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沿着山路下行,很快来到田间。训练仍在继续,士兵们专注地冲锋,无人因许平到来而敬礼。只有监督者简单行礼或点头示意,许平微微颔首便算回应。
穿过田间,朱传武对这里已有些熟悉。他注意到百姓的伙食略优于士兵,但差距不大。望着密集的人群,他忍不住低声问许平:“山上耕地有限,养活四五万人很困难吧?”
许平笑道:“何止困难?简直难如登天!起初一两千人还能应付,后来队伍扩到上万,不到三个月粮食就告急了。好在想了些法子周转。”
朱传武看向小鱼儿,后者得意地接过话茬:“大当家靠的是自力更生!虽然开垦山地能解决三成口粮,但远远不够。我们种土豆地瓜补充,还按大当家的法子腌菜制酱——这些坛坛罐罐里的东西,关键时刻能顶大用!”
“关键在于我们坚持全年种植‘五六零’土豆和地瓜,不断积累经验,将它们加工成各种可开发的食物。尤其在农忙时节,我们这一万多人连同三万多百姓都要参与粮食生产,确保大家在春秋或寒冬时节能吃上饱饭!”
朱传武眉头微蹙,看向许平:“大当家的,这真能实现吗?”
许平朗声笑道:“事在人为!粮食问题在山上尤为棘手,总不能让几万人把山里的野味、牲畜全吃光吧?所以养鸡鸭鹅、自制粮食才是根本。眼下这几万百姓挤在一起,口粮紧张,必须要求大家发扬互助精神,公平分配,确保每家每户都有饭吃。唯有如此,才能团结一心,否则在山上求温饱简直是天方夜谭!”
朱传武叹息道:“您这支没番号的队伍要养活这么多人,实在艰难……”
许平目光炯炯:“难不难另说,关键得有法子。这儿不是世外桃源,能形成可持续的体系就不错了!重点不在手段,而在过程中如何灵活应对——可惜这并不容易。”他抬手一指:“所以大伙儿吃饭全凭食堂分配,百姓家里虽能存些余粮,但不宜过多。毕竟山上条件有限,公平分配最实际。等将来开发好黑云寨2.7那两个隐蔽据点,把工厂分散过去,再开垦新耕地,理想国未必是梦!更何况——”
他语气一沉:“山上只是权宜之计。等鬼子滚蛋,人们自然要下山生活。”
朱传武疑惑道:“您这般笃定?”
许平胸有成竹:“我和方副团长、楚云飞,还有团那几个团长都深谈过。从明年起,鬼子必定日薄西山,再撑三五年便是尽头!”
朱传武忽然笑了:“佩服您的乐观。可您怎断定他们气数将尽?莫非是瞧见那些娃娃兵补给不足?”
\"别忘了,他们占据着华夏大半疆土,如今剩下的不过是些穷乡僻壤......\"
许平朗声笑道:\"不错!可他们战线拉得太长,为了物资绞尽脑汁,这种局面撑不了多久!《论持久战》说得明白,他们现在不过是困兽犹斗。你看他们在东方,盟军却在西方,能支援什么?飞机大炮?钢材器械?若那战争狂人真能打通北方冰原,拿下荒漠来支援岛国,倒还有几分胜算!\"
\"但即便击败冰原上的钢铁军团,战争狂人也未必会支援岛国精锐。关键在于他们只能各自为战,最终在封锁中陷入绝境。眼前这些得意忘形的鬼子,迟早会激怒真正的巨兽!\"
朱传武眉头紧锁:\"您是说......他们会向某国宣战?\"
许平一挥手:\"谁有资源就打谁!日俄战争他们虽胜,可后来的中东路战役、关东军松原会战呢?两次挑战都被粉碎,甚至想趁战争狂人进攻冰原时夹击,结果如何?\"
朱传武迟疑道:\"略有耳闻,似乎无疾而终......\"
许平斩钉截铁:\"北进不成必南侵!他们不是没试过——刚交火就被摩托化部队配合喀秋莎火箭炮全歼一个团,号称最精锐的部队几分钟灰飞烟灭!\"
朱传武瞳孔震动:\"这......简直难以置信!\"
许平冷笑:\"几十年前日俄战争时的威风早过时了。如今缺钢铁、少原油的鬼子,还敢挑衅钢铁洪流?要么等死,要么抢劫,可战争狂人不会施舍。全球经济崩坏的当下,他们只剩一条绝路!\"
许平挥了挥手,领着满脸困惑的朱传武和小鱼儿转向山谷。小鱼儿突然兴奋起来,指着山脚下一排排陶罐对朱传武说:
\"瞧见没?那就是老大的秘密。这些坛子里全是腌菜——夏天吃不完的菜都得这么存着。虽说没办法,可到了冬天好歹能换换口味!\"
\"成天啃地瓜土豆谁受得了?偶尔来点咸菜,还能补补老大说的维生素啥的,我觉得挺不错!\"
许平笑着接过话茬:\"这都是大伙儿一起琢磨出来的法子。往后要想自给自足,怕是得开更多荒地、砍更多树。不过眼下还不急。\"
\"先在安全区搞开发,等将来工厂往山里撤的时候,再挑合适的地方安置。\"
朱传武望着那些陶罐轻叹:\"能养活这么多人,您真是我见过最厉害的。说句实在话,就凭这本事,当个县长都委屈您了!\"
\"要知道管十几万人的县,光维持军民平衡、解决百姓温饱,就得靠整个班子运转。可您这儿全是从无到有自己创出来的,这才是最叫人佩服的地方!\"
许平咧嘴一笑:\"少给我戴高帽。小鱼儿他们早把我夸成齐天大圣了,再夸怕是要立旗杆啦!\"
三人笑作一团。许平正色道:\"眼下关键是工业生产。幸亏山里发现了铁矿,虽说煤铁质量一般,好歹能造些简易 。\"
\"我原想改进技术造正经迫击炮,可惜鬼子扫荡来得太快。现在 厂迁走后主要量产 , 应该够用。要是能赶出十架火箭迫击炮......\"
他眼中闪过锋芒:\"保管叫小鬼子有来无回!\"
朱传武心头微震。他虽不懂什么火箭炮,却隐约觉出许平早将黑云寨设为战场。这种胸有成竹的气势,令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朱传武内心震动不已。这些信息远比许平的布局和豪言壮语更为关键。他迫切想弄清黑云寨该如何应对当前局势,更想知道这座山寨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
三人绕过村舍,向山谷深处行进。这片向阳的山谷生机勃勃——训练场、农田错落其间,鸡鸭犬猫穿梭嬉戏,村民们不时向许平致意。许平娴熟地回应着,忽然转头看向朱传武:\"可曾听闻秦制?\"
朱传武眉头紧锁,缓缓摇头。一旁的小鱼儿更是一脸茫然。许平挥袖道:\"说来惭愧,此等学问非寻常人能参透。恐怕唯有你们楚云飞团长略知一二,就连 团的楚云天团长,怕也未必深谙其道。\"
\"不过知与不知倒也无妨。\"许平话锋一转,\"好比商鞅变法,这个你总该知晓吧?\"
朱传武点头:\"略知一二。听闻此人是法家巨擘,自他变法后,秦国日渐强盛?\"
许平朗声大笑:\"实则商君入秦前,秦国已初具规模。因地势高踞西方,与东方六国并称'西秦山东'。只是商鞅入秦时,恰逢秦国遭逢大难——\"
\"当时魏齐为首的山东六国结成联军,意图一举吞并秦国。\"许平边说边引着朱传武前行。朱传武满腹疑惑,既不解这段历史,更猜不透许平讲述的用意。
\"那时正值青黄不接,秦国粮草匮乏。\"许平耸肩道,\"大战过后连耕农都所剩无几。'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八字,字字浸透血汗。\"
\"我提及此事,是要告诉你某些举措需特定环境支撑。当年秦穆公开拓西戎疆土,却因地广人稀粮产不足,又遭六国频频进逼,几近 边缘。\"
\"真正威胁并非来自楚齐,甚至非han国。三家分晋后,魏国势大。然魏欲伐赵攻韩,需寻个由头——毕竟三国同宗同源。魏国与秦国接壤,其魏武卒战力彪炳,秦军难撄其锋。\"
\"这便是症结所在。\"许平目光灼灼,\"魏王欲效春秋五霸,却困于地利。后来魏国 顿悟秦穆公手段——若贸然攻伐韩赵必遭非议,但若西进灭秦取而代之,便可据险与楚争雄!\"
战国初期,楚国疆域虽广,但多为荒芜蛮夷之地,遍布沼泽。真正拥有充足人口、耕地与实力的当属魏国。若能先吞并秦国,魏国便能蜕变为虎狼之师。
小鱼儿插话道:\"大当家,教材里提过秦国最终横扫六国建立秦朝,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许平朗声笑道:\"靠商鞅变法!他将每个百姓都绑上战车——闲时务农,战时出征。这是当时唯一的动员方式。若像别国那样军民分离,莫说对抗六国联军,单是魏武卒就足以让秦军溃败!\"
\"商鞅入秦时献过诸多策略,唯有此法切实可行。\"
朱传武眉头微蹙:\"大当家是说,咱们黑云寨也得用这法子?\"
许平摇头:\"形似而神异。鬼子比我们更凶残,即便有友军环伺,他们仍忌惮大沽镇成口袋阵。昨日谢宝来投诚,正因鬼子在积蓄力量准备逐个击破。\"
他正色道:\"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要精准消耗每一颗 ,必要时实施战术牵制。\"
众人行至山谷深处,阴冷刺骨。这废弃的后山腹地滴水成冰,岩壁渗出的水珠在幽暗中叮咚作响。连朱传武这般壮汉都打了个喷嚏,望向许平和小鱼儿。
小鱼儿咧嘴一笑:\"新人总不适应这寒气,早该给你备件棉袄的。\"
朱传武这才注意到许平和小鱼儿常穿的皮袄。平日里倒不觉得,眼下深秋将至,早晚寒气渐重,这身装束正合适。自己身上单薄的军装还未换季,站在这阴冷处不免打了个寒颤。
他活动着手脚笑道:\"幸好不是在这儿站岗,不然真要冻僵了!\"
许平朗声大笑:\"里头备着棉衣呢!\"转头吩咐小鱼儿去取。待少年跑开后,朱传武望着幽深的山洞问道:\"大当家,这是......\"
\"咱们的工厂区。\"许平指向洞内堆积的陶罐,\"罐头作坊暂时没搬走。你好奇的那些腌货,都是在这儿存着的。往年这时候,弟兄们下山劫来的野味往这儿一搁,能吃到开春。\"
见朱传武若有所思,许平压低声音:\"如今不抢百姓专打鬼子,可鬼子的粮仓哪是好啃的?一个炮楼几十号人守着,为袋米折损弟兄不值当。\"他踢了踢脚边的土豆筐,\"多半靠这些土疙瘩撑着。\"
洞深处传来陶罐碰撞的闷响,许平眯起眼睛:\"眼瞅着要入冬,平原上的粮食要是运不来,别说老百姓——\"他忽然收住话头,转而道:\"更别提开春后的仗,那才叫吞粮的无底洞。\"
朱传武眉头紧锁,“大当家,若真打起仗来,您可有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