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的运营步入稳定增长的轨道,门票收入、小额捐赠以及凌尘偶尔接取的周边农机维修活计,使得资金流变得宽裕起来。偿还了之前的欠款后,账户里终于有了可供发展的结余。凌尘开始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方向——引进新血,丰富园区物种。
这不仅是为了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更是凌尘深思熟虑后的一步棋。铁牙、霜星的存在,迟早会引起更广泛的关注甚至怀疑。如果园内只有它们几只“特殊”动物,目标太过明显。但若有一个相对丰富的、包含多种“普通”动物的种群作为掩护,再将铁牙等“非凡”个体混于其中,解释为“品种特殊”、“变异个体”或“精心培育的结果”,就显得合理多了。
他将这个想法与秦刚商量,秦刚表示赞同:“园长考虑得是。园子里动物种类多了,生态更完整,也能分散注意力。不过引进新动物得慎重,尤其是来源和健康状况。”
凌尘首先联系了省协的张兽医和李秘书长,表达了希望引进一些适合本土饲养、非珍稀保护级别、但有一定观赏性或特色的动物,丰富动物园展陈和教育内容的意愿。
省协对此表示支持。李秘书长在电话里笑着说:“凌园长有进取心是好事!我们这边有时候会接收一些被非法饲养后没收、或者因各种原因无法放归的动物,品种比较杂,如果你们那里有条件,接收一些过去,也算是给它们找个好归宿。不过前提是必须保证福利,并且做好隔离检疫。”
这正中凌尘下怀!省协的来源相对正规,动物健康状况有基础保障,而且种类往往比较“接地气”,正适合作为掩护。
几天后,省协通知有一批动物可以接收,包括两只被没收的、状态不错的羊驼(草泥马),一窝因为母亲死亡而人工育幼成功、现已断奶的小香猪,还有几只因为翅膀受伤无法高飞、但性格温顺的环颈雉(野鸡)。
凌尘和秦刚开着面包车,将这批“新居民”接了回来。羊驼的蠢萌、小香猪的活泼、环颈雉的艳丽,立刻为动物园增添了新的生机和趣味,吸引了游客尤其是孩子们的目光。凌尘严格按照规程,将它们安置在新建的、远离核心区的隔离检疫舍,由秦刚负责日常照料和观察。
与此同时,凌尘也开始通过正规渠道,联系一些信誉良好的小型动物繁育基地,计划引进一些更具特色的动物。他的目标很明确:一是性格相对温顺,易于管理;二是最好能形成小群体,增加自然行为展示;三是外观或习性有一定特点,能吸引游客。
经过一番筛选和洽谈,他最终引进了一个小群体的耳廓狐(体型极小,大耳朵极其可爱)、一对擅长挖洞、行为有趣的土拨鼠(旱獭),以及一小群羽毛华丽、喜欢沙浴的蓝孔雀。
这些动物的引入,让星辰动物园的展区内容顿时丰富起来。凌尘精心设计了它们的居住环境,尽量模拟自然生态。耳廓狐的沙地洞穴区,土拨鼠的黄土斜坡挖掘区,孔雀的灌木竹林漫步区……虽然规模不大,但都做得有模有样,充满了自然野趣。
游客们惊喜地发现,这个曾经破败的动物园,不知不觉间已经变得如此丰富多彩!猛兽区有威猛的东北虎大壮和神秘的巨型“獒犬”铁牙及其幼崽;鸟类区有聪明的豆豆和一群逐渐恢复野性的珍稀鸟类;小型兽区有可爱的耳廓狐、活泼的土拨鼠;还有萌宠互动区的小香猪和羊驼……再加上凌尘和秦刚时不时进行的动物行为讲解和科普教育,星辰动物园的口碑和人气持续攀升。
而铁牙、山岩、雪爪以及待在特殊环境下的霜星,则完美地融入了这个日益庞大的动物大家庭中。在普通游客看来,铁牙只是体型特别巨大的獒犬,山岩和雪爪是它的后代,霜星则是一种罕见的、怕热的特殊鼬类。只有在凌尘和秦刚眼中,才知道它们真正的非凡之处。
凌尘很满意这种“大隐隐于市”的效果。他继续利用声望兑换各种知识,如【动物繁育基础】、【景观生态设计入门】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园区管理水平。
然而,就在他以为一切顺利推进时,脖子上那枚新得的【灵觉护符】突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持续不断的冰凉触感!
这不是面对动物时的自然感应,也不是普通游客带来的杂念,而是一种……带着刻意隐藏的、冰冷的审视感!
有人,在暗中窥视动物园,而且来者不善!
凌尘表面上不动声色,依旧热情地接待着游客,但内心已经警惕起来。
“黑色乌鸦”的报复?还是……新的麻烦找上门了?
他借着巡视的机会,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园区外围,【灵觉护符】的感应时强时弱,对方显然很擅长隐匿。
看来,平静的日子,又要起波澜了。
(第四十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