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萱眼圈微红,神情很是动容。
“果然,这果然是家姐的那支发簪!”
听了簪子和钗的故事,安陵容倒是能理解她的心情。
只是安陵容将两世的记忆翻来覆去的搜索,却始终没能找到那个疑似兰萱姑姑的姐姐的身影。
关于林家的记忆,安陵容那时虽然很小,却因为太过美好,所以每当在安家受到父亲冷待,姨娘,奴仆们欺凌时,都会经常“拿”出来怀念。
她很明确的知道,林家没有比兰萱姑姑略大些的下人或者外女,林家绣楼的绣娘们,一个个身份也都有归处,没有松阳县以外的人。
“兰萱姑姑,不瞒你说,这支簪子是我收集外祖遗物时,一同找到的。
实际上,我并未见过任何一个熟悉之人有佩戴过。
所以并不知道这支簪子的来历。
如果你是为了找寻令姐的下落,我怕是......”
“敢问娘娘外祖家,可是姓林?可是做绣楼生意的?”
安陵容话还没有说完,兰萱倒好似想明白了一切,有些激动的问道。
安陵容犹疑地点了点头。
兰萱霎时激动得不像话,眼神热切地看向安陵容,就好像看到......救命恩人一样。
“娘娘果然与我们一家缘分匪浅。
娘娘的外祖,当年应该是在去苏州府送货的路上,救下了奴婢那怀有身孕的姐姐。
给足了家姐盘缠,助她上京来找奴婢。
娘娘又在大选之日,出言解救下了奴婢那可怜的外甥女。
这......”
兰萱感动得话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又想要跪下给安陵容磕头。
好在织音和蒲荷反应快,好歹制止住了她,免于弄出太大的动静,甚至是惊吓到安陵容。
兰萱不知道的是,她所说的话,信息含量也是极大。
以至于安陵容都微微睁大了眼睛,显然压根没想到会是这样。
【外祖曾救下了兰萱怀有身孕的姐姐!
我在大选之日帮忙解围的那个小宫女,是兰萱的亲外甥女!】
这缘分确实是妙不可言,安陵容原本纯粹想要利用的心思,一时都变得复杂起来。
“令姐......可还好?还有那个小丫头......”
不知怎的,安陵容忽然就问了出来。
或许是提到外祖,她也有些想那个对她满是宠溺的老人家了,所以得知与外祖有交集的人存在,下意识便想探问一二。
有机会能听她说一说外祖的故事也是极好的。
另外,对那个接连接受过外祖与她的帮助的小丫头,陡然也升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亲近。
可问到这些,兰萱激动的情绪却陡然冷却了下来,脸上浮现出浓浓的伤感。
安陵容一看,便大致心里有了底,不免暗自叹息了一声。
果然,接下来便听到了兰萱姐妹的故事,其中也包括兰萱的姐姐,略有些凄惨的短暂一生......
兰萱家里,原本是玉雕手艺的传承之家。
家里条件虽然算不上富足,但在扬州府也是颇有名气。
她父亲在玉雕一道很有天赋,巅峰之时,因着这门手艺,也是有了家门兴盛之相。
只可惜下一代,接连出生的是两个女孩。
(在当时)这种手艺传承,又尤其重视(男性)继承人。
不巧的是,之后,兰萱的父亲患上了重病,开始缠绵病榻。
“继承人”彻底没了下文。
作为现任家主的兰萱父亲此时又是这般境地,可想而知,他们的日子开始不好过起来。
在兰萱父亲病危之时,考虑到妻子软弱,极有可能护不住女儿,所以他也算尽心为两个女儿做了安排。
兰萱的姐姐,年纪适中,所以被嫁到了一个在苏州府的世交家。
兰萱年纪尚幼,所以他耗费了大半家底,打点了关系,送了兰萱进宫。
宫女虽说是皇室奴仆,可到底地位高于普通民女,且看在背后主子的份上,总归算是有靠山。
兰萱的父亲,就是打着让兰萱低调混过入宫服侍的那些年,等年纪到了,出宫后,能对自己的婚事或是未来,有一定的话语权。
原本按照设想,两姐妹的日子,未来可以预见到过得不差。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
兰萱姐姐的婆家,家主(也就是兰萱父亲的好友)和继承人(兰萱姐姐的夫婿)也接连病逝或者遭遇意外,最后家里只留下了一个病倒的婆母和怀有遗腹子的兰萱姐姐。
旁支之人,在请大夫确定兰萱姐姐怀的是一个女孩后,就暴露了丑恶嘴脸,开始了兰萱姐姐已经经历过一遭的“吃\/绝\/户”。
婆母也再看不到希望,所以撒手人寰。
兰萱姐姐在无意中听到旁支对她的险恶谋算之后,惊慌地连夜逃出了婆家。
因为知晓逃回娘家也没用,便直接奔着京城而去,打算离妹妹近一些,看能不能有机会再见上一面。
她的盘缠不多,又怀着身子,老实说,她是做好了亖在路上的心理准备的。
可是万万没想到,还没出苏州府,兰萱姐姐就倒下了。
好在遇到了好心人,不仅帮她请大夫,保住了险些滑胎的胎儿,还在得知她的事情后,更是支助了她足够进京的盘缠。
绝望的兰萱姐姐重获希望,感激涕零,但身无长物,唯有拿那一支代表着姐妹,父女情谊的钗,以作报答信物。
只是她当时实在虚弱,所以只记得恩公姓林,是做绣楼生意的。
家在何处,却是没能记住。
短暂的养胎期间,她也偷偷打听过恩人的去向,可惜再没能碰见。
后来胎象稳定之后,她便租车前往了京城。
大约是她性子坚韧,肚子里的孩子也争气,竟让她们真的平安到达了京城。
磕磕绊绊,找到了落脚之处,又干些帮忙浆洗,缝补的活儿,好歹安定了下来。
后来也顺利生下了孩子。
只是如此奔波,操劳,母女俩的身子就别想能有多好了。
到了那年,大年初二,兰萱姐姐凭借打听到的宫人们会亲的地方,成功托人带信给了兰萱。
姐妹俩这才正式联系上。
姐姐恩人的事,也是后来听姐姐说的。
姐姐说起那些受到帮助的事,总是充满感激,对不知如何去回报的事,又充满遗憾。
连女儿的名字,也取名叫做“思菱”。
就是希望她能不忘那个林姓恩人的恩德。
而因为有着姐姐的经历摆在眼前,想到她们娘家和姐姐婆家的情况,兰萱最终决定自梳,留在宫里当嬷嬷。
思菱从小病弱,兰萱姐姐也是操劳多病,即便有兰萱一年赛一年多的例银送出宫,母女俩的日子仍旧过得十分拮据。
到了思菱十二岁的时候,兰萱姐姐沉疴难医,最终病逝。
兰萱虽然悲痛难当,但是为了姐姐唯一骨血,只能忍着悲痛,尽心筹谋她们的未来之路。
也是不久之后,便恰逢新帝登基。
宫中人员调动颇大。
靠着在宫中的人脉,兰萱学着父亲,买通了人,改大了思菱的年纪,将外甥女也接进了宫中。
安陵容帮助思菱解围的那一回,其实是思菱刚学完规矩,兰萱托关系运作,将人调到她所管辖的储秀宫,第一次开始正式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