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作风转变像一股清风,吹遍了汉东的乡村和机关。干部们不再只盯着报表数字,而是学着算“民生账”;不再只听汇报,而是习惯了“眼见为实”。就连企业主们都说:“现在跟政府打交道更踏实了,他们干的都是实事,我们捐钱也更放心。”
夕阳下的省委大院,办公楼的灯光亮得比以前早了。陆云站在窗前,看着陆续下乡调研归来的车辆,心里清楚:改变汉东的从来不是哪一项政策,而是干部们重新找回的“民心导向”。当每个干部都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这片土地的风气自然会越来越正,日子也会越来越有奔头。
汉东的变化像投入湖面的石子,不仅在基层激起涟漪,更触动了省委班子的核心。沙瑞金在省委常委会上翻看着民生工程汇总报告,指着乡村书屋和校车运营的数据说:“这些事看着小,却把民心聚起来了。陆云同志带了个好头,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坐在对面的李达康听得格外认真。这位以“大干快干”闻名的京州市委书记,过去总盯着产业园区、城市建设这些“大项目”,觉得民生小事“琐碎见效慢”。可看着汉东乡村的变化、网上的好评如潮,他心里第一次生出“差距感”。
会后,李达康没回市委大院,直接让司机往京州下辖的岚山县开。车过城郊的清水河大桥时,他望着窗外连绵的村庄,对秘书说:“去岚山县的石桥村,不打招呼,直接看村里的书屋。”
岚山县石桥村的书屋藏在村委大院东侧,是两间翻新的青砖房。推门进去,暖融融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间的棋牌桌旁,几位老人正围着下象棋,棋子碰撞的脆响混着笑声传出;外间的书架前,两个年轻人正对着农技手册讨论草莓种植技巧。
“老乡,这书屋建多久了?”李达康走到棋桌旁,随意拉了把椅子坐下。正在支招的王大爷抬头看他,见穿着夹克衫不像大官,便随口答道:“仨月啦!以前村里冷清得很,现在天天跟赶集似的,吃饭都得叫好几遍才肯走。”
村支书闻讯匆匆赶来,看到李达康时脸都白了,搓着手说:“李书记,您咋不提前说一声,我们好准备准备……”“准备啥?这样才真实。”李达康摆摆手,指着墙上的捐赠公示栏,“这些企业名都是真的?”
“真的真的!”村支书连忙点头,“捐书架的那家建材厂,老板还专门来看过两回,说没想到村里真把书屋用活了。现在村民都念着这些企业的好,说他们挣了钱不忘本。”
离开石桥村的路上,李达康让秘书联系陆云的办公室。电话接通后,他语气诚恳:“陆省长,今天去岚山县看了书屋,真是受触动了。以前总觉得抓大项目才是正事,忽略了这些民生小事,您这思路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陆云在电话那头笑了:“达康书记过奖了,京州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全省标杆。民生工程不分大小,咱们互相借鉴经验就行。”李达康却认真道:“不,陆省长,这真是差距。回头我带队去省政府取取经,京州的民生工程得按您这标准推进。”
挂了电话,李达康对秘书说:“回去就开会,京州所有行政村,三个月内都要建起这样的书屋,模式就按汉东全省的标准来,资金不够就找企业捐,咱们也搞‘三级补贴+社会捐赠’。”
秘书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忽然想起什么:“书记,之前您总说搞这些小工程不如抓工业……”李达康打断他:“以前是我想偏了。老百姓要的不只是Gdp,更是过日子的温度。陆省长能把小事做好,咱们京州没理由落后。”
这话传到陆云耳中时,他正在看京州报送的民生规划。小何笑着说:“李书记这是真被触动了,岚山县的干部说,他在书屋待了俩小时,连棋牌桌的高度都问了,比看开发区项目还认真。”
陆云拿起规划方案,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京州各区县的书屋建设进度。他感慨道:“达康书记抓落实的本事全省第一,他肯上心民生工程,京州的老百姓要享福了。”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方案上“屋暖民心”四个字上,格外醒目。
陆云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远处新落成的科创中心——那片流线型建筑群曾是市里力推的“城市名片”。但他此刻心里念着的,却是青溪县柳溪村书屋里那排整齐的书架,以及孩子们乘校车时的笑声。
“小何,把各地商业项目闲置报告拿来。”陆云转身吩咐。秘书很快送来材料,数据刺眼:11个区县的大型综合体空置率超58%,4座“标志性大厦”建成后半数楼层闲置,每年维护费消耗财政18亿。
陆云指着数据叹气:“这些看得见的‘政绩’,老百姓能得实惠吗?村里老人盼着喝口净水,孩子盼着上学顺路,这些问题不解决,盖再多高楼有什么意义?”他想起前世的普通生活,那时最在意的从不是城市多繁华,而是日子过得顺不顺心。
省政府常务会上,陆云把数据摊开:“我们要算好两笔账——账本账和民心账。一栋空楼不如二十个乡村书屋,一个冷广场不如百所村小食堂。今后大型项目审批从严,省出的钱全投民生‘小事’。”
财政厅厅长有些顾虑:“省长,少建地标会不会影响城市名气?”陆云反问:“真正的名气是什么?是老百姓提起政府就竖大拇指,是孩子上学不用翻山,是老人在家能看上病——这才是最亮的‘名片’。”
这话传到基层,柳溪村的王大爷最有感触。他家门口的土路刚修平,书屋就在村委大院旁,他逢人就说:“以前城里盖大楼咱沾不上光,现在政府给咱修路建书屋,这才是为咱老百姓办事!”
青溪县报送的民生报告里写着:停建两座闲置广场后,省下的资金给87个村装了净水设备,为12所村小盖了食堂。村民满意度从去年的72%涨到94%,留言本上写满“政府办实事”的感谢。
陆云看着报告笑了。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政绩不在高楼多少,而在民心暖不暖。少盖一栋楼,多修一段路;少建一个广场,多添一间书屋——这才是老百姓需要的发展。”窗外阳光正好,照在“民生无小事”的题字上,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