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败亡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天下。与此同时,另一件更为轰动的事情也悄然发生——那方由袁术\"进献\",象征着天命所归的传国玉玺,历经曲折,最终被袁绍的心腹大将淳于琼,在一支伪装成商队的精锐护送下,秘密运抵了邺城。
大将军府内,袁绍手捧那方温润沉重、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的玉玺,指尖微微颤抖。灯光下,玉玺散发着莹莹宝光,映照着他因激动而泛红的脸庞。幽州平定,顽寇授首,如今传国玉玺又入手,这接连的喜讯让他志得意满,自觉声望与实力已臻顶峰。
\"哈哈哈!好!好!好!\"袁绍忍不住放声大笑,声震屋瓦,多日来因内部争论而产生的些许烦躁一扫而空。\"公孙伯圭授首,北地廓清;今玉玺亦归河北,此实乃上天眷顾,彰显吾袁本初威德所致!\"他虽不似其弟袁术那般狂妄到立刻称帝,但言语间的骄傲与野心已不加掩饰。玉玺在手,他感觉自己就是真正的天命所归,扫平曹操,定鼎中原,指日可待!
他立刻召集麾下核心谋臣武将,将玉玺示于众人。看着帐下文武那震惊、狂热、敬畏交织的眼神,袁绍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诸位!\"袁绍意气风发,声音洪亮,\"如今北疆已定,海内翘首以盼太平!然曹操挟持天子于许都,专权跋扈,政令不出宫闱,致使纲常紊乱,天下不宁!吾身为大将军,兼录尚书事,总理天下兵马,岂能坐视奸佞祸国?当整饬六师,挥戈南下,以清君侧,还政于朝,以安社稷!\"
他话音未落,谋士郭图、审配等激进派立刻出列附和,言辞激昂,力主即刻发兵。
然而,老成持重的沮授、田丰等人却再次站了出来。田丰更是直言不讳:\"主公!我军虽定河北,然连年征战,士卒疲惫,钱粮消耗巨大,府库亟待充实。公孙瓒虽灭,然其残部散布,乌桓、鲜卑等外族亦需安抚震慑,内部未稳,岂可仓促南征?曹操新得淮南,实力大增,更兼有荀彧、郭嘉、周晏等善谋之士,绝非易与之辈。此时南下,若战事迁延,恐生变故!请主公暂歇兵戈,休养生息,待根基稳固,再图南下不迟!\"
审配立刻反驳:\"元皓此言差矣!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玉玺在手,大势在我,正应乘势而起,岂能坐失良机?曹操虽得淮南,然其兵力分散,北有我军威胁,南有孙策、吕布未必真心臣服,内部还有刘备这等隐患,此正是天赐良机!\"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袁绍听着麾下谋士们吵作一团,刚刚因得到玉玺而沸腾的热血渐渐冷却,那股熟悉的优柔寡断再次涌上心头。打,还是不打?这实在是个难题。打,田丰、沮授所言不无道理;不打,坐视曹操坐大,又实在不甘。
就在他心烦意乱,难以决断之际,谋士许攸眼珠一转,上前一步,献上一计:\"主公,既然南下之事尚有争议,何不先行试探,以观曹操与天子反应?\"
\"哦?子远有何妙计?\"袁绍看向许攸。
许攸捋着短须,阴险一笑:\"主公可正式上表许都朝廷,言北方诸州已定,海内望治,然许都偏居一隅,非帝王之居。冀州邺城,乃天下中枢,城郭坚固,物阜民丰,恳请陛下迁都于邺,以正视听,以安天下!\"
此言一出,满堂皆静,随即不少人眼中亮起光芒。此计可谓毒辣!迁都之议,关乎国本。若曹操同意,则天子落入袁绍掌控,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荡然无存;若曹操拒绝,便是公然违逆\"朝廷\"(实则是他袁绍)旨意,坐实了其权臣跋扈、囚禁天子的罪名,袁绍便可借此高举义旗,号召天下共讨之!无论曹操如何应对,袁绍都立于不败之地!
袁绍闻言,抚掌大笑:\"妙!妙计!便依子远之言!即刻起草表文,以六百里加急,送往许都!吾倒要看看,他曹孟德如何接招!\"
当袁绍请求迁都邺城的表文送达许都,在朝会上被当众宣读时,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这已不是简单的试探,而是赤裸裸的政治挑衅与权力争夺!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献帝刘协,原本因长期压抑而显得麻木的脸上,此刻却骤然焕发出一种异样的神采!他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迁都邺城?离开曹操控制的许都?这……这简直是绝处逢生!他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微弱的曙光!
退朝之后,刘协迫不及待地秘密召见了刘备与董承。
偏殿之内,烛火摇曳。刘协再也维持不住天子的威仪,声音带着急促与期盼:\"皇叔!国舅!袁本初此议,乃天赐良机也!若能成行,朕便可脱离曹贼掌控……\"
董承亦是满脸兴奋:\"陛下所言极是!袁本初四世三公,名望素着,手握重兵,若陛下能至邺城,必能得其庇护,重整朝纲!\"
刘备相对冷静些,但眼中也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沉吟道:\"陛下,袁车骑(袁绍曾任车骑将军)此议,无论真心假意,确是我等破局之契机。曹操势大,独木难支,若能借袁绍之势与之抗衡,使其二人相争,陛下或可于其间斡旋,寻得喘息之机,甚至……重掌权柄!\"
这种想法一旦在心底滋生,便如同野火燎原,再也无法遏制。献帝、刘备、董承,这三个在许都备受压抑的灵魂,此刻因为袁绍的一纸表文,重新燃起了与命运抗争的火焰。他们开始秘密筹划,如何利用这次\"迁都之议\",在曹操与袁绍这两大巨头即将到来的碰撞中,为自己谋得一线生机。许都的天空,因此议而阴云密布,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