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我负责的那些企业对接工作,已经跟省发改委的李副主任对接好了,他会接着跟进赵刚电子厂、王磊罐头厂的补贴申请。”钟小艾补充道,“回京都后,我会推动部委跟汉东的产业合作,有合适的项目肯定优先想着汉东。”高育良笑着点头:“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同一时间,侯亮平去了省检察院,找到检察长交接工作。“我手头那几个司法监督的案子,都整理成卷宗放在办公桌上,后续跟京都检察院的对接流程,也写了说明。”侯亮平坐在沙发上,语气诚恳,“汉东的司法环境越来越好,以后要是有复杂的案子,需要京都那边支持,随时给我打电话。”
检察长连忙起身,握着他的手说:“侯专员,您在汉东留下的反贪经验,我们还在学呢!以后有机会,可得请您回来讲讲课。”侯亮平摆了摆手:“都是分内事,谈不上经验,以后汉东司法队伍建设有需要,我肯定尽力。”
消息传到陆云办公室时,他正在看全省民营企业的产值报表。小陈敲门进来:“陆书记,钟主任和侯局长要调回京都,是钟家那边安排的,调动函已经到组织部了。”陆云头也没抬,继续看着报表,随口问:“交接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钟主任已经跟发改委对接好了企业的事,侯局长也把司法监督的案子交出去了,说是三天内就能完成全部交接。”小陈回答。陆云这才放下报表,靠在椅背上:“他们走得及时,现在汉东不需要‘特殊背景’的干部,需要的是能扎下根干事的人。你跟组织部说,按正常流程走,别搞特殊化。”
当天下午,省委组织部召开短会,确定了交接事宜。“钟小艾同志负责的政企协调、民生保障等工作,由省发改委副主任李凯全面接手;侯亮平同志分管的司法监督衔接、反贪协作等工作,由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张伟牵头负责。”组织部长看着在座的人,“三天内必须完成交接,不能影响任何一项工作推进。”
散会后,李凯第一时间去找钟小艾。“钟主任,您之前跟赵刚电子厂谈的研发补贴申请,材料都齐了吗?还有王磊罐头厂的冷链仓库审批,卡在哪个环节了?”钟小艾拿出抽屉里的文件夹,一一指给他看:“电子厂的补贴材料在这儿,下周就能提交;罐头厂的审批差个环保评估,我已经跟环保厅打了招呼,这周内就能出结果。”
另一边,张伟也去了侯亮平的办公室。“侯局长,您跟京都检察院对接的那个跨区域贪腐线索核查,现在进展怎么样了?”侯亮平打开电脑,调出表格:“线索已经核实了三分之一,剩下的我标了重点,你后续按这个节奏来,有拿不准的地方,直接联系京都检察院的老周,我已经跟他打过招呼了。”
交接工作推进得很顺利,汉东的干部圈子里也很平静。京州市政府办公室的老王跟同事闲聊时说:“钟主任和侯局长本事不小,但现在汉东上下都在抓经济、促就业,他们留在这儿确实没太多用武之地。回京都有更好的平台,对他们好,对汉东也没影响,挺好。”
同事点头附和:“是啊,你看现在赵刚的电子厂扩产了,王磊的罐头厂也建了冷链仓库,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大家都忙着干事,没人关心谁来谁走,只要能让日子越过越好就行。”
周五下午,钟小艾和侯亮平完成了最后一项交接。走出省委大楼时,夕阳正好落在门口的石碑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格外醒目。侯亮平看着石碑,感慨地说:“在汉东这几年,虽然没少得罪人,但看到现在这光景,也值了。”
钟小艾笑了笑:“以后咱们虽然不在汉东,但只要能帮上忙,就不能含糊。等罐头厂的桃脯卖到京都,我第一个去买。”两人相视一笑,转身走向停车场,没有鲜花,没有送别仪式,就像无数次下班回家一样平常。
周日晚上,高育良给陆云打了个电话:“钟小艾和侯亮平明天一早就走,没让其他人送,我去火车站跟他们道别,算是代表班子送送。”陆云在电话里说:“也好,简单点就行。告诉他们,汉东永远是他们的‘娘家’,有空常回来看看。”
第二天一早,火车站的站台上,高育良握着侯亮平的手:“到了新岗位,好好干,别辜负钟家的期望,也别忘记在汉东积累的经验。”又看向钟小艾:“京都那边要是有好的产业项目、人才资源,多想着汉东点,咱们还指望你搭搭桥呢。”
钟小艾和侯亮平连连点头,火车鸣笛的瞬间,两人转身踏上列车,隔着车窗挥手告别。高育良站在原地,看着火车缓缓开动,直到消失在视线里,才转身离开。
回到省委,高育良去陆云办公室汇报:“人已经送走了,交接工作都完成了,没出任何纰漏。”陆云正在批阅一份关于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文件,闻言抬头:“好,把精力收回来,下周重点推进新能源企业的落地事宜,还有校企合作的技术转化项目,不能有半点松懈。”
高育良应声“好”,转身走出办公室。走廊里,干部们行色匆匆,有的抱着文件去开会,有的忙着对接企业,一派忙碌景象。没有人再提起钟小艾和侯亮平的离开,就像一场寻常的人事流转,悄无声息,却又让汉东的发展脚步,更加坚定地向前迈进。
夕阳西下,陆云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工业园区亮起的灯火,耳边隐约传来社区里孩子们的笑声。他知道,汉东的发展,从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离开而停滞,因为支撑这片土地的,是千千万万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是渴望过上好日子的老百姓,更是“为民谋利”这颗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