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浓,无极宗后山的灵兽园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中。江奕辰蹲在一只受伤的追风驹旁,手指轻抚着它后腿上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这是宗门用于传递消息的灵兽,今日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猛兽所伤。
“忍耐一下,很快就好。”江奕辰轻声安抚着因疼痛而不停颤抖的灵兽,从怀中取出一个淡青色的小药瓶。
瓶中装着他最近改良的“凝血生肌散”。这是真武宫最常见的疗伤药之一,各宗弟子日常都会配备。但经过江奕辰的精心改良,药效已提升三成有余。
他小心地将药散撒在追风驹的伤口上。令人惊奇的是,原本躁动不安的灵兽很快平静下来,伤口处的血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止住。更神奇的是,新肉芽开始缓缓生长,愈合速度远超寻常。
“这次的改良看来是成功了。”江奕辰仔细观察着伤口变化,在心中默默记录药效。
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改良宗门常用药物。近两个月来,借着照料灵兽的机会,江奕辰暗中试验了多种改良药方。从治疗普通外伤的止血散,到调理灵兽气息的顺气散,他都进行了优化改良。
“辰小子,今天情况如何?”洪晓梅的声音从兽栏外传来。她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今晚的饭菜。
江奕辰起身接过竹篮,微笑道:“新配方的凝血生肌散效果不错,伤口愈合速度比普通药散快了近三成五。”
洪晓梅眼睛一亮:“又提升了?上次不是已经提升两成了吗?”
“我调整了血竭和三七的配比,加入了少量冰片,既增强了止血效果,又减轻了疼痛感。”江奕辰解释道,“不过冰片成本较高,若是大规模配制,需要寻找替代药材。”
洪晓梅凑近观察追风驹的伤口,忍不住赞叹:“这效果,都快赶上丹堂长老亲手炼制的伤药了。要是用在人身上,不知道会有什么奇效...”
江奕辰神色一凛:“师姐,此事还需保密。改良药散之事,暂时不宜外传。”
“我明白。”洪晓梅会意点头,“不过辰小子,你这么好的医术总是藏着掖着,岂不是明珠暗投?”
江奕辰目光深远:“医术精进不是为了炫耀。况且,现在还不是展露锋芒的时候。”
事实上,江奕辰改良药散的目的远不止于此。通过反复试验,他不仅在提升自己的制药水平,更在探索一条独特的医武之道——将医药知识与真气修炼相结合,寻求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
夜深后,江奕辰独自回到小屋,点亮油灯,开始记录今天的试验结果。他的笔记上密密麻麻记载着各种药方的配比、效果和改良思路,有些页面还画着精细的草药图谱和解剖图。
“普通凝血生肌散以止血为主,生肌效果平平。”江奕辰在笔记上写道,“加入冰片后,镇痛效果显着,但药性偏寒,不适合寒性体质。”
他沉思片刻,又添上一行:“或许可以尝试加入少量温性药材,平衡药性,扩大适用范围。”
这种严谨的态度,源于他对医道的深刻理解。在江奕辰看来,医药不是简单的配方组合,而是需要对每一味草药的药性、归经、相生相克关系了如指掌。
接下来的几天,江奕辰将目光投向了宗门常用的“益气散”。这种药散用于恢复真气,但效果缓慢,往往需要连续服用数日才能见效。
“益气散的主要问题是药力释放过于平缓。”江奕辰分析道,“若是能加速药力释放,或许能短时间内提升恢复速度。”
然而,加速药力释放并非易事。过于迅猛的药力冲击,可能反而会损伤经脉。江奕辰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加速药效,又要保证安全。
经过反复推演,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不同草药颗粒的大小和密度差异,控制它们在体内的溶解速度。通过特殊工艺,将药散制成多层结构,外层快速溶解提供即时效果,内层缓慢释放维持长效。
但这个想法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首先,他需要极其精细的研磨和筛选工具;其次,需要一种特殊的粘合剂,能够将不同层次的药粉粘合在一起,又不影响药效。
“辰小子,你看我找到了什么!”一日傍晚,洪晓梅兴冲冲地抱着一个木匣跑来。
木匣里装着她从各宗偷偷收集来的工具:一套白玉制成的药碾、不同目数的银丝筛网,还有几种罕见的树脂材料。
江奕辰惊喜地查看这些工具:“师姐,这些工具颇为珍贵,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洪晓梅得意地笑道:“我帮器堂的师兄整理了三天的仓库,他允许我挑选几件废弃的工具。这些虽然有些磨损,但还能用。”
有了合适的工具,江奕辰立即投入到新药散的研制中。他先是按照新思路,将益气散的草药分别研磨成不同细度的粉末。然后尝试用桃胶、松脂等作为粘合剂,将药粉分层压制成小药丸。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准的控制力。草药粉末的细度、每层的厚度、压制的力度,都会影响最终效果。江奕辰经常一忙就是整个通宵,反复调整每一个细节。
十日后,第一批改良益气散终于制成。江奕辰小心地取出一粒,放在灯下观察。药丸呈现出淡淡的层次纹理,表面光滑,散发着草药的清香。
“成败在此一举。”江奕辰深吸一口气,将药丸服下。
药丸入口即化,一股温和的药力迅速扩散开来。与普通益气散不同,这种改良版几乎立即起效,真气恢复速度明显加快。更妙的是,药力持久而平稳,没有普通药散那种后继乏力的缺点。
“成功了!”江奕辰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经过测试,改良益气散的效果比原版提升了三成,而且起效更快,药性更温和。
然而,就在他准备记录成功经验时,忽然感到经脉一阵刺痛。原来,在试药过程中,他不慎服用过量,导致药力在经脉中冲撞。
“不好!”江奕辰连忙盘膝坐下,运转真气疏导药力。幸好他根基扎实,经过两个时辰的调息,终于将紊乱的药力平复下来。
这次意外让江奕辰意识到,药效提升固然是好事,但相应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也需要调整。任何药物的改良,都不能只追求效果,安全性同样重要。
次日,江奕辰将改良益气散用于一只因长途飞行而真气耗损的信天翁。结果令人惊喜,信天翁的真气恢复速度明显加快,原本需要休息三天的飞行灵兽,仅用一天就恢复了活力。
“辰小子,你这改良药散要是能推广开来,对宗门将是莫大的贡献!”洪晓梅看到效果后,兴奋地说。
江奕辰却摇头:“现在还不行。改良药散成本较高,制作工艺复杂,不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且...”
他顿了顿,低声道:“过快的真气恢复速度,可能会让使用者产生依赖,忽视扎实修炼的重要性。”
洪晓梅若有所思:“你说得对。药物终究是辅助,修炼还得靠自身努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江奕辰又陆续改良了几种常用药散。每一次改良,他都秉持着“安全优先,效果其次”的原则,确保新药方不会带来未知风险。
令人意外的是,江奕辰并没有将这些改良药方据为己有,而是通过洪晓梅,匿名提供给了宗门药堂。当然,他刻意弱化了药效,使改良版看起来只是普通优化,不会引起太大关注。
果然,几天后,宗门开始发放新版的益气散和凝血散。虽然效果只是略有提升,但还是受到了弟子们的欢迎。
“听说了吗?药堂最近发放的药散效果比以前好多了。”
“是啊,尤其是凝血散,伤口愈合快了不少。”
“不知道是哪位药师改良的,真是帮了大忙。”
听到这些议论,洪晓梅忍不住对江奕辰说:“大家都很感谢那位‘匿名药师’呢。你真的不打算公开身份?”
江奕辰微笑摇头:“医者治病救人,何必留名。”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看似普通的改良,已经引起了宗门高层的注意。
一日,黄蓉将江奕辰叫到跟前,意味深长地问:“奕辰,你最近经常去灵兽园?”
江奕辰心中一动,面色不变:“是的师父,弟子觉得与灵兽相处能让人心境平和。”
黄蓉点点头,忽然转换话题:“药堂最近收到几张改良药方,据说是一位匿名弟子提供的。你对医药素有研究,可曾听说过此事?”
江奕辰谨慎回答:“弟子略有耳闻,但不知详情。”
黄蓉深深看了他一眼,最终只是摆摆手:“去吧,好好照顾那些灵兽。记住,无论做什么,都要把握好分寸。”
走出宗主房间,江奕辰心中明了,黄蓉可能已经猜到了什么。但她选择不点破,这是一种默许,也是一种保护。
当晚,江奕辰在笔记上写下新的感悟:“医药之道,不在炫技,而在实用。改良药散如是,修炼亦如是。”
星空下,他继续思考着下一步的改良方向。而在不远处的主峰,一场关于那些匿名药方的讨论,正在悄然进行。改良药散的成功,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慢慢扩散。
医武之路,漫长而曲折。但江奕辰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并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