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兵败的消息如野火般在联军大营蔓延开来。周晏闻讯后,立即向荀彧请命:\"文若先生,请许我带领一队人马前去接应。\"
荀彧面露忧色:\"子宁,此时西凉军正在四处搜剿败兵,此行太过危险。\"
周晏难得地露出坚决的神色:\"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接应。将军若有不测,我军危矣。\"
在获得准许后,周晏率领五百轻骑,沿着曹操部队行进的方向一路搜寻。第三日黎明,在荥阳附近的一处山谷中,他们终于找到了正在艰难撤退的曹军残部。
眼前的景象令人心碎。原本五千人的部队,如今只剩下不足千人,且大多带伤。士兵们相互搀扶着前行,甲胄破损,旌旗歪斜。曹操本人也是甲胄染血,左臂简单包扎着,渗出的血迹已经发暗。
\"子宁!你怎么来了?\"见到周晏,曹操又惊又喜,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
周晏下马行礼,目光扫过伤亡惨重的部队,心中暗叹。\"听闻将军遇伏,特来接应。\"他轻声答道,随即指挥随行军医为伤兵诊治。
在整顿部队时,前方哨骑传来消息:一支落在后面的西凉军辎重队伍正在附近休整。周晏当机立断,建议曹操派兵截击。
这场小规模战斗出乎意料地顺利。溃败的西凉军一触即溃,丢弃辎重四散逃窜。在清点战利品时,士兵们意外发现队伍中竟夹杂着不少被掳的朝官家眷,他们都是董卓迁都时被强行带离洛阳的。
回到联军势力范围后,虽然兵败的事实无法改变,但曹操敢于追击董卓、救回家眷的举动,还是赢得了不少人的敬佩。周晏因其处事稳妥,被委托安置这些惊魂未定的家眷。
在一处临时搭建的安置点,周晏正指挥士兵分发食物和饮水。伤兵们的呻吟声、家眷们的哭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乱世流离的悲惨图景。就在这一片混乱中,周晏注意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年轻女子。
她独自坐在一截倒塌的梁柱上,虽衣衫褴褛,沾满尘土,却依然保持着端庄的坐姿。与其他哭哭啼啼的女眷不同,她的眼神中带着一种沉静的哀伤,正低头轻轻抚摸着怀中残破的琴匣。
周晏取过一壶清水和一块干粮,走上前去:\"这位夫人可还需些什么?\"
女子抬头,露出一张清秀却苍白的脸。她微微一礼,声音温和而疲惫:\"有劳先生关照,妾身尚好。\"她打量着周晏素净的长袍和从容的神态,\"观先生言行,不似寻常军旅之人...\"
\"我姓周,名晏,字子宁,在曹将军麾下参赞事务。\"周晏随口答道,在她旁边的石头上坐下,\"夫人看起来也不像是寻常人家的女眷。\"
女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苦涩:\"妾身姓蔡,名琰,字文姬。家父讳邕。\"
周晏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他记得蔡邕是当世大儒,琴艺文采冠绝一时,而眼前这位竟是他的女儿。\"原来是蔡中郎之女。蔡中郎学问渊博,晏亦久仰。\"
蔡琰苦笑:\"败军之掳妇,何谈才名。倒是周先生,非常人也,此刻竟能如此安然。\"
周晏看了看周遭的乱象,淡然道:\"哭天抢地也解决不了问题。日子总得过,能舒服一点,何必为难自己。\"
这番话让蔡琰一怔,不由对这个特别的年轻人产生了好奇。两人随口聊起经史文章,周晏偶尔冒出的独特见解,让蔡琰感到新奇。当她提到父亲对《尚书》的考据时,周晏竟能接上几句精辟的点评。
\"不想周先生对经学也有如此造诣。\"蔡琰惊讶道。
\"略知皮毛而已。\"周晏谦逊地笑笑,\"纸上谈兵,不如实际做事来得实在。\"
而当谈及音律时,蔡琰轻轻打开琴匣,露出里面一张略有损坏的七弦琴。\"此琴乃家父所赠,随我历经劫难,可惜如今已是弦断柱歪。\"
周晏虽自称不通音律,却说:\"音乐贵在动人心弦,何必拘泥古调。夫人若能以心弹奏,即便是残琴也能奏出天籁。\"
这话引得蔡琰忍不住与他争辩:\"周先生此言差矣。音律自有法度,若人人随心所欲,岂不乱了章法?\"
\"法度是人定的,\"周晏微笑道,\"乱世之中,旧法已破,新法未立。或许正是创制新声的好时机。\"
蔡琰凝视他片刻,终于轻叹:\"周先生见解独特。\"她眼中的哀伤似乎淡了些,多了一丝思索的神色。
就在这时,夏侯惇的大嗓门从远处传来:\"子宁先生!孟德找你议事!\"
周晏对蔡琰歉意一笑,起身离去。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蔡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在这个朝不保夕的乱世,能遇到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年轻人,让她已经冰冷的心泛起了一丝涟漪。
回到中军大帐,只见曹操正在与众人商议。他的伤势已经重新包扎,但脸色依然苍白。
\"此次兵败,是我太过急躁了。\"曹操沉痛地说,\"若非我一意孤行,也不会让这么多将士白白送死。\"
夏侯惇立即道:\"孟德何出此言!若不是那帮人畏缩不前,我们岂会孤军深入?要怪就怪袁本初那些人!\"
\"元让,\"曹操摆手制止了他,语气坚定,\"败就是败,无需推诿。子宁,你怎么看?\"
周晏沉吟片刻:\"将军敢于追击,虽败犹荣。此战虽损失惨重,但也让我军看清了联军的真面目。如今看来,联军确实难有作为。我们该考虑退回陈留,从长计议了。\"
荀彧点头:\"子宁先生说得是。如今董卓西迁,中原空虚,正是我们积蓄力量的好时机。与其在此空耗,不如早做打算。\"
程昱也道:\"我军新败,需要时间休整。陈留根基未固,确应早日回师。\"
曹操环视众人,见大家都持相同意见,终于下定决心:\"好!明日我们就启程回陈留!\"
夜幕降临,周晏站在营帐外,望着西方洛阳的方向。春寒料峭,繁星满天,却照不亮这片饱经战火的大地。
蔡琰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轻声道:\"周先生在看什么?\"
\"在看这个乱世。\"周晏轻叹,\"不知何时才能太平。\"
蔡琰默然片刻,忽然道:\"妾身观曹将军麾下,人才济济,或许...真能还天下一个太平。\"
周晏转头看她,微微一笑:\"但愿如此。\"
月光下,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一段特殊的缘分,正在悄然萌芽。而远方的陈留,正等待着他们的归来,那里将成为一个新时代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