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目前与三营接头完成交易的人还没现身,所以变数依然存在。不过三营迟早会露出破绽,这点毋庸置疑。最棘手的问题在于方副团长和楚云飞是否相信这件事。”
朱传武突然怔住,皱眉望向许平:“您是说...方副团长和楚团长可能不相信三营会叛变?”
许平摆手道:“早就告诉过你,这事没那么简单。你觉得他们会相信一个刚来黑云寨几天的副官,还是跟随自己十几年的心腹营长?更何况你是东北军出身,他们是西北军系。”
“这不是派系之争,而是信任天平会倾向哪边的问题。你在黑云寨时间太短,我获得的情报甚至可能被当成是日军放出的 。方副团长很可能会怀疑——来黑云寨谈判的除了358团,也可能是八路军、日军或其他势力。”
朱传武眉头紧锁:“大当家,这不太可能吧?”
许平冷笑道:“有什么不可能?你听说过‘做贼心虚’吗?”朱传武神色一凛。虽然晋绥军乃至第二战区与日军暗通款曲的传闻时有耳闻,但他始终选择视而不见。毕竟在东北军时,他见过更不堪的事——三分之一的同僚都毕业于日本军校,抗战爆发后大批投靠南京方面,堪称彻头彻尾的叛徒!
许平见他不作声,咧嘴笑了笑,挥手道:\"我知道这事让你心里不好受,但我不是要给你添堵。依我看,无非两种缘由——其一,某些人跟鬼子说不定是同窗故旧,战前没准还是校友师兄弟!\"
\"要说全无情分或敬重,那是假话。当家国大义被抛诸脑后,这些人自然就成了 求荣之徒。另有些人天生软骨,膝盖发软,见了洋人就忍不住要下跪磕头!\"
\"只不过他们没机会当汉奸罢了。如今有人里应外合,什么金钱美色、 厚禄,自然趋之若鹜。这些人究竟怎么想的,我也懒得深究。\"
\"有句话说得好,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反过来看军人——各国战术或有不同,可军事理论同出一源。比如岛国学普鲁士,咱们也学普鲁士。\"
\"我们还派了不少人去岛国取经。但不能因为学的东西相似,就讲什么情分。穿上这身军装,就是保家卫国的战士。眼下正跟侵略者生死相搏,多消灭一个鬼子,咱们就多一分胜算!\"
\"这些道理本不必多说。我特意点破,是因为黑云寨和八路军断无这等腌臜事,可你们那儿......\"许平意味深长地拖长声调,\"358团算块净土,其他部队可未必。有些人暗通款曲,上头睁只眼闭只眼也是常事。\"
\"但若第二战区长官部直接下令,搞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他忽然话锋一转,\"你可知道蒋某人抗战前整天嚷嚷什么'攘外必先安内'?这种心思要是作起祟来......\"
\"楚云飞应该清楚我的情报手段。他心知肚明瞒不过我,可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许平冷笑,\"再说这股歪风邪气,难道真吹不进358团?\"
\"虽说358团是晋绥军嫡系,深受阎长官器重。可自打39年起,这苦日子......\"他掰着手指,\"40年眼看过完,明年就是41年。这一年半里鬼子三天两头扫荡,358团尚能支撑,其他部队的团长营长们,怕早憋了满肚子牢骚吧?\"
358团作为主力嫡系部队,却同样面临拖欠军饷、断粮的困境。朱传武沉声道:\"这些人只顾私利,全然不顾家国大义!\"
许平点头附和:\"正是如此。以往在山里虽清苦,尚能勉强维持。如今与日寇真刀 作战,反倒连基本温饱都难以保障。反观日军,虽实力不及37、38年鼎盛时期,但物资供给仍有保障。\"
\"所以才会出现用钱财粮饷甚至精良装备策反我军的情况。\"许平冷笑道,\"这恰恰证明日军已力不从心。他们现在连黑龙寨都要依靠汉奸头目控制,更妄图通过策反来扩充伪军实力。\"
提到东北军旧部投敌现象,许平语气转冷:\"这些旧军阀毫无家国观念,唯利是图。不过也有铮铮铁骨如那位儒将,宁死不屈。\"
朱传武追问:\"依你之见,方副团长和楚团长不会相信三营可能叛变?\"
\"信不信无关紧要。\"许平斩钉截铁,\"若三营真敢叛变,楚团长自会清理门户。届时无论是黑云寨还是八路军,都会趁机拿下大沽镇,缴获叛军装备。\"
朱传武闻言皱眉,许平却笑道:\"此事暂且不论。当务之急是保持清醒头脑——日寇已是强弩之末,358团三营也掀不起风浪。\"
“首先你得摒弃旧军阀的思想,其次要认清358团的现状。它并非铁板一块,晋绥军日后也可能与日寇暗中勾结,这些你都要有心理准备!”
“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我才能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做。别因为方副团长和楚云飞的信任问题就灰心丧气,更别想着如果他们不信三营叛变,你就要如何应对。”
“这些想法都不对!”
许平随手从桌上抽出一张纸,歪歪扭扭写了几行字递给朱传武:“把这纸条交给楚云飞。信与不信取决于他的情报工作是否到位,你该撤就撤。”
朱传武叹息道:“大当家是担心方副团长和楚团长会扣留我审查吧?这确实会让我很难办......”
许平咧嘴一笑:“那倒不至于,但事情有些模糊不清。我不担心你出去,就怕方副团长起疑心就麻烦了。”
交代完毕后,许平满意地挥手:“你去汇报时别太张扬,问清他们的意见就行。楚云飞看到纸条应该会很快给你答复。”
“他多半会让你带口信回来联络我。这件事他应该能理解。”
朱传武若有所思:“方副团长会不会追问更多细节?”
许平笑道:“楚团长应该会和方副团长一起问你些问题。等他们问完,就会让你悄悄返回黑云寨。”
“记住别说太多。不是要隐瞒黑云寨的情况,而是关于三营叛变的事让长官们自行判断。我知道你心里有数,但这事你得把握好分寸。”
朱传武肃然起身敬礼:“大当家的良苦用心,我明白了!”
许平连连摆手:“别误会!我不是图谋三营的装备,只是觉得这事该给358团提个醒。他们想联合黑云寨打击鬼子下乡行动本是好事,但其中另有隐情。”
“现在不说破,358团自己就会乱套,这可不是我想看到的。至于团、新一团等部队会不会趁机围剿三营,提前实现楚云飞进驻大沽镇抢粮的计划,那就难说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件事无论结果如何,都能为我们铲除三营叛徒和汉奸创造机会。我想借此在山寨召开一次简短的作战会议,这就是我的目的!\"
\"成败另当别论。若不成,各自为战;若成,我们就能集中力量打击鬼子。但你也清楚,即便我们五方联手反击敌人,也绝非易事!\"
\"谁来主攻,谁来佯攻,谁负责侧翼掩护,这些问题都难以定夺。因此,这次会议必须争取召开。若实在无法达成一致,我们再执行其他计划,也算对得起358团和八路军的弟兄们!\"
\"他们来此既是助我,也是提醒我,更有相互扶持之意。这份情谊我领了,所以我会在会议上把话挑明!\"
\"至于如何对付鬼子,或是如何处理与358团、晋绥军的纠葛,我不便多言。但有一点必须向他们讲清楚。\"
朱传武点头赞同,许平挥手示意。
\"去吧,吃完面把该说的带到。估计你中午就能抵达团部,晚上我们就能见面。这边我自有安排。\"
朱传武再次向许平敬礼,随后跟随他离开山寨。片刻后,小鱼儿赶来相送。
在山寨门前,两人又寒暄几句。目送朱传武策马远去,小鱼儿转头挠头对许平说:\"还真有点舍不得!虽相处时日不长,但觉此人一身正气!\"
\"大当家说得对,我该多向他学习。他毕竟有十年军旅历练,各方面都很出色。\"
许平朗声笑道:\"他当个营长绰绰有余。楚云飞手下主力营的营长之位,他完全胜任。有时我在想,是否该放虎归山?\"
小鱼儿皱眉:\"您想说服他我理解,可为何说是放虎归山?\"
许平狡黠一笑:\"若他将三营投敌之事禀报楚云飞,楚云飞处置叛军后,主力营营长之位必然空缺。即便楚云飞提拔亲信任营长,副营长之职非朱传武莫属。\"
\"若他在那边当上副营长,在我这儿只能当个小头目,留人就更难了。这才叫放虎归山!\"
小鱼儿忍俊不禁:\"既知是放虎归山,为何还要放?\"
许平轻叹:\"情非得已!若不让他去,既愧对良心,也辜负了他身为358团将士的本分。况且——\"
\"你我心知肚明,楚云飞不傻,我们五方势力的首领都不是蠢材。像朱传武这样的人才,到哪儿都会受重用。只怪他时运不济,偏偏投奔了358团!\"
“要是他当年没留在东北军,就算不来我这儿,投奔八路也比现在强!”
小鱼儿眉头一皱,“可我觉得他去八路那儿也未必好到哪儿去。如今遇上大当家的你,他该觉得走运才对,哪还会怨天尤人?”
……
许平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你小子啥时候学会拽文了?”
小鱼儿咧嘴一笑,“跟朱副官学的呗!朱传武肚子里有墨水,虽然平时话少,但一开口就文绉绉的。听说他家教严,算得上书香门第。”
“不过他骨子里叛逆,不然也不会跑来当兵。在东北军里,我看他混得也不差。”
……
“虽说他不是什么将官,顶多是个营长团长,可我觉着这人见过大世面。”
“有家底,有见识,又在行伍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老大,要是你真拉得起一个团,他准能当主力营长,搞不好还是头一号!”
许平大笑着摆手,“你想得倒美!这人有利有弊,饭桌上我就跟他挑明了——他身上那股旧军阀的味儿得改。”
“跟咱们要甩掉山匪习气一个理。他吃了十年张家饭,奉军那套‘自家人不打自家人’的调调早刻进骨子里了。当年奉系能起来,靠的是张大帅会用人,可也没少捅娄子。”
小鱼儿挠头问:“旧军阀和咱们到底差在哪儿?”
许平一扬下巴,“简单!你看投靠鬼子的东北军汉奸,为啥心甘情愿当走狗?旧军阀眼里没有家国,只有主子。他们能在洋人堆里左右逢源,占块地盘当土皇帝——说穿了就是拿洋枪的山大王。”
“最要命的是这套还真网罗了不少人才。像那个财神爷厅长,三年就填平了亏空,还给军队置办洋装备。可说到底……”
华夏大地至今未曾整合海陆空三军,然而当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却实现了这个壮举。可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当这位东北王野心膨胀企图问鼎中原时,内部就因利益分配爆发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