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包店往镇西头走,麦香渐渐被一股淡淡的油墨香取代,只是这香气里裹着几分慌张——那栋爬满爬山虎的老书店就立在巷口,木门敞开着,原本靠墙的三排实木书架倒了两排,深褐色的木板散在地上,旧书从书架里滑出来,有的封面蹭破了角,有的书页被地上的潮气浸出了软塌塌的褶皱,连门口挂着的“阅书小筑”木牌都歪了。
“可算来了!”一个戴着老花镜的老人从书堆里直起身,手里还捧着本掉了封皮的童话书,袖口沾着灰,“我是老陈,这书店开了十五年,以前是小学老师,退休了就想给孩子们留个看书的地方。昨天夜里刮风,书架突然就塌了,好多孩子今天一早来,看见书散在地上都快哭了。”
话音刚落,巷口就跑过来两个背着书包的孩子,看见倒在地上的书架,脚步一下子慢了。扎着马尾的女孩蹲下来,轻轻拿起本《格林童话》,指尖碰了碰受潮的书页,小声说:“陈爷爷,这本我上周还没看完呢,不会坏了吧?”男孩也跟着点头,眼睛盯着书架上那本没倒的《昆虫记》,那是他每天放学都要翻两页的书。
灵汐翻开笔记本,金色文字映着散落的书页,格外清晰:“老书店书架因榫卯年久松动、木板受潮变脆而坍塌,部分书籍封面破损、内页受潮褶皱,需修复书架结构并养护受损书籍。”她把笔记本递到小宇面前,指了指榫卯结构的示意图:“书架是实木的,熔焰要调得更温,别烫黑木板。”
小宇立刻把星芽放在旁边的矮桌上,撸起袖子走到倒着的书架旁——他蹲下来,指尖碰了碰断裂的木板,又摸了摸松动的榫卯,“先把榫卯粘牢,再补断裂的地方。”说着,他指尖冒出淡橘色的熔焰,像一层薄绒裹在榫卯接口处,原本松动的木楔子瞬间被固定住,熔焰掠过的地方,木板上的划痕还慢慢淡了些。
星芽则蹦到散着的书堆旁,小爪子轻轻扒拉过一本《小王子》,看见内页皱得厉害,立刻叼起旁边一块干净的软布,用尖嘴蘸了点风澈递来的温水,小心翼翼地擦着褶皱的书页,小脑袋一点一点,像在给书页“抚平皱纹”。遇到封面破损的书,它还会用爪子轻轻按住破损处,等着冰汐过来帮忙。
“受潮的书得用生机能量养一养。”冰汐走到书堆旁,指尖的藤蔓轻轻缠上一本受潮的《唐诗三百首》,淡绿色的光芒顺着藤蔓渗进书页,原本软塌的纸页慢慢变得挺括,潮气也跟着散了,连油墨的颜色都鲜亮了些。她还特意在书架旁边放了颗小小的生机种子,“这颗种子会长出小绿植,能吸潮气,以后书架就不容易受潮了。”
风澈则帮忙把没受损的书一本本整理好,按童话、科普、文学分好类,还特意把孩子们常看的书放在矮一点的书架层,方便他们拿取。玄夜则走到老陈身边,帮他扶正歪了的“阅书小筑”木牌,指尖的微光轻轻扫过木牌,上面的字迹又变得清晰起来:“陈爷爷,书架修好后,我们再帮您加固一下,以后刮风就不怕了。”
老陈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眼眶有点红,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木质书签,上面刻着小小的书虫图案:“这些书签是我自己刻的,你们拿着,以后看书的时候用得上。”他还特意给星芽留了个最小的书签,上面刻着只小鸟,正好能让星芽叼在嘴里。
没过多久,倒在地上的书架就重新立了起来——小宇用熔焰补好了断裂的木板,榫卯接口处还泛着淡淡的光泽,原本陈旧的书架像是年轻了好几岁;星芽和冰汐一起把受损的书都养护好了,皱巴巴的书页变得平整,受潮的书也恢复了干爽;风澈把整理好的书一本本摆回书架,《格林童话》放在了女孩够得到的地方,《昆虫记》也回到了男孩熟悉的位置。
“好啦!”小宇拍了拍手,星芽叼着小书签飞到他肩上,得意地晃了晃脑袋。两个孩子立刻跑过来,女孩拿起那本《格林童话》,翻了两页,笑着说:“好啦!书页不皱了,还能接着看!”男孩也拿起《昆虫记》,凑到书架旁,坐在老陈搬来的小凳子上,看得入了迷。
老陈走到书架前,轻轻摸了摸木板,又看了看孩子们看书的样子,笑着说:“谢谢你们,这书店又活过来了。以后你们路过,随时来坐,我给你们泡热茶。”他还从书架上拿下一本旧版的《西游记》,递给玄夜:“这书我珍藏了二十年,送给你们,路上没事可以看看。”
就在这时,灵汐的笔记本轻轻晃了晃,金色文字又跳了出来:“镇外的溪边木桥被暴雨冲断了,村民去对岸种地、赶集都得绕远路,孩子们上学也不方便。”
小宇眼睛一亮,攥紧了手里的木质书签:“木桥!我会修!熔焰能把断了的木头接牢,还能把松动的钉子固定好!”星芽也啄了啄他手里的书签,像是在催促,小爪子上还沾着点书墨的香气。
玄夜看了眼书架旁认真看书的孩子,又看了看镇外溪边的方向,夕阳的光洒在书页上,泛着暖融融的光:“好,去修木桥。守护能让人安心通行的桥,和守护装着故事的书,一样重要。”
老陈赶紧把几包烘干的菊花茶塞进他们的背包:“路上泡水喝,败败火!修完桥了,记得来书店坐,我给你们留着刚到的新书!”孩子们也挥着手:“哥哥姐姐再见!下次来,我给你们讲《昆虫记》里的故事!”
一行人走出老书店,墨香混着背包里的麦香,还有菊花茶的清香。前方的溪边隐约能看见断了的木桥,几个村民正站在岸边张望——新的守护,又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