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尘猛地睁开眼,指尖还在轻微颤抖,像是刚从一场高速运转的风暴里挣脱出来。他没动,只是坐在操作台前缓了两秒,呼吸慢慢压下来。
萧逸已经站在旁边了,手里拿着一支能量补充剂,递过来的时候顺口问:“又看到什么了?”
“不是看到。”洛尘接过液体一饮而尽,凉意顺着喉咙滑下去,“是算出来的。那套防御系统,我们可以不破它——直接把它‘烧’了。”
萧逸挑眉,“烧?用毒还能点火?”
“不是明火。”洛尘把意识里的数据调出,投影在控制台上,“活体神经链靠生物电维持节律,如果我们反向注入一种能刺激它过度兴奋的药剂,它会自己超频。就像人跑太快会猝死,它也会因为能量过载崩解。”
玄知的声音立刻接上:“逻辑成立。但这种药剂必须精准控制释放节奏,否则还没靠近目标,药效就提前触发了。”
“所以得做个‘壳’。”洛尘敲了敲投影中的结构图,“外壳要能锁住药力,直到接触神经链才瞬间释放。而且这个壳还得导振——就是能传递特定频率的共振波,不然根本打不进它的信号层。”
萧逸盯着那团模拟模型看了几秒,“你已经有想法了?”
“有。”洛尘闭眼,再次沉入星幻医毒空间。
图书馆的大门无声开启,书页自动翻动,一本封面泛着金属光泽的典籍浮现在眼前——《共振载体名录》。他的意识快速扫过条目,最终停在一个名字上:**星核晶髓**。
资料显示,这是宇宙早期星核冷却时析出的晶体,天然具备高阶共振传导性,曾被用于制造远古级信号增幅器。但这类矿物极不稳定,接触常规大气三分钟内就会自燃。
洛尘退出空间,睁眼第一句就是:“我们需要一种叫星核晶髓的东西。”
萧逸立即调取联邦矿产数据库,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几下,“x-7星带边缘有过探测记录,但没人采成功过。那地方磁场紊乱,飞船靠近就会失联。”
“可我们非用不可。”洛尘语气很平,“没有它,药弹做不出来。现有材料撑不住那种频率,要么提前炸,要么压根传不出信号。”
玄知插话:“建议启动备用方案检索。”
“不用。”洛尘摇头,“我已经试过七种替代组合,误差率都超过百分之四十。这不是优化问题,是硬件门槛。跨不过去,再好的配方也是废的。”
舱内安静了一瞬。
萧逸忽然转身拉开储物柜,取出一个银灰色的手提箱,打开后是一套微型无菌操作台和真空密封装置。“那就先按星核晶髓的标准设计药弹结构,等材料到手直接组装。”
“你信我能搞出来?”洛尘看着他。
“不信你会在这儿废话?”萧逸把工具摆好,“你现在最该干的事,是进空间预演合成流程,标记所有风险节点。我要的是成品,不是实验报告。”
洛尘没再说话,重新闭眼。
这一次,他直接进入空间实验室。虚拟操作台上,药弹的三维模型缓缓旋转。外壳厚度、药剂浓度、激活机制……每一项参数都被反复推演。药园深处,几株罕见毒草自动脱落叶片,落入模拟反应釜中,参与配比测试。
时间在空间里悄然流逝。
外界才过去二十分钟,洛尘已经在里面完成了三次全流程模拟。最后一次,他在外壳嵌入一层由感知藤提取液制成的缓冲膜,成功将药效延迟误差压缩到0.3秒以内。
他睁眼,额头渗出一层薄汗。
“成了?”萧逸问。
“差不多。”洛尘调出数据,“外壳用双层真空加生物涂层,中间夹缓冲层,防止途中震荡引发误爆。注入方式用一次性穿刺针头,接触即溶。唯一的问题是——”
“材料。”
“对。”洛尘点头,“星核晶髓太稀有,我们得想办法弄到手。”
萧逸盯着星图看了一会儿,“x-7星带不在主航线上,绕过去要多花六小时。但现在回头找替代品更浪费时间。”
“那就走。”洛尘站起身,“六小时不算长,总比到了地方发现武器不能用强。”
玄知通报:“当前能源优先级分配为跃迁引擎85%,生活模块10%,剩余5%可用于实验支持。若要进行高强度合成作业,需调整协议。”
“调。”萧逸直接拍板,“关闭温控和照明冗余系统,把两小时供电腾出来。”
“已执行。”玄知回应,“预计两小时后恢复常规供能。”
洛尘走到医疗舱,开始清点药材。他从背包里拿出几个密封罐,逐一检查状态。有些需要提前处理,有些则要在特定阶段加入。
萧逸在一旁组装便携式操作台,动作熟练得像做过千百遍。螺丝拧紧的声音咔哒作响,每一下都卡在节奏里。
“你以前做过这种?”洛尘问。
“不止一次。”萧逸头也没抬,“上回炸一个生化塔,用的是自制药剂加定时引信。那次差点把自己也搭进去。”
“结果呢?”
“结果我活着站在这儿,塔没了。”他把最后一块面板扣上,“所以说,危险的事总得有人干。”
洛尘笑了笑,没接话,低头继续整理药瓶。
突然,他停下动作。
“怎么?”萧逸察觉不对。
“我在想……”洛尘盯着手中一支透明试剂,“如果星核晶髓真的那么不稳定,我们拿回来之后怎么保存?真空环境也只能撑十分钟,根本不够做实验。”
萧逸沉默两秒,转身打开战术包底层暗格,取出一块黑色立方体,“试试这个。”
洛尘接过一看,愣了:“低温凝滞块?这玩意儿不是军用禁品吗?”
“借来的。”萧逸说得轻描淡写,“能维持零下三百摄氏度恒温,持续十二小时。刚好够你做完合成。”
“你早有准备?”
“我只是不喜欢临时抱佛脚。”萧逸把设备最后固定好,“你负责药,我负责装。咱们谁也别掉链子。”
洛尘深吸一口气,把试剂放进低温槽,启动预冷程序。
玄知此时提醒:“距离x-7星带边缘还有三十七分钟,建议提前进入采集准备状态。”
“收到。”萧逸看向洛尘,“最后确认一遍流程。”
洛尘点头,调出全息图示:“第一步,采集组带回样本后立即放入凝滞块密封舱;第二步,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晶体纯度检测;第三步,使用激光微刻技术在外壳上蚀刻导振纹路;第四步,注入谐频蚀脉素改良剂,封存待用。”
“顺序没问题。”萧逸检查了穿刺针头的耐压值,“只要晶体不碎,就能做成。”
“那我们现在,就是在赌运气了。”洛尘轻声说。
“不。”萧逸纠正,“我们在赌准备。运气从来不是我们的底牌。”
舱内一时安静,只有设备运行的低鸣。
洛尘坐回椅子,闭眼养神。他知道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挑战——不是计算,不是模拟,而是实打实的操作。一步错,全盘崩。
萧逸看他闭着眼,轻轻放了一件外套在他肩上。
通讯器突然响起提示音。
“前方探测到微弱物质波动。”玄知语气不变,“初步判断为游离态星核碎片,大小约指甲盖,位于x-7星带外围陨石群中。”
萧逸睁开眼,“有多大概率是我们要的那种?”
“纯度未知,但信号特征匹配度达78%。”
“够了。”萧逸站起身,“通知导航组,调整航向,准备近距离扫描。”
洛尘也睁开了眼,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药弹外壳模具。
他们都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萧逸拿起穿刺针头对着光检查接口密合度,忽然问:“你觉得,它会不会已经‘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