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汉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核查结果和处理情况。当记者问“为什么会第一时间怀疑造假”时,陆云平静地回答:“汉东的发展,要的是实打实的产业、硬碰硬的实力,不是靠虚假的矿脉、泡沫的数据。对任何可能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我们都必须保持警惕,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发布会后,烟台的老百姓纷纷点赞。青溪县的村民王大叔在网上留言:“还好政府查得快,不然那矿业公司要是真贷到了钱,肯定得乱开矿,到时候我们的山就毁了,水也脏了。为汉东的领导点赞!”
而陆云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渐渐转绿的梧桐树,心里却没有丝毫放松。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发展要务实,监管要较真。任何试图用虚假手段谋利的行为,都是汉东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必须坚决清除。”
当天晚上,他又给高育良打了电话:“育良同志,明天咱们开个会,把这次的教训总结一下,再完善一下全省的矿产勘探核查制度。以后不管是发现什么矿脉,都得经过省级以上权威机构的检测,都得有纪委的监督,绝不能再给造假者可乘之机。”
电话那头,高育良的声音格外坚定:“好,我明天一早就准备材料。汉东要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就得从这些小事上把好关,一步都不能虚。”
汉东省委大礼堂里,气氛比往常更显庄重。全省省部级干部、各市党政一把手悉数到场,深色西装整齐排列,目光齐刷刷投向主席台。陆云坐在主持位上,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等现场完全安静后,才缓缓开口:“今天开这个扩大会议,不谈常规工作,只讲一个主题——警惕官商勾结,守住发展底线。”
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最近几年,汉东的发展势头不错,但总有不法分子、违法商人想钻空子。他们靠贿赂拉关系,跟个别部门负责人勾连,伪造项目、虚报数据,目的就是骗国家补贴、套银行贷款。岩台青溪县的‘特殊矿脉’闹剧,就是典型例子——一家快破产的矿业公司,买通勘探所、拉拢副局长,差点骗走3亿贷款,要是没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台下响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有人低头翻看手中的“青溪造假案”材料,有人悄悄交换眼神。陆云等议论声平息,继续说道:“大家要明白,这些造假行为不是小事。骗走的补贴、贷款,是老百姓的纳税钱,是支撑产业升级的救命钱;而造假留下的烂摊子,最后还是要政府来收拾,要百姓来承担后果。青溪县要是真让那公司开了矿,不仅资金打了水漂,山林生态也得遭破坏,这是在断汉东的后路!”
这时,高育良拿起话筒补充:“云书记说得对。这次青溪造假案,暴露出我们基层监管的漏洞——本地勘探所没资质也能出报告,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收了钱就敢开绿灯,银行审批时也没核实矿脉真实性。这些环节只要有一个能守住关,造假就成不了事。会后,省政府会牵头搞一次全省监管排查,重点查矿产、科技、农业这些容易出问题的领域,把漏洞堵上。”
台下的岩台市委书记脸色通红,站起身主动表态:“这次青溪的事,我们市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我们对基层监管不到位,对企业的违法苗头察觉不及时。会后我们会在全市开展警示教育,对涉及造假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绝不让类似的事再发生!”
陆云点头示意他坐下,语气稍缓:“认错是态度,整改才是关键。我希望所有地市都以岩台为戒,不要等出了问题再补救。以后不管是引进项目,还是审批补贴,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项目真有那么大价值吗?数据经得起核查吗?负责人有没有异常接触?任何事情都要往两面想,既要看到好处,更要警惕风险。”
新任省委副书记张建国接过话茬,拿出基层巡视时的笔记:“我在各地调研时发现,有些地方为了追求政绩,对企业的‘美好承诺’深信不疑,连基本的资质审核都省了。比如有个市引进的‘新能源项目’,号称年产值50亿,结果连核心技术都没有,就是想骗土地和补贴。这种‘唯政绩论’,其实是在给造假者铺路。”
他顿了顿,继续说:“以后各地引进项目、申报补贴,必须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核查企业资质,必须验证项目真实性,必须公示资金用途。省委也会建立‘项目回头看’机制,对投产半年以上的项目,重新评估效益;对拿到补贴的企业,跟踪资金流向,发现挪用、造假的,立刻追回资金,追究责任。”
纪委书记赵立明这时拿起话筒,语气严谨:“从纪委的角度看,官商勾结的根源,在于个别干部的纪律意识淡薄。青溪的副局长,就是因为收了20万好处费,就把党纪国法抛在脑后。会后,纪委将在全省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组织干部学习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同时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监督力度,对受贿、渎职的干部,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绝不姑息。”
台下的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也站起身,结合京州的经验发言:“京州这些年在项目审核上,一直坚持‘专家评估+群众监督’。比如科技创新核心区的企业,不仅要通过省科技厅的专家评审,还要在网上公示项目详情,接受百姓监督。这几年,京州没发生过一起重大造假案,就是因为把‘权力’放在了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