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南岸,钟离城外。
宣武军的大营如同一头趴伏的巨兽,连绵十里,黑色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遮天蔽日。
营盘之内,气氛肃杀,来往的士卒甲胄鲜明,目不斜视,一股冰冷的铁血之气弥漫在空气中,压得人喘不过气。
中军帅帐前的高台上,朱温身披金甲,双手负后,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远处那座孤零零的坚城。
与李烨喜欢用奇兵快马、一战定乾坤的风格截然不同,朱温的战法显得沉闷、笨拙,却又带着一种令人绝望的压迫感。
他没有下令强攻。
数十万民夫被驱赶着,在无数监军的皮鞭下,夜以继日地修筑着一种奇特的攻城工事,甬道。
那是一种用厚实的木板拼接,外面再蒙上浸湿牛皮的长廊。
从宣武军的大营开始,如同数条狰狞的巨蟒,蜿蜒着向钟离城的城墙根下延伸。
有了这层坚固的“龟壳”,城头射下的箭矢与滚石便失去了大半威力,士卒可以在甬道的掩护下,安全地将一筐筐土石运到城下。
他们的目标简单而残忍:填平护城河,将土石堆成与城墙等高的斜坡,然后,让大军直接走上城头。
这是一种用人命和时间去磨平天险的战术。
“杀!”
城门忽然大开,一员猛将率领着数百名敢死队员,呐喊着冲出城来,直扑其中一条即将完工的甬道,企图纵火焚毁。
为首的将领正是感化军第一猛将,钟离守将刘知俊。
他手中一杆长槊舞得密不透风,冲在最前,所过之处,宣武军士卒人仰马翻。
然而,朱温对此早有预料。
“放箭!”
甬道两侧的箭楼上,指挥官冷静地下达了命令。
一时间,密集的箭雨从天而降,精准地覆盖了那片小小的区域。
刘知俊的敢死队员们挥舞着刀盾,却如何挡得住这来自头顶和两侧的死亡攒射。
惨叫声此起彼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冲锋的道路上倒下。
刘知俊目眦欲裂,他拼死冲到甬道边,一槊刺穿了牛皮,却被里面伸出的数杆长枪死死抵住。
更多的箭矢向他射来,亲兵们用身体为他筑起人墙,又纷纷倒在了血泊中。
“将军!快撤!”
亲兵队长拖着浑身浴血的刘知俊,在付出近半伤亡后,狼狈地退回了城中。
这已经是半个月来的第七次突袭了,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高台上,朱温的嘴角动了动,似乎是一个嘲讽的弧度,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万古不变的冰冷。
首席谋士敬翔站在他身后,看着远处那短暂的骚乱被轻易平息,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寒意。
他钦佩主公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更敬畏这份视人命如草芥的狠辣。
“主公此策,非攻城,乃移山也。”敬翔低声道,“以我军之力,日夜不息,钟离城下再无天险。刘知俊空有匹夫之勇,城破只在旦夕之间。”
朱温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就在此时,一名背插令旗的传令兵飞奔上高台,单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报!北方急报!李烨于澶州大破罗弘信,阵斩魏博军过万,现已兵临卫州城下,卫州守将曹元钦……开城投降!”
此言一出,高台下侍立的几名宣武军高级将领顿时一片哗然。
“什么?罗弘信败了?”
“那李烨竟如此凶悍?短短一月,就逼降了卫州?”
“主公,李烨此人狼子野心,若让他尽得河北之地,必成我军心腹大患啊!我们是否要暂缓攻徐,回师北上?”
担忧和议论声在众将之间扩散开来。
朱温缓缓转过身,那张布满风霜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原本嘈杂的议论声瞬间消失,众人噤若寒蝉。
“跳梁小丑,让他再得意几日。”朱温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等我取了徐州,尽得淮南钱粮,回头再与他慢慢算总账!”
他抬起手,指向远处的钟离城,语气森然:“传我将令,加紧填河!天黑之前,我要看到护城河被填平一半!另外,封锁消息,军中再有妄议北上之事者,斩!”
“遵命!”
众将心中一凛,齐声应诺。
朱温的这番话,如同一颗定心丸,瞬间稳住了有些动摇的军心。
这位霸主的惊人定力,让所有人都意识到,无论北方发生什么,都改变不了他先取徐州的决心。
另一位谋士李振眼珠一转,上前一步,阴恻恻地说道:“主公,刘知俊之所以死守,不过是时溥仍有指望。我军何不遣一偏师,效仿那李烨,也来一招釜底抽薪?绕过钟离,直取泗州!”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徐州东南方向的一个点上重重一戳:“泗州乃徐州通往江南的咽喉,更是其粮草转运之地。一旦拿下,时溥便成瓮中之鳖,刘知俊军心必乱!”
朱温眼中精光一闪,赞许地看了李振一眼:“好!就依你之计!”
他当即下令:“命氐叔综率精兵一万,即刻出发,绕道奇袭泗州!我要让时溥彻底断了念想!”
……
钟离城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刘知俊看着城墙下那几条不断向自己逼近的“土龙”,双拳捏得咯咯作响。
城中的粮草和箭矢都已告急,士兵们伤亡惨重,士气低落。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连滚带爬地跑上城楼,带来了更绝望的消息。
“将军!不好了!泗州……泗州被围!宣武军大将氐叔综率万余人马,正在猛攻!”
刘知俊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栽倒。
他知道泗州意味着什么,那里只有不到三千守军,一旦失守,徐州就彻底成了一座孤城,再无半点外援。
完了。
一股深沉的绝望涌上心头。
但他看着身边一张张疲惫却依旧信任着他的脸,看着城中无数指望他保护的百姓,胸中那股不屈的烈火再次被点燃。
“不能就这么算了!”刘知俊一把抓起靠在墙边的长槊,眼中迸射出疯狂的光芒,“就算是死,也要从朱温身上啃下一块肉来!”
他要用最后一搏,为泗州,为徐州,争取哪怕一丝一毫的时间。
当夜,月黑风高。
刘知俊集结了城中所有还能战斗的士卒,足有三千之众。
他脱去沉重的甲胄,只穿一身布衣,亲自为将士们斟满出征的烈酒。
“弟兄们!”他举起酒碗,声音嘶哑,“城外是豺狼,身后是家园!此战,有死无生!愿随我赴死者,干了这碗酒!”
“愿随将军赴死!”
“杀朱温!”
三千将士一饮而尽,将酒碗狠狠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子时,钟离城的四门大开,刘知俊一马当先,率领着三千哀兵,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冲向了寂静的宣武军大营。
他状若疯魔,长槊所指,挡者披靡。
憋了半个多月的怒火与绝望在这一刻彻底爆发,感化军将士们迸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竟真的被他们一度冲破了两道营寨防线,火光在宣武军大营中冲天而起。
刘知俊看到了那条最大的甬道,只要毁了它,这次夜袭就值了!
“跟我冲!”他嘶吼着,就要带人冲过去。
就在这时,前方的黑暗中,响起了一阵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
一排排高大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他们身披重铠,手持长戟,组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铁壁,无声无息地挡在了他的面前。
那是朱温麾下最精锐的亲卫部队,“龙骧军”。
为首的将领缓缓摘下脸上的铁面,露出一张年轻而狰狞的面孔,正是朱温的养子,朱友恭。
他伸出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看着远处状若疯虎的刘知俊,声音沙哑而兴奋,狞笑道:
“刘知俊,你的死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