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掰断了西境城墙,汉军又在东面磨刀。”财政大臣数着空钱箱,突然发现自己的金钮扣不知何时已换成黄铜。
武将的铠甲哗啦作响:“分兵?我们的士兵正用左手持矛,右手举盾!”
幼发拉底河漂来残破的旗帜,议事厅里的熏香终于压不住血腥味。 ** 把镶宝石的 ** ** 地图,刀尖恰恰停在两国交界处颤抖。
两强相逼之下,安息帝国本就岌岌可危的处境愈发雪上加霜。
昔日周旋于罗马与贵霜之间,三大帝国心照不宣地将安息视作战略缓冲带。即便战端开启,战场也始终选在安息疆域,使其沦为兵家必争之地却又得以幸存。这种微妙的平衡令安息在夹缝中韬光养晦,日渐强盛。
而今风云突变,贵霜覆灭于大汉铁骑,百年 equilibrium 轰然崩塌。
\"如今贵霜疆域尽归大汉所有!\"
\"欲维系旧制,当遣使与大汉协商。\"
\"臣提议组建使团东行游说,试探维持三国鼎立之可能。\"
沉默的朝堂上,右大臣的谏言掷地有声。安息国君蹙眉沉思,终是颔首应允。眼下唯有说服新崛起的大汉延续旧约,方能为帝国争取喘息之机。待国力强盛之时,再图谋东西二强......念及此处,君王眸中精光乍现。
\"准奏!\"
\"即日组建使团出使大汉。\"
\"传谕使者:只要不伤及国本,任何条件皆可商议。\"
群臣领命退朝之际,国君的诏令在殿宇间回荡。对于弱国而言,割地求已然是生存常态。当年周旋于罗马与贵霜时如此,今日面对大汉亦复如是。
不日,驼铃声声的使团便向着东方新主的大汉疆域迤逦而去。
\"听说朝廷派使者去觐见大汉皇帝了?\"市井间的议论随风飘散。
\"倒是听闻汉朝威名,只不知能否好生商议......\"
\"不如去罗马安稳!那边确实安全!\"
安息百姓中,有人早已收拾行囊准备远遁。更多民众却始终未离故土,自安息弱小之时便相伴至今,见证帝国崛起。此等子民对家国可谓赤诚。
值此存亡之际,他们誓与帝国共存亡。除却少数自贵霜逃难而来的流民外,本土安息人鲜有离去。足见帕提亚 ** 治国有方,能使百姓如此拥戴,确为贤明之君。
然与天命所归的刘玄德相较,终究相形见绌。如今汉室在刘备治下,不仅一统九州,更扫清漠北胡尘。铁骑所向,周边诸国尽数臣服,连海外诸岛亦大半归附。这般煌煌 ** ,寰宇之内唯有盘踞欧罗巴的罗马尚堪入眼。
待安息使团行至故贵霜疆界——今大汉贵霜州境内,目睹巍峨城郭,当即递帖求见。曹孟德遵循\"两国交兵不辱使\"之礼,引人入帐。
使团众人见着曹营诸将,当即行大礼 ** 。帕提亚王此番遣使确实知人善任,使者个个恭敬有加。见得异邦使节如此谦卑,饶是曹营诸将也不觉心怀大畅。
\"久慕 ** 兵甲之盛,今日得见诸位将军威仪,更觉五体投地!\"为首的使者俯首赞颂。闻得这番奉承,曹操抚须而笑。正值汉室中兴,威加海内,见此番景象,怎不叫人傲然?
正当使者欲再献谀词,郭奉孝忽轻笑着出列道:\"诸君远来,不妨直言来意。\"
殿前走出的郭嘉让安息使节们面面相觑。
这个面色苍白的瘦弱青年令他们困惑不已——此人究竟是何身份?
曹操微微颔首的动作解答了他们的疑惑。
见到郭嘉谦和的笑容,使节们暗自松了口气。比起与威严的曹操谈判,和这个年轻人交涉显然更轻松。他们盘算着,或许能借此为安息省下大量资源。
\"大人容禀,安息愿与大汉结为盟好!\"
\"敝国愿献上厚礼,以示诚意!\"
\"为求两国永世交好,安息定当......\"
使臣们滔滔不绝的陈词却让曹操等人露出讥讽之色。
这些含糊其辞的承诺,分明是想空手套白狼。强大如日中天的大汉,岂会吃这套?
\"诸位倒是机灵。\"郭嘉轻抚衣袖,\"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
\"所谓结盟,大汉绝不接受!\"
\"陛下志在四方,尔等疆土早在他宏图之中。\"
一席话惊得使臣们面如土色,纷纷伏地告饶:
\"大人开恩!安息确有诚意啊!\"
\"请息怒!是我等冒犯了!这些薄礼代表安息国心意,望笑纳!\"
为首的使节躬身行礼,随从们立即抬出十余口沉甸甸的檀木箱。打开箱盖,里面尽是安息特产的珍珠玛瑙与绫罗绸缎。
曹操及众臣却面露不屑。如今大汉疆域辽阔,自秦皇一统西域草原后,异域珍奇早已司空见惯。更不用说幽州商埠每日流通的奇珍异宝,哪会将这等寻常物件放在眼里。
见使者们捧着绸缎如捧珍宝的窘态,曹操冷笑摆手:\"带着你们的杂物速速离去!念在两国尚未兵戎相见,今日饶你们性命。若再滞留......\"鹰目中寒光乍现。
安息使团面面相觑,使节长嘴唇嚅动还想辩解,却被那凌厉目光骇得噤声。最终只得仓皇收拾\"珍宝\",狼狈踏上归途。
待使团走远,吕布拍案大笑:\"可笑这些蛮夷,拿些破烂玩意儿也敢充宝贝!\"满朝文武闻言哄笑。
此时贵霜州边境战鼓不息,征西大军日夜操戈。曹军将士摩拳擦掌,只待刘耕一声令下,便要直捣安息王庭。
当垂头丧气的使团返回安息王城时,那几口散落的宝箱已昭示着求和的失败。朝堂上群臣面如死灰——大汉铁骑压境之日,恐怕不出三日,安息山河便将尽归汉土。
汉帝国的雷霆之威已然毋庸置疑——连强盛的贵霜王朝都在短短数日内倾覆,何况军力更为孱弱的我们?
安息宫廷陷入死寂之际,一名浑身浴血的将领跌撞闯入:
\"陛下!罗马人撕毁边境和约!\"
\"西线守军尽调东方,如今防线已破!\"
安息王攥紧王座扶手。为防范汉帝国,他几乎将全部兵力压在东境,却给了罗马可乘之机。
\"急令东境驻军回援!务必截住罗马军团!\"
<东西两线同时告急的局势,让安息王朝的处境愈发凶险。当东境大军匆忙西调时,没人注意到丝绸之路上扬起的漫天尘烟。
罗马重步兵方阵势如破竹,接连突破三道防线。安息王庭的紧急诏令与前线战报交替传来:
\"放弃东部要塞!\"
\"调集所有铁骑!\"
这支仓促回防的军队还未抵达战场,西境最新战报已送至王城——罗马先锋距都城仅剩五日路程。
\"不必理会汉军了!\"安息王斩断案角,\"若不能击退罗马人, ** 就在眼前!\"
二十万铁骑扬起漫天黄沙转向西方,他们身后,无人值守的东部边境悄然洞开。
罗马铁骑在统帅亚历山大的率领下势如破竹,未遇强敌的安息守军节节败退。当罗马军团深入安息腹地,亚历山大立即下令全军继续推进——这次远征不仅要夺取边陲疆土,更要一举吞并整个安息王国。
这支由上百个重装百人队组成的钢铁洪流,每个方阵都由百夫长统率。披坚执锐的 legionary结成密不透风的战阵,在安息境内肆虐横行。所经之处烽烟四起,这支武装到牙齿的军团几乎兵不血刃就逼近了安息王都。
\"全速前进!\"
\"安息王宫就在眼前!\"
\"这片土地马上要插上罗马鹰旗!\"
随着军团不断推进,亚历山大难掩欣喜。往昔安息守军总能顽强抵抗,双方长期僵持不下。但这次敌军竟主动撤防,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就长驱直入。眼看王城唾手可得,亚历山大不禁热血沸腾。
在他雷鸣般的号令下,数百个重装方阵再度提速。整支军团如同出鞘利剑,直刺安息心脏。就在胜利在望之际,前锋部队突然停滞不前。
\"将军!安息主力正在前方列阵!\"
\"我军暂时难以突破防线!\"
闻报的亚历山大纵马来到阵前。望着严阵以待的安息军队,这位统帅却露出轻蔑的冷笑。在他眼中,安息不过是待宰的羔羊。
罗马此前未主动征讨安息帝国,皆因国内政局动荡,无暇顾及外敌,只能听任其坐大。
而今新王朝建立,帝国统治重归稳固,开疆拓土自是当务之急——首当其冲的便是这安息帝国。
望着眼前二十余万敌军,亚历山大嘴角扬起不屑的弧度。
\"就凭这些乌合之众,也想阻我罗马铁骑?\"
\"当真可笑至极!\"
\"既然胆敢拦路,那便用性命来偿还吧!\"
随着统帅一声令下,数十支百人兵团如潮水般涌向敌阵。如今的罗马军团皆以百人为基本作战单位,由百夫长统率指挥。
在精良甲胄加持下,罗马军很快占据上风。安息引以为傲的二十万大军竟如土鸡瓦狗,往往折损十余人才能换得一名罗马士兵。
眼见伤亡如此悬殊,安息主将面如土色。照此消耗,莫说御敌,怕是要全军覆没。届时再面对罗马与大汉的两面夹击......
他不由望向阵后的安息王。为提振军心, ** 亲临战场督战。可当装备差距大到如此地步,再高昂的斗志也难敌精钢锻造的利刃。
安息大军节节败退,尸横遍野。
'必须止损!'
'再战恐有 ** 之危!'
罗马重步兵如同移动的绞肉机,每一次挥砍都收割着鲜活生命。精钢铠甲将安息人的攻击尽数挡下,魁梧身躯配合长矛盾阵,在敌群中肆虐屠戮。
甫一交锋,胜负已判。
\"杀!片甲不留!\"亚历山大的狂笑在战场上回荡。
罗马军团的嗜血狂潮
\"杀光这群废物!\"
\"安息的土地从此归罗马所有!\"
亚历山大目睹战场优势,亢奋地嘶吼着。
军团长的呐喊如同 ** ,本就凶残的罗马士兵眼中燃起更炽热的战意。长矛化作死亡旋风,不断吞噬着安息士兵的生命。
体格悬殊的对决从开始就注定结局。安息人的刀剑甚至无法穿透罗马人的铠甲,战况迅速演变成一边倒的屠戮。那些从角斗场选 ** 的精锐士兵,正享受着杀戮的 ** 。
\"杀!杀光他们!\"
\"别放跑一个!\"
癫狂的吼叫声中,罗马战阵的攻势愈发凌厉。
安息王面如死灰地注视着战场。他原以为经过多年发展,安息已有实力抗衡罗马。此刻才惊觉西方霸主真正的恐怖——人数不足己方半数的罗马军团,竟打得二十万大军溃不成军。
短短交锋,八万安息勇士永远倒下,换来的仅是万名罗马士兵的伤亡。这些精锐都是他在强敌环伺中苦心栽培的筋骨,如今却在绝望的战损比中灰飞烟灭。
眼看着伤亡数字仍在攀升,安息王颤抖着冲出营帐:
\"停战!立即停战!\"
君王的怒吼在战场上回荡,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败者的呐喊总是显得如此无力。
但此刻安息王已挺身而出,亚历山大亦顺势下令暂停攻势。
\"安息王!本帅明告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