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常在洛阳城外三十里的官道上纵马狂奔,夜色浓稠如墨,寒风似刀般割在脸上。
他紧紧握着腰间的“青钢剑”,这柄御制佩剑乃官家赵构亲自赏赐,剑身锋利无比,闪耀着清冷的光泽,彰显着皇恩的厚重。
身后尘土飞扬,十数名黑衣刺客穷追不舍,为首之人正是金国密探,身负取他性命的使命。
“杀!”一声低沉的怒喝划破寂静的夜空,为首的刺客挥刀猛劈过来,直逼韩常后颈。
韩常猛地勒紧缰绳,战马嘶鸣着前蹄扬起,他顺势回身,青钢剑瞬间出鞘,寒光一闪,利刃落下,刺客的手臂被一刀斩断,鲜血如注,染红了洁白的雪地。
其余刺客见状,怒吼着疯狂扑上。韩常的亲兵们迅速结阵护卫,但双方人数差距悬殊,局势岌岌可危。
“保护密信!”韩常大声疾呼,心中焦急如焚——那封由官家赵构亲笔书写并加盖玉玺的诏书,关系着整个北伐大计的成败!
就在刺客即将合围之时,远处传来一阵整齐而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一声雄浑激昂的号角——
“背嵬军到!”
五百精骑如狂风骤雨般迅猛杀至,军旗猎猎作响。为首者正是岳飞麾下猛将张宪,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原来岳飞早已料到韩常此行危机四伏,特意派遣背嵬军护送他一程。
刺客们见势不妙,立刻掉转马头仓皇逃窜,几个反应稍慢的,当场被斩杀于马下。
韩常抹去脸上溅落的血迹,喘着粗气,对亲兵沉着地说道:“继续赶路,一刻也不能耽搁。”
三日后,在广袤无垠的草原深处,辽遗民营地映入眼帘。
在这苍茫天地之间,一座座毡帐如繁星般散落在起伏的丘陵之间,成群的牛羊悠然吃草,袅袅炊烟缓缓升起。
韩常一行人历经风尘,终于抵达目的地。
耶律思敬早已在营前等候,他身着绣有契丹文的锦袍,眉宇间透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孤傲与坚毅。
他望向韩常,语气颇为复杂:“韩将军,多年未见,没想到你如今成了宋人的官。”
韩常苦笑着摇摇头,拱手行礼道:“伪齐已灭,我若不投奔大宋,必定死在金人之手——倒是你,还执着于复国大业?”
耶律思敬沉默了片刻,目光缓缓扫过远方随风飘扬的辽国旗幡,声音低沉却无比坚定:“金人杀害了我全家,我若不能复国,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韩常点点头,郑重地取出官家赵构所写的密信,递上前去:“官家说,若你愿意助宋抗金,等灭了金,便恢复辽国旧地——幽云十六州以西,封你为辽王,世袭罔替。”
耶律思敬接过信,指尖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辨的情绪。
他缓缓展开信纸,仔细阅读之后,久久没有说话。
良久,他抬起头,眼神中带着几分质疑与犹豫:“宋人的话,能信吗?当年太祖皇帝也曾说要帮我们复国,结果……”
韩常向前一步,紧紧握住他的手,目光诚挚而热切:“赵构官家与太祖不同,他是真心想要灭金——你看,他已经收复了真定、济南,下一个目标便是燕京。若你不帮他,等金人灭了宋,下一个遭殃的就是你!”
营帐内顿时陷入沉默,唯有外面呼啸的北风,无情地撕扯着布帘。
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辽遗民将领匆匆掀帘而入,神色凝重,手中紧握着一封带血的密信。
“首领!”那人低声禀报道,“金人派使者来了,说是……若您不投降,他们就联合草原诸部,先灭辽遗民,再南侵宋境。”
耶律思敬脸色骤变,手中的密信不由自主地轻轻颤动。
营帐中,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耶律思敬的手指死死攥着那封带血的密信,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鲜血顺着指尖缓缓滴落,在地上晕染出一朵朵触目惊心的猩红花朵。
“金人果然居心叵测!”他咬牙切齿,声音低沉却饱含着怒火,“他们不仅要灭我辽遗民,还妄图以我为诱饵,迫使草原诸部为其所用!”
韩常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出声打断。
密信上附着一张奇特的“画”,看似是西域画师的速写,实则是官家赵构通过系统兑换的“拍立得”照片——画面中,数十名辽遗民被五花大绑,跪在雪地里,身后是寒光闪烁的刀刃,以及身披重甲的金军骑兵。
画面虽静止无声,却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杀意。
“这是真的。”韩常缓缓开口,“完颜亮想让我们自相残杀,他好坐收渔利。”
耶律思敬抬起头,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韩常向前一步,语气坚定有力:“官家承诺帮你实现复国之梦,只要你愿意助宋抗金,待金国覆灭,幽云十六州以西之地,都将归辽王所有。两万辽遗民若能齐心协力,何惧金人不破?”
耶律思敬沉默了许久,眼中满是挣扎与决断的交织。
最终,他长叹一声,说道:“当年辽亡于金,我族人流离失所,至今仍在苟延残喘。如今,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奋起一战,要么灭亡……既然如此,我便赌上这一回!”
说罢,他转身走到案前,提起狼毫笔,挥毫泼墨间写下一纸盟书——契丹文与汉文并列,字迹刚劲有力,落款处盖上祖上传下的虎头金印。
“拿去。”他将盟书递给韩常,“请转告官家,我耶律思敬,愿率两万辽遗民,追随宋军北上抗金!”
韩常接过盟书,嘴角露出欣慰的笑意:“好!我们携手灭金!”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尘土飞扬间,数骑飞驰而来,为首者身着金军使者服饰,腰佩令牌,显然是来传达完颜亮的最后通牒。
耶律思敬眼神微微一冷,转身下令:“把盟书藏好,绝不能泄露半分。至于这金使……先让他们喝点热酒,暖暖身子。”
韩常会心一笑,心中暗道:这一局,赵官家已然赢了第一步。
在草原的另一端,乞颜部主营帐内,拖雷正紧握着一封金使送来的密信,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信中写明:只要拖雷出兵夹击宋军,金国愿赠送十万两白银、五千匹战马,并承诺战后共同瓜分燕云之地。
“首领,这笔买卖太划算了。”一名将领劝说道,“咱们今年遭遇旱灾,粮食减产,正急需银钱买粮,否则整个部落都要挨饿。”
拖雷低头看着地图,目光落在辽遗民营地的位置上,喃喃自语道:“可若耶律思敬倒向宋人,我们若助金,岂不是自断后路?”
“那就再等等看。”他终于开口,“等耶律思敬的态度明确了,再决定我们的方向。”
帐外风雪交加,整个草原之上,一场关乎未来帝国命运的激烈博弈,正悄然拉开帷幕。
洛阳城,皇宫偏殿。
赵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书房,只见官家赵构正站在窗前,手中握着一份尚未公开的诏书,神情严肃庄重。
“官家。”赵鼎轻声说道,“韩常传信回来,耶律思敬已答应结盟,两万辽军将配合我军北伐。”
赵构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好啊,完颜亮想借草原之手困住我们,却没料到,我朝早已布下这步棋。”
他转身,从案上拿起一本厚厚的册子,封面赫然写着四个大字:《洛阳誓师诏》。
“明日,召集百官,于洛阳城楼之上,发布此诏。”
赵鼎点头,随即问道:“是否动用系统资源推广此诏?”
赵构微微一笑,眼中闪现出一丝锐利的光芒:“当然要用。启用‘活字印刷术改良版’,三日之内,务必让江南百姓皆知此事!”
窗外风雪渐渐停歇,晨曦初现,微光洒在大地上。
而在千里之外的草原上,一场风暴,正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