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案例不断浮出水面。有审批人员为了省事,连企业提交的检测报告都不看就签字;有监管人员长期包庇造假企业,充当“保护伞”;还有人利用职务之便,向企业索要“好处费”,否则就故意拖延审批。
陆云看着每天送来的案情通报,心情越来越沉重。在省委常委会上,他敲着桌子:“这些人拿着人民的俸禄,却干着害民的勾当!审批环节的腐败,比企业造假更可恨!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沙瑞金表态:“支持你的决定!食品药品安全是底线,谁触碰底线,就砸谁的饭碗,摘谁的乌纱!纪委要加快办案进度,尽快查清所有涉案人员,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行动很快取得实效。一周内,全省共查封造假企业34家,扣押不合格产品500余吨,立案侦查67人,其中公职人员21人。这些数据通过媒体公布后,汉东百姓拍手称快,网络上满是“大快人心”“严惩不贷”的留言。
吕州市民王大爷拿着报纸,在社区里给老人们念新闻:“你看,那个骗了咱们不少钱的‘抗癌神药’厂被封了,厂长也被抓了!还有那个审批科长,贪了上百万,活该!”老人们纷纷点头,有人激动地说:“早该这么查了,这下心里踏实了!”
医院里,之前因服用无效降压药住院的患者家属,看到新闻后红了眼眶:“终于有说法了!希望以后再也没有假药,别让更多人遭罪。”护士们也感慨:“以后给病人用药,我们也能更放心了。”
在查处过程中,陆氏审核团队的律师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协助药监部门梳理造假企业的财务流水,找出贿赂证据链,还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意见,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检验。
审核组长向陆云汇报:“我们发现,很多造假企业都有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先贿赂临床医生伪造数据,再买通审批人员获取资质,最后通过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只要掐断审批环节的腐败,就能从源头遏制造假。”
陆云深表认同:“所以,这次不仅要查处涉案人员,还要完善制度。药监部门要建立‘双人双审’‘终身追责’制度,任何一份审批文件,都要有两个以上审核人员签字,出了问题,不管过多少年,都要追究责任。”
药监部门立刻行动,制定新的审批流程:企业提交材料后,先由技术科室审核,再由风控部门复核,两个部门相互监督;所有审批记录全部录入电子系统,不可篡改;审核人员离职后,其审核过的项目仍要纳入后续监管。
同时,省财政拨出专款,升级药品检测设备。在全省13个地市建立标准化检测中心,企业生产的每一批药品、保健品,都要随机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实时上传至省监管平台,市民可随时查询。
这些举措公布后,得到了全国关注。国家药监局专门派调研组来汉东考察,准备将“双人双审”“终身追责”等制度在全国推广。调研组组长说:“汉东的这次行动,不仅查处了一批案件,更探索出了食品药品监管的新路径,值得全国学习。”
陆云在接受采访时说:“食品药品安全,一头连着企业诚信,一头连着百姓生命。我们不仅要严查重罚,更要建立长效机制,让造假者无处遁形,让审批者不敢懈怠,真正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底线。”
夜色渐深,省政府大楼的灯光依旧明亮。陆云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心里明白,这场惩假行动只是开始。要彻底根除造假和腐败,还需要长期努力。但只要守住初心,铁腕治假,就一定能让汉东的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让这片土地充满诚信与正义的阳光。
陆云在全省惩假工作推进会上,手指重重敲在“网络售假”的议题上:“线下查得再严,线上要是漏洞百出,照样能让假货流入百姓家。特别是假中药,打着‘祖传秘方’的幌子害人,必须连根拔!”
他看向省纪委副书记和市场监管局局长:“纪检部门牵头,联合市场监管、网信办成立专项组,重点查三大平台——不仅要查在售假货,更要查平台审核漏洞,看看是不是有‘内鬼’收了好处,给假货开绿灯!”
专项组成立当天,就接到群众举报:某知名电商平台上,多家店铺销售“根治糖尿病”的假中药,成分不明却售价高昂。执法人员立刻登录平台,发现这类店铺竟有20多家,销量最高的一家月销突破5000单。
市场监管局的检测人员连夜取样,结果令人震怒:所谓的“降糖中药”,不仅不含任何中药成分,还添加了违禁西药成分,长期服用会导致肝损伤。“这哪里是治病,分明是投毒!”检测组长将报告拍在桌上。
专项组随即约谈平台负责人。对方起初还辩解:“我们有AI审核系统,可能是商家钻了技术漏洞。”纪检人员直接拿出证据:“你们审核部的李经理,每月收受商家‘保护费’,帮12家售假店铺通过审核,这也是漏洞?”
负责人脸色瞬间惨白。专项组当场调取平台后台数据,发现近一年来,有300多家售假店铺通过“人工审核绿色通道”上架商品,涉及假中药、假保健品等多个品类,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
陆云接到汇报后,语气冰冷:“按规定来,该罚就罚,上不封顶!还要追究平台主体责任,不仅要罚款,还要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就暂停相关类目运营!”他特意强调,“要让平台明白,赚流量不能赚黑心钱!”
市场监管局很快开出罚单:对涉事平台处以5000万元罚款,暂停医药健康类目运营30天;对审核部李经理立案调查,涉嫌受贿的120万元全部追缴。罚单公布后,各大电商平台连夜开展自查,下架疑似问题商品8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