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莎闭目感应,脸上浮现出哀伤:
“那种悲伤和绝望的情绪更清晰了…仿佛无数灵魂在漫长时光中的哭泣…但核心区域似乎有一种微弱的、纯净的生命波动在坚持着。”
经过谨慎的远程探测和数据分析,唐小雨在指挥部给出了初步建议:
“遗迹外壳的能量反应趋于稳定,防御系统似乎进入待机模式。
建议派遣小型精英小队,尝试从能量纹路最薄弱的区域进行接触性探索,优先寻找与内部生命波动沟通的方式。”
张晓辰批准了计划。
由杨戬、莫莎、艾莉娅以及两位机械蜂巢的顶尖结构工程师组成的第一勘探小队,乘坐一艘小型穿梭艇,缓缓靠近遗迹表面。
穿梭艇沿着那巨大的纹路飞行,如同蚂蚁爬行在巨象的皮肤上。
最终,他们在一处纹路交汇、能量波动相对平缓的区域停下。
莫莎将双手按在冰冷的、非金非石的外壳上,全力释放出纯净的星灵灵能,带着友善与探寻的意念,缓缓渗透进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众人屏息凝神。
突然,莫莎身体微微一颤:
“有回应了!
很微弱…很警惕…但确实存在!”
她集中精神,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良久,她睁开眼睛,眼中带着一丝震惊和怜悯:
“他们…他们是‘守望者’。
是这个‘方舟’最后的守护AI和…少数沉睡的幸存者灵体。
他们的文明…叫做‘源初文明’,似乎在极其久远的纪元前,遭遇了无法想象的灾难,被迫启动方舟逃亡…”
“他们询问我们的来意…并对我们身上的‘虚空暗影’污染气息表示极度恐惧和排斥…”莫莎看向艾莉娅。
艾莉娅立刻上前,碧波之力化作最纯净的治愈光辉,笼罩住小队成员,尤其是曾与暗影交战过的杨戬和孙悟空,洗涤掉那极其细微的残留气息。
莫莎再次沟通后,神色稍缓:
“他们稍微放松了一些…同意为我们开启一个临时入口,但只能允许少数人进入,并且需要我们承诺不破坏方舟内部结构。”
很快,前方的遗迹外壳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一道细微的、如同光缝的入口缓缓打开,仅容一人通过。
杨戬、莫莎、艾莉娅互看一眼,毅然决然地飞入了那光缝之中。
孙悟空和哪吒在外面焦急地等候,负责接应。
穿过光缝,眼前的景象让杨戬三人震撼不已。
内部并非冰冷的机械结构,而是一个广阔无边的、由柔和光芒构成的奇异空间。
无数光点如同星辰般悬浮其中,每一个光点内部,似乎都封存着某种物品、种子或是…知识的结晶。
空间的中央,有一颗最为巨大的、不断脉动的光球,仿佛是整个方舟的心脏。
一个由光芒凝聚而成的、人形的虚影缓缓出现在他们面前。
它的形象模糊不定,声音带着机械的滞涩和深深的疲惫:
“外来者…我是方舟核心AI,‘守望者七号’。感谢你们驱散了那令人厌恶的黑暗气息。”
“我们并无恶意,”莫莎上前,温和地说道,“我们来自新生的联邦宇宙,正在进行虚空探索。
发现了你们的方舟,感知到内部的生命波动,故而前来。”
“新生宇宙…”AI虚影似乎波动了一下,“真好…还有新的希望存在。而我们…只是旧日毁灭的残渣。”
通过AI的叙述和周围光点展示出的零星记忆碎片,一段尘封的、悲壮的历史画卷缓缓在三人面前展开。
源初文明,一个曾经高度发达、几乎触及宇宙本源法则的古老文明。
他们发现了宇宙周期性“收割”的真相,并非为了毁灭,而是一种宇宙级的“资源回收”与“信息归档”,为下一纪元的诞生做准备。
但他们不甘心自身文明成为归档的“数据”,试图反抗,想要超脱轮回。
他们倾尽全文明之力,建造了这艘巨大的“方舟”,试图携带文明的全部精华,逃离本宇宙,寻找一片不受“收割”影响的净土。
然而,他们的行动似乎触怒了“收割者”,或者超出了某种界限。
在方舟即将跃出宇宙的前一刻,遭到了无法形容的、超越理解的恐怖打击。
那并非简单的毁灭,而是一种“存在性抹除”!
AI的记忆库中关于那次打击的记录支离破碎,只有无尽的光芒和随之而来的绝对虚无。
绝大部分同胞连同意识都在瞬间被蒸发、归档。
只有极少数最强大的灵体在方舟核心的保护下得以幸存,但也陷入近乎永恒的沉睡。
方舟本身也受到重创,漂泊在虚空之中,直到被“远征号”发现。
“我们失败了…但我们将文明的知识、种子、还有对‘收割者’的有限研究数据,都保存了下来。”AI虚影的光芒黯淡,“等待了无尽岁月,或许…就是为了交给你们这样的后来者。”
它指向中央那颗巨大的光球:
“那里是‘源初核心’,保存着最完整的信息库,也维系着最后三位幸存者灵体的沉睡。
但核心受损,我们无法主动读取,也无法唤醒他们。”
巨大的信息量让杨戬三人心情沉重。源初文明的遭遇,印证了“收割者”的可怕,也揭示了其行为背后可能蕴含的、冷酷的宇宙法则。
“我们能否尝试修复核心?或者唤醒幸存者?”艾莉娅问道。
“风险极大。”AI回答,“核心结构与灵体状态紧密相连,任何不当操作都可能导致最终信息的彻底丢失和灵体的消散。”
杨戬将情况迅速汇报给外界的张晓辰。
张晓辰沉默片刻,下达指令:
“暂停一切修复尝试。
以最高礼仪对待方舟及其幸存者。
莫莎、艾莉娅,你们尝试用最温和的方式与沉睡灵体进行意识层面的浅层沟通,看是否能获取更多关于‘收割者’及其运作模式的信息。
杨戬,详细记录方舟结构及外部纹路,或许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