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林府。
“落轿”!
当朝三公之一,御史大夫林湛刚下朝,不急不缓从轿中而出,朝着府内走去。
林湛年近五十,身着深色文官袍,腰间系着玉带,步履沉稳,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与威严。虽已至中年,鬓角微染霜色,却丝毫不减其气度,既有文人的风骨,又有高官的威仪。
一路而来府内下人纷纷见礼。
“见过老爷。”
林湛一一点头回应。
走至正堂林母迎了上来。
“老爷,您回来啦,快用膳吧。”
一边帮林湛解去外袍一边吩咐道:
“翠儿,快让厨房把饭菜端上来。”
随后拉着林湛到堂中坐下。
林湛有些愕然,虽他夫妇二人几十年来恩爱有加,但今日的夫人好像特别热情。
林母在林湛身后替他捏着肩膀一边说道:
“夫君您平日公务繁忙,多有劳累,妾身亲自下厨熬了燕窝银耳羹给您补补身子。”
林湛看着眼前一道道他爱吃的菜被摆上桌,有些纳闷,今天是什么日子?
林母来到桌前坐下,舀了一碗汤递给林湛。
“夫君快尝尝,妾身许久未下厨,不知还做的出当年的味道否。”
林湛闻言眼神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当年他还是一个穷苦书生的时候。那时候的林夫人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两人身份天差地别。可夫人常常瞒着家里亲自熬汤给他送来。他这辈子能遇到夫人真是九世修来的福分。
“夫君,愣着干嘛,快喝啊,待会凉了。”林母见林湛发起了呆不由催促道。
“哦…好好。”林湛连忙大口喝了起来。
“嗯,好好好,夫人手艺不减当年。”林湛连连夸赞。
林母闻言璀璨一笑:“来,夫君,这也是妾身亲手做的清蒸鲈鱼,您快尝尝。”
林湛看着碗里快堆成小山的菜,看了眼自家夫人问道:
“夫人,今天可是何节日?”
林母笑着答到:“夫君您想多了,今天不是什么节日。只不过妾身见老爷日夜为国事操劳,身子也愈发消瘦。妾身又帮不上夫君什么忙,只得做几样小菜给夫君补补身子。”
林湛有些疑惑,瘦了?好像前几日夫人还说我愈发富态了。
林湛将信将疑,边吃边问道:
“瑶瑶呢,怎么不叫她一起用膳。”
林母闻言表情顿时一转,满脸愁容的说道:
“哎…夫君,我正要和你说这事呢。自从赐婚圣旨下来,这孩子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不喝的,已经一天一夜了,谁劝都不管用。再这么下去我真怕出个什么好歹。”
林湛闻言重重放下筷子:
“胡闹!”
林母见林湛欲要生气,连忙安抚道:
“夫君你先别急,别气坏了身子。
依妾身看,这婚事来的这么突然,孩子接受不了也实属正常。
再说那李简是好是坏我们也一概不知,万一瑶瑶嫁过去受人欺凌可如何是好。”
林母说着坐到林湛身旁,双手扶在林湛的手臂上柔声说道。
“夫君,要不我们还是向陛下告个罪,求陛下收回成命吧。”
这下林湛终于明白为何夫人今日这般阵仗了。
林湛抽回手臂,站起身严肃道:
“陛下能赐婚,是看得起我林湛,我岂能有负天恩,此事休要再提!”
林母不甘心的继续说道:
“夫君,妾身当然明白陛下能给瑶瑶赐婚,是对我林家恩宠有加。可瑶瑶这性子和你一样,比倔驴还倔。再这么下去,我真怕瑶瑶做出些极端的事来啊。”
林湛还是丝毫不为所动,冷着脸道:
“哼!看来平日还是对她过太宠溺,宠出来个大小姐脾气!
此事由不得她胡闹,她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吴管家!去!把那个不孝女给我带过来,她要不来,绑也给我绑过来!”
林母闻言大惊,连忙叫道:
“站住!”
吴管家刚要迈开的腿又收了回来,看看老爷,看看夫人,一时间不知道听谁的才好,只得尴尬的站在那。
林母巴拉巴拉讲半天林湛是油盐不进,不由也火冒三丈,
“砰!”一拍桌子怒道:
“林湛!你是要逼死女儿吗?”
其生猛形象与刚才那温柔贤惠的林母简直判若两人。
想当年林夫人也是个刁蛮的主,遇到林湛后开始逐渐收了性子。生下林玥瑶后便更加温婉贤淑了。再加上林湛对她百般宠爱,这么多年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也没发过什么脾气。像今日这般还是成亲后头一回。
可林湛这回没有让着她,瞪了一眼吴管家:
“还不快去!”
吴管家打了个哆嗦连忙快步离去,心中暗道夫人对不住了,毕竟老爷才是一家之主。
林母见林湛居然不让着她也是既生气又委屈,红着眼眶喊道:
“好你个林湛!那李简是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你上赶着要把女儿嫁给他。
我告诉你!我宝贝女儿要有个什么好歹,我和你没完!呜呜~”
说着便潸然泪下。
林湛见此也是头皮发麻,可殊不知他对此事的态度之所以如此强硬,也有所苦衷。
“老爷!……老爷!”
就在这时,吴管家急匆匆跑来,喘着粗气说道:
“老…老爷,小姐不在房里,只在小姐桌子上发现了这封信。”
林母闻言心中一个激灵,连忙上前抢过信,只见上面写着爹娘亲启。
林母含着泪,颤抖着手打开。林湛也急忙上前查看。
致父母亲大人:
敬禀者,女儿不孝,今日斗胆留书一封,辞别双亲。心中千言万语,难以尽述,唯愿父母宽恕女儿任性之举。
女儿自幼蒙父母疼爱,衣食无忧,教养有方,心中感激不尽。然婚姻之事,关乎终身,女儿虽知陛下为我择婿,必是深思熟虑,然女儿心中自有志向,不愿以终身大事为他人所定。今日所许之人,虽家世显赫,然女儿与其素未谋面,性情志向皆未相知,岂敢轻许终身?
女儿深知,离家出走乃大逆不道之举,然心中惶恐,唯恐嫁入他门,终身郁郁,辜负父母养育之恩。女儿虽为女子,亦有志于天地,不愿困于闺阁,随波逐流。今日离家,非为叛逆,实为追寻心中所愿,望父母体谅。
女儿此行,必当谨慎行事,不负父母教诲。他日若有所成,定当归来,叩谢父母养育之恩。若命运多舛,女儿亦无怨无悔,唯愿父母保重身体,勿以女儿为念。
临别依依,泪湿纸笺。女儿不孝,叩首再拜,愿父母福寿安康。
不孝女 林玥瑶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