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发生了什么?!皇上怎么突然就这么一锤定音了呢?”
夏冬春惊讶地直接弹了起来。
安陵容却好似丝毫不感到惊讶,甚至嘴角还勾起了一抹玩味的弧度。
“端妃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顺便还为他人做了嫁衣呢。”
夏冬春还没会过意来,有些不解。
“什么意思?是说她今天欺压世兰姐姐遭报应了?”
安陵容被夏冬春的话一噎。
仔细想想,又不能说她错,只能说她的立场很分明。
安陵容也便没纠正她的话,耐心进行了下拓展说明。
“是说你‘世兰姐姐’深得帝心。
如今没了兄长家的助力,又险亖还生,反而算是在皇上那里因祸得福了。
既得了皇上满满的愧疚,又引出皇上深深的怜惜。
只要你‘世兰姐姐’能一直这样清醒下去,说不定,今后她才是这后宫中,地位最稳当的一个。
真是祸兮福兮,难以预料啊……”
安陵容想到自年世兰以柔弱姿态“复出”以来,皇上每次谈到年世兰时的样子,就感慨无限。
示弱,特别是反差极大的示弱,有时真的是女子极大的致胜武器!
当然,最好还要能聪明的掌握一个度,就如现在的年世兰一样……
夏冬春联系之前的几场谈话,自行理解了一番。
“所以陵容你的意思是,端妃今早欺压世兰姐姐,不止没达成她自己的目的,反而还让皇上对世兰姐姐产生了愧疚和怜惜。
所以下定决心要给她补偿。
而世兰姐姐明里暗里表现出了对孩子的向往和喜欢,所以皇上就用温宜公主来弥补她的遗憾。
相较而言,反而是端妃咄咄逼人的样子为皇上所不喜。
彻底断了皇上让她抚养温宜的可能?”
安陵容赞赏地笑着点了点头,心里暗暗补充——
端妃在温宜的事情上‘病急乱投医’,还有‘做多错多’,皇上的心已经彻底偏了。
或许曾经的“功劳”,如今也已经变成了背刺好友,德行不佳,人品有瑕。
形势逆转,端妃多年的隐忍,这辈子怕是要付诸东流了。
“可我还是想不明白,端妃今早的一反常态,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果不是听到她和你的对话,我还以为她是在报,往日世兰姐姐欺凌她的仇呢。”
夏冬春的话,让安陵容从心语中抽回了神。
听她这个问题,只觉得刚认可她的聪明,转头便犯起了糊涂,所以有些没好气地提醒道。
“以你‘世兰姐姐’从前的脾气,被她这么挤兑,会作出何种反应?”
夏冬春几乎不假思索,“那自然是霸气地嘲讽回去,好好给……她点颜色看看……”
越说声音越小,显然已经反应过来端妃打得什么主意了。
“好歹毒的心思!
焉坏焉坏,说的就是她这种人吧?!
还好世兰姐姐忍住了。
果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有算计,都成了给世兰姐姐做嫁衣。
她就是活该!
活该她拖着一副残破身子,苟延残喘,都是心眼子坠的!!”
这是夏冬春反应过来后的同仇敌忾。
织音,东儿,茗香几个听了,都忍不住窃笑。
就是安陵容也不由地莞尔。
作为夏冬春的敌人,她这张嘴是着实气人,安陵容上辈子是充分领教过了。
可这辈子作为自己人,夏冬春这种无理由站自己队友的感觉,又着实是让人心情愉悦。
至少,活跃气氛是真挺不错。
不过听听也就算了,安陵容没有让她继续发挥下去,转头又问起了茗香。
“你先前叫‘年嫔’的时候停顿了一下,是没给封号,还是没确定下来封号?”
茗香收敛笑意,正色回复。
“娘娘机敏!
皇上应该是一下子没想好给年嫔的封号,所以让内务府之后呈报几个供他挑选。”
安陵容神色瞬间微微凝重了些许,“那就是说,这道晋封,改玉牒的旨意,其实还没有明旨下发?”
茗香一愣,还是如实回答,“按流程来说,确实是。”
安陵容颇有些无奈地端起上边的茶盏,饮了一口,叹道。
“看来还没完。”
一屋子的人都面面相觑。
不过所有问题在奶嬷嬷将弘晏抱过来后,都暂时放下了。
可她们也没存着这个疑惑多久。
因为不久后,延庆殿就传出端妃情况危险的消息。
甚至还惊动了太后和皇上。
正当安陵容打算要带夏冬春前去探望的时候,延庆殿的人却又提前过来通知。
说端妃已醒,不愿劳顿后宫姐妹,只想和太后,皇上聊聊心里话。
得,敢情这病的探访权也是专门为人定制的。
安陵容一边感慨端妃的孤注一掷,一边却还是略为年世兰感到紧张地着人去探听事情的后续。
不知端妃和太后,皇上说了什么,一连几天,后宫都是风平浪静,连为年世兰重选封号的事也没了下文。
就在安陵容打算联系年世兰商量一下对策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虚岁五岁的温宜,自己带着年世兰拨给她的灵芝,提着一篮子的点心,去了一趟养心殿。
然后,年世兰晋封为嫔,温宜公主改记她名下的旨意就传遍了后宫。
年嫔,哦,不,现在应该叫曦嫔。
安陵容刚听到这个封号的时候,差点有一些错乱。
还是怀着极其谨慎的心理,小心求证了一下才知——
不是晨光熹微的熹,而是晨曦微露的曦。
“曦”,指清晨的阳光,自带破晓而出的明艳张力,呼应年世兰“张扬明媚”的特质。
而晨光虽热烈却不灼人,暗含历经朝暮沉淀后的温润平和,恰是年世兰如今外在依旧夺目,内心却澄澈平静的写照。
安陵容能感受到,确实是皇上用心挑的。
可恰恰就是这份用心,让安陵容有些迷惘,曦嫔出现,未来还会有“熹妃”吗?
“熹”是微光初起,“曦”是朝阳满溢,前者内敛,后者张扬,但无疑都含有一点儿往事不可追,来日将会光明灿烂之意。
安陵容也说不好,“朝阳”已升,还会不会有朝阳前的“微光”。
安陵容也没纠结太久,她很清楚,是温宜公主表明了态度,让皇上彻底下定了决心。
可让安陵容更好奇的是,年世兰又是如何让温宜公主站到她那一边的?
大约是年世兰有心炫耀,又或者是知晓她们好奇,所以旨意下发当夜,翊坤宫托人送来了一封信。
“显言得失,敷陈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