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管家张顺已然起身,身形不算高大,甚至有些佝偻,那是常年躬身行礼留下的印记。立于营地中央,背后是渐次明亮的天光,将他并不伟岸的身影拉得细长。声音也不洪亮,甚至带着老者特有的沙哑,却似蕴含着某种奇异的穿透力,不高不低,清晰地传入每个角落,仿佛能直接钻入耳蜗,抚平着因昨夜变故而残留的些许躁动与不安。
他将车马辚辚,人员调动,物资清点等诸多繁杂琐碎之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分毫不乱。那份为张家操劳半生,历经风雨所历练出的稳妥干练,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像一枚定海神针,暂时稳住了这小小队伍的人心。
他先是走到小姐张琪的马车前,步履沉稳。隔着那绣着淡雅兰花的绸缎车帘,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得无可挑剔,声音温和而带着长辈特有,恰到好处的关切,既不过分僭越,又显露出足够的重视,恭敬道:“小姐,昨夜受惊了。老奴已命人熬制了安神汤,用的是上好的宁神花与静心草,稍后便可饮用。行程已安排妥当,定在午前抵达青山镇。”
言语间的恭敬与关怀,任谁听了,都要赞一声忠心耿耿的老仆。
帘幕微动,仿佛能感受到车内人气息的起伏。传来张琪略显虚弱,却强自镇定的回应,那声音如同风中细丝,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道:“有劳张叔了”。
张顺面色如常,转身又走向临时加入的齐天和雷大壮。脸上瞬间堆起热情而自然的笑容,那笑容仿佛用尺子量过,既不过分谄媚,又充分表达了感激与重视,拱手道:“齐小友,雷壮士,昨夜多亏二位仗义出手,休息可好?荒郊野外,简陋之处,还望海涵。今日行程,路途劳顿,还需二位多多费心,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吩咐下人”。
他笑容真挚,态度客气周到,仿佛昨夜在那阴影角落里,那场冰冷刺骨关乎背叛,与杀戮的交易从未发生过。他依旧是那个为张家操劳半生,忠心耿耿,事事周全,办事稳妥的张家老管家。
他甚至亲自走到队伍中段,那里拴着几匹驮马,其中两匹以厚实篷布严密遮盖,显得格外突兀。他仔细检查那两匹以厚实篷布严密遮盖的踏风兽和白马,粗糙的手指抚过篷布的每一处褶皱,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抚平,指尖在布料上缓缓划过,似乎在感受其下的轮廓与温度,低声叮嘱随行的伙计,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说道:“好生照料,不可有丝毫闪失,否则唯你是问”。
那份无微不至的尽责,任谁看了,都要在心中赞一声张家仆役的忠谨。
然而,马车内的张琪,经过一夜辗转反侧,半梦半醒的休息,气色虽稍稍好了少许,不复昨夜的苍白如纸,但美眸深处那一抹难以完全消除的惊悸,以及对身边人,尤其是对张顺的深深疑虑与审视,如同水底的暗礁,难以彻底消除。尤其在面对张顺时,总是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她透过车帘的缝隙,看着张顺那忙碌而忠心的背影,看着他检查那遮盖严实的坐骑时那份专注,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带来细微的刺痛,提醒着她此刻的处境。那阴影中的低语,如同毒蛇般缠绕在她心头,嘶嘶作响。但她深吸一口气,凭借强大的自制力,将所有的情绪迅速压下,脸上恢复了一片清冷平静,如同覆上了一层薄冰。
她必须隐忍,强装镇定,不能打草惊蛇。这趟归途,步步杀机,如履薄冰。
齐天和雷大壮已默默融入护卫队伍中。
雷大壮那铁塔般雄壮得异于常人的体型,如同鹤立鸡群,难免吸引更多或好奇,或敬畏,或探究的目光。他闷声帮忙整理着驮马物资,动作看似粗犷,却带着一种独特的细腻,将那两匹被严密遮盖的坐骑巧妙地混入商队驮马之中,位置既不显眼,又便于突发情况时策应,看似与其他驮马无异。
只是他偶尔抬眼看向身旁的齐天,铜铃大的眼睛里带着不加掩饰的担忧。他心思相对单纯,却并非愚钝,齐天的沉默,让他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
齐天则异常沉默,收敛了自身所有气息,灵力内蕴如同深潭,不起丝毫涟漪,外表看去与寻常的武夫,并无二致。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仿佛蕴藏着汹涌的暗流,过往的生死恩怨,未来的莫测前程,青岚城的追捕,黑煞门的阴影,皆在其中沉浮。他看似随意地整理着马鞍,实则已将周围所有人的神态以及气息,细微的小动作,乃至那看似忠厚的张顺管事每一次看似无意的视线扫过,都纳入感知之中。
这片山林,这座即将抵达的镇子,对他而言,既是暂时的避风港,也可能是新的龙潭虎穴。
队伍很快整顿完毕,随着张顺一声令下,车辙碾过泥泞,发出咕哝声响,商队缓缓驶出这片还算平坦的谷地,沿着林间被无数车轮与脚步碾出的道路,迤逦而行,目标直指青山镇。
越是接近青山镇,脚下的道路逐渐由泥泞土路,变成了碎石铺就的林道,宽阔平坦了许多。沿途,也开始偶尔遇到其他早行的商旅车队,或是背着药篓,步履匆匆的进山采药人,身上带着淡淡的草药辛香。
看到张家那略显斑驳,却依旧威仪的商队旗帜,人们投来的目光复杂难明,有对张家积威犹存的敬畏,有对豪族财富的隐秘羡慕,有对张家近来处处受制,车队屡屡遇袭传闻的同情与叹息,亦不乏目光闪烁,交头接耳的幸灾乐祸者。
“看,是张家的车队”
“听说,昨天在青霞林又出事了?”
“啧啧,张家小姐居然无恙归来,命真大”
“嘘!小声点,李家的人也在附近”
张、李两家在这青山镇及周边区域的明争暗斗,与势力消长,早已是人尽皆知、茶余饭后最热衷的话题,如同这林间弥漫的薄雾,无处不在,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各种目光交织,低声的议论如同蚊蚋嗡鸣,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小镇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