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初六,距离李望卿的“完美失踪”已过去三天。
圣路加疗养院表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那种刻意维持的、死水般的秩序感重新笼罩了庄园。
然而,在这片虚伪的平静之下,两股追寻真相的力量,正从不同的方向,
如同最敏锐的探针,向着那深藏于地下的、散发着化学恶臭的核心悄然逼近。
法租界中央巡捕房地下实验室,彻夜灯火通明。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化学试剂味、旧纸张的霉味以及浓咖啡的焦苦气。
林一已经连续三十多个小时没有离开过这张堆满账册和草稿纸的长桌。
他眼窝深陷,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白大褂的领口沾着无意中溅上的墨水痕迹,
但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却如同淬火的钢针,锐利而专注。
他的面前,摊开着从圣路加疗养院“借”出的(实际上是通过某种非常规手段获取的)、
厚达数英寸的药品采购入库清单、药房出库记录、
以及…一份被刻意藏在杂物间角落、几乎被遗忘的——医疗垃圾处理登记簿。
这些枯燥乏味、布满蝇头小字的账本,在普通人眼中如同天书,
但在林一看来,却是一座隐藏着致命秘密的数字迷宫。
他左手飞快地操作着一把 黄铜计算尺,右手握着一支削得极尖的铅笔,
在铺开的巨大演算纸上,列出密密麻麻的公式、进行着繁琐的交叉比对和趋势分析。
焦点,始终锁定在两种药品上:
1. 那种在209房间残留空气中检测到的、神秘的合成致幻剂(林一暂时将其命名为“pound x”)。
2. 病历中大量使用、但采购量与临床消耗量存在巨大差异的镇静剂“索拉辛”。
突破口,出现在那份最不起眼的《医疗垃圾处理登记簿》上!
林一发现,疗养院处理废弃化学溶剂、破损玻璃器皿和制药残渣的频率和数量,
远远超出了一所普通疗养院正常医疗活动所产生的规模!
尤其是一种标注为“实验废液”的桶装物,每月运出的量惊人地稳定且巨大!
更关键的是,这些“实验废液”的运出记录,
在时间点上,与药品采购清单上“索拉辛”等原料药的进货高峰期,存在着高度重合!
“…这不是简单的药物滥用…” 林一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豁然开朗的光芒,自言自语道,
“…这是…有规模的…制备! 他们采购大量原料药,
并非全部用于临床,而是…在其中某个隐蔽的场所,
进行…二次加工、提纯…合成出那种更危险的pound x!
那些多出来的‘实验废液’,就是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这个推断,让林一脊背窜起一股寒意!
疗养院不仅仅是在使用违禁药物,它本身很可能就是一个非法的、小型的…地下制药工厂!
推断需要实证支持。林一的科学精神要求他必须找到确凿的物理证据来定位这个隐藏的制药点。
他立刻想到了韩笑昨夜冒死传递出的那个关键信息——
“夜里…地下室…有声音…”以及那隐约的机器嗡鸣和刺激性气味!
“排水系统!” 林一脑中灵光一闪!任何化学制备过程,必然会产生废水!
这些废水无论怎么处理,总会含有特征性的化学残留物!
只要找到排污浓度异常高的点位,就能反向定位污染源!
事不宜迟!林一抓起电话,直接接通了工部局公共卫生处的一位与他私交甚密、
且对上海地下管网了如指掌的英籍工程师。
在含糊地以“协助调查一起可能的环境污染投诉”为名(并暗示此事涉及高层,需保密)后,
他获得了圣路加疗养院及其周边区域的 地下污水管网图纸的查阅许可。
同时,他召集了技术队的老刘和他的手下,
带上便携式水质采样瓶和简易快速检测试剂盒,
秘密前往疗路加疗养院外围的下水道窨井口,进行多点位、分时段的水样采集。
实验室里,一场紧张的化学分析迅速展开。
林一利用简单的ph试纸、比重计、以及特定的显色反应试剂,对采集回来的水样进行初步筛查。
结果令人震惊!在靠近疗养院西北角、疑似对应那栋低矮石砌建筑(地下室)方向的一个窨井下游取样点,
采集的水样呈现出明显的酸性,并含有较高浓度的溴离子
(来自某些镇静剂的分解产物)和一种未知的、
与pound x结构相似的有机残留物!其污染指标浓度,远超上游和其他点位!
“找到了!” 林一用力一拍桌子,疲惫的脸上焕发出兴奋的光彩,
“污染源就在那个方向!那个地下室,绝对有问题!”
当晚,子夜时分。 月黑风高,浓云遮蔽了星光,只有疗养院围墙上的几盏孤灯,
在湿冷的夜风中摇曳着昏黄的光晕,将建筑物的阴影拉得扭曲而诡异。
化装成杂役“阿强”的韩笑,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
悄无声息地避开了固定岗哨和巡逻的保安(他早已摸清了他们的换岗规律和视线盲区),
潜行到了那栋位于主楼侧后方的、低矮的石砌建筑附近。
这里异常安静,与主楼那种死寂的宁静不同,这是一种带着压抑和危险的寂静。
那扇厚重的绿色铁门紧闭着,那把巨大的黄铜锁在昏暗光线下闪着冷硬的光。
韩笑背靠冰冷的石墙,屏住呼吸,仔细聆听着门内的动静。
果然,一阵极其微弱、但持续不断的、低沉的“嗡…”声,
混合着一种…类似酒精或乙醚挥发的、略带甜味的刺激性气味,从门缝底下丝丝缕缕地渗透出来。
他的心脏开始有力地跳动,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猎手接近猎物时的兴奋。
他从破棉袄的内衬暗袋里,取出一套 特制的、
细如发丝的撬锁工具(这是冷秋月提供的“小玩意儿”)。
动作轻柔得如同抚摸情人的皮肤,他将工具探入锁孔,
指尖感受着内部弹簧和弹珠的细微触感,大脑飞速运转,模拟着锁芯的结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远处传来巡逻保安模糊的交谈声和脚步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
韩笑如同石雕般一动不动,只有手指在极小的范围内进行着精密的操作。
“咔哒”一声极其轻微的、几乎细不可闻的脆响!
锁,开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