完这些,杜若才从空间里把油灯拿了出来。
凭借着微弱的灯光,还有雪地的反光,带着明珠深一脚,浅一脚的回来了。
雪花飘飘扬扬的洒落下来,两人的脚印很快被掩埋了。
后面的日子一直风平浪静,只风雪一直在增加,地上的雪层越来越厚了。
杜若偶尔出门,还是能看到出门的村民。
他们衣衫单薄,甚至鲜少有穿袄子的,多是披着一件茅草衣,就出门了。
他们佝偻着身躯,在狂风和暴雪中行走,手脚被冻得通红,甚至已经失去了知觉。
有些人的手上满是冻疮,手指肿得老高,甚至已经破皮出血化脓。
倒不是他们闲不住,想要出门,而是不得不出门。
本来存着过冬的一点粮食,全被山匪霍霍了,如今许多人已经开始断粮了。
他们不得不出门去找吃的,哪怕带回来的只有冰块下被封印着的野菜。
杜若看过几次后,便不再出门了。
她们娘俩穿戴整齐,面色红润,一看就过的很好。
这样出去太扎眼了,容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天娘俩刚吃完午饭,正准备教明珠再认几个字呢,门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莫不是蔡奶奶来了?”
明珠看向杜若。
“不晓得,你好好待着,我去开门!”
乱世里很危险,在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杜若不会让明珠一个孩子去开门。
杜若娘俩跟村里人的关系一直淡淡的,除了蔡婶子,跟其他人来往不多。
当然,这也是她刻意为之的结果。
若是跟村里人打成一片,处出了感情,将来他们断顿的时候,你帮还是不帮呢?
倒不如一开始就保持距离,对大家都好。
若不是为了方便办事、及时知晓村里的动向,她连蔡婶子都不会过多来往。
可能是杜若太冷淡,始终有着距离感,也可能是杜若建的房子太好,让大家有了距离感。
总之,村里人对杜若母女俩也是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