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的张家村,积雪还未完全消融,屋檐下挂着晶莹的冰溜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张晓云一大早就被母亲从被窝里拽起来,院子里已经飘来了炖肉的香气。
\"快起来梳洗,周志远一会儿就该到了。\"母亲把一盆热水放在凳子上,又往里面撒了一把晒干的桂花瓣,\"今天可得打扮得精神点儿。\"
张晓云揉了揉眼睛,窗外的天色才蒙蒙亮。她穿上那件大红色的羽绒服,这是周志远从深圳带回来的订婚礼。中长款的样式,领口和袖口都镶着一圈柔软的白色绒毛,在村里可是独一份的稀罕物。
\"妈,会不会太招摇了?\"张晓云对着镜子左右转身,脸颊被红色衬得格外娇艳。
\"招摇什么?\"母亲从箱子里取出一对银镯子,\"这是你外婆传给我的,今天就给你戴上。\"说着又往她辫子上系了根红头绳,\"志远有出息,给你买这么好的衣裳,就该让大伙儿都看看。\"
院子里,父亲和二伯正在杀鸡宰鱼。二伯母在灶台前忙活着蒸馒头,锅里的水汽把她的脸熏得通红。张丽抱着孩子坐在堂屋门口晒太阳,小张望裹在厚厚的棉袄里,只露出一张粉嫩的小脸。
\"云儿,来帮我看看这菜够不够。\"二伯母招呼道。
张晓云走进厨房,只见案板上已经摆满了各色菜肴:红烧鲤鱼、酱牛肉、炖鸡块、炸丸子、蒸腊肠......足足有十二个菜。
\"这也太多了吧?\"张晓云惊讶道。
\"多什么多!\"二伯母擦了擦额头的汗,\"志远现在可是大老板了,咱们可不能让人家看轻了。\"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张晓云的心突然跳得厉害,手不自觉地抚平羽绒服上并不存在的褶皱。
周志远穿着一身崭新的藏蓝色中山装,身后跟着他大哥周志强和几个堂兄弟,每人手里都提着礼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志远怀里抱着的那台双卡录音机,用红绸布包着,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叔、婶,过年好!\"周志远一进门就规规矩矩地行礼。
张大山乐得合不拢嘴,赶紧招呼客人进屋。周志远的目光落在张晓云身上,眼睛一亮,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晓云今天真好看。\"他小声说道,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绸布包着的小盒子,\"给你的。\"
张晓云打开一看,是一对金耳环,小巧的梅花造型,在阳光下闪着温暖的光泽。
\"这......\"她刚要推辞,母亲在一旁使了个眼色,只好红着脸收下,\"谢谢。\"
不一会儿,村里的亲戚邻居陆续到了。张晓云的八个闺蜜结伴而来,一进门就围着她叽叽喳喳。
\"天哪!这羽绒服真漂亮!\"最活泼的小芳摸着衣服的料子惊叹道。
\"听说要一百多块钱呢!\"秀兰凑近看了看标签,\"还是深圳的大商场买的。\"
\"周志远对你可真好。\"年纪最大的春梅笑着说,\"什么时候带我们也去深圳见识见识?\"
张晓云被她们说得不好意思,借口去厨房帮忙溜走了。厨房里热气腾腾,二伯母正在炸年糕,金黄的糕块在油锅里翻滚,散发出诱人的甜香。
\"躲这儿来了?\"母亲正在切凉菜,笑着看了她一眼,\"姑娘们羡慕坏了吧?\"
张晓云点点头,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火苗\"噼啪\"作响,映得她的脸红扑扑的。
正午时分,酒席正式开始。堂屋里摆了两张大圆桌,男人们一桌,女人们一桌。张大山作为主家,先举杯致辞:
\"今天是我家晓云和志远定亲的好日子,感谢各位亲朋好友来捧场......\"
酒过三巡,气氛越来越热闹。男人们推杯换盏,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和外面的新鲜事;女人们则一边吃菜,一边小声议论着张晓云的羽绒服和那对金耳环。
\"听说志远在深圳承包工程,手底下管着好几十号人呢!\"
\"可不是嘛,去年回来就给家里盖了三间大瓦房。\"
\"晓云这丫头有福气......\"
张丽安静地坐在角落,怀里抱着熟睡的孩子。张晓云注意到她的落寞,悄悄挪过去坐在她身边。
\"姐,尝尝这个。\"张晓云夹了块鱼肉放在她碗里。
张丽笑了笑:\"我没事,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高兴点儿。\"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姐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个你收着。\"
张晓云打开一看,是一对绣着鸳鸯的枕套,针脚细密,显然是花了不少功夫。
\"姐......\"张晓云眼眶一热。
\"好了,别让人看见。\"张丽拍拍她的手,\"去招呼客人吧。\"
酒席进行到一半,周志远突然站起来,从包里取出那台录音机。他按下播放键,欢快的《春节序曲》立刻响彻整个院子。
\"哇!\"孩子们最先围了上去,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会唱歌的\"黑匣子\"。
\"这是双卡录音机,\"周志远向大家介绍,\"可以放磁带,还能录音呢。\"
在众人的起哄下,周志远红着脸邀请张晓云跳舞。刚开始两人还拘谨得很,只会笨拙地跟着节奏晃动,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渐渐地,在音乐的感染下,他们的舞步变得自然起来。
\"亲一个!亲一个!\"不知谁先起的头,院子里顿时响起一片起哄声。
张晓云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志远也闹了个大红脸。最后还是张大山出来解围:\"行了行了,年轻人脸皮薄,大家喝酒!\"
太阳西斜时,酒席才渐渐散场。送走客人后,两家人在院子里收拾残局。周志远主动帮忙搬桌子洗碗,勤快的样子让张晓云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周志远啊,\"收拾完后,张大山把他叫到堂屋,\"既然今天定了亲,有些话咱们得说清楚。\"
周志远正襟危坐:\"叔,您说。\"
\"你们年轻人现在时兴自由恋爱,我们老一辈也不拦着。\"张大山喝了口茶,\"但结婚是大事,该有的规矩不能少。\"
\"我明白,\"周志远认真地说,\"彩礼、三金一样不会少,婚礼也按咱们老家的规矩办。\"
张大山满意地点点头:\"还有,你打算什么时候娶晓云过门?\"
志远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张晓云,鼓起勇气说:\"我想等开春带晓云去深圳看看,如果她适应那边的生活,五一就回来办婚礼。\"
这个回答显然出乎张大山的意料。屋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听见炉子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去深圳?\"二伯母最先打破沉默,\"那么远......\"
\"婶,您放心,\"周志远赶紧解释,\"我在那边租了房子,工地也有女工宿舍,晓云可以去公司当文员,工作不累。\"
一直没说话的二伯突然开口:\"年轻人出去闯闯也好,现在时代不同了。\"
见长辈们态度松动,周志远趁热打铁:\"我可以先带晓云去住一个月,要是她不习惯,随时送她回来。\"
最终,在周志远的诚恳保证下,大人们勉强同意了这件事。张晓云站在门外,听着里面讨论自己的未来,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夜幕降临,周志远要回家了。张晓云送他到村口,两人一前一后走着,谁都没说话。月光下,她的红羽绒服显得格外鲜艳。
\"晓云,\"走到老槐树下,周志远突然转身,\"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
张晓云低着头,脚尖碾着地上的积雪:\"我知道。\"
周志远鼓起勇气,轻轻握住了她的手:\"等到了深圳,我带你去国贸大厦,去锦绣中华,还要给你买更多漂亮衣服......\"
\"我不要那么多,\"张晓云抬起头,眼睛在月光下亮晶晶的,\"只要你平安就好。\"
周志远心头一热,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差点忘了,这个给你。\"
张晓云翻开一看,是一本存折,上面赫然写着她的名字,存款金额:5000元。
\"这......\"
\"我的全部积蓄,\"周志远憨厚地笑了,\"以后都交给你保管。\"
张晓云的手微微发抖,这本小小的存折仿佛有千斤重。她知道,这不仅是钱,更是一个男人全部的信任和承诺。
回村的路上,张晓云把存折紧紧贴在胸口。远处,不知谁家还在放鞭炮,零星的响声在夜空中回荡。这个年,过得真热闹啊。
她抬头望向星空,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人生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深圳,那个只在电视上看过的遥远城市,很快就会成为她生活的地方。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红色的羽绒服在月光下如同一团跳动的火焰,照亮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