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炬遗迹之内,重归死寂。唯有虚空外那尚未完全平息的能量余晖,映照得残破的塔内明明灭灭。秦双独立于这片狼藉之中,身形凝定,然而她的内心,却如同翻江倒海,先前白袍旅者那轻描淡写却颠覆认知的一拂,如同最深刻的烙印,反复在她心神中回放。
那不是力量的碾压,不是神通的精妙,甚至超越了寻常意义上的规则运用。那是一种……更本质的,近乎于“定义”与“许可”的权柄!他并非强行改变了毁灭能量的规则,而是仿佛在那片区域,临时“规定”了毁灭能量“不得靠近”这一条铁律!是规则本身,在他的意志下,主动规避、绕行!
“御道……御道……原来我一直理解的‘御’,仍是流于表面……”秦双喃喃自语,眸中混沌生灭,无数规则线条在她“御道”视角下疯狂舞动、重组、推演。
她一直以为,“御道”之境是去洞察、引导、乃至调用外界存在的规则之力。这固然强大,但终究是“借”力,是“利用”规则,如同工匠使用工具。而白袍旅者展现的,却更像是……他自身,便是规则的一部分,或者说,他拥有着在一定范围内,临时“成为”规则制定者的资格!
“身与道合……代天行权……”一个模糊却无比强烈的念头,如同破开迷雾的灯塔,照亮了她《九变道经》第三变“御天地”前方那一直朦胧不清的道路!
第一境“合地”,是身融天地,感知并借助天地之力。
第二境“御天地”,是洞察规则,引导调用规则之力。
而这第三境……当是对“道”的更进一步执掌,是真正的“执道”!身合道则,我意即天意,在一定范围内,行使部分天道权柄!
这个明悟如同天雷灌顶,让她浑身剧震!体内《九变道经》的功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自主运转,尤其是第三变“御天地”的法诀,开始发生本质的蜕变与升华!魂海深处,那扇通往万道源海的光门轰然洞开,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稳固!
她不再去试图“调用”某个具体的道则光团,而是将自身的神念、意志、乃至整个生命气息,都毫无保留地、小心翼翼地向着那光门之后,那浩瀚无垠的万道源海探去!
这不是掠夺,不是借用,而是……融合!是尝试让自身的一缕本质,暂时性地、有限度地“融入”到那构成宇宙根基的道则海洋之中!
过程凶险万分!万道源海蕴含的信息与能量何等磅礴?若非她神魂历经多次蜕变,又有功德金光与太初仙体护持,只怕瞬间就会被同化、消融,成为道则的一部分,失去自我。
但她道心坚定,紧守灵台一点清明,以“御道”之境打下的坚实基础为舟,以对白袍旅者手段的感悟为舵,艰难而执着地向着那更高的层次迈进。
她感觉自己的意识在无限拔高、扩散,仿佛化为了无数细微的粒子,与那些代表着“存在”、“空间”、“能量”、“概念”等最基础、最本源的规则线条交织在一起。她不再是规则的旁观者或使用者,而是短暂地……成为了它们的一部分。
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油然而生。虽然这种“融合”极其浅薄,范围也仅限于她自身周边方圆百丈,但她确确实实地感觉到,在这片区域内,她仿佛拥有了某种“言出法随”的雏形权柄!她可以一定程度上“定义”此地的部分基础规则!
不知过去了多久,也许只是刹那,也许是永恒。
秦双缓缓睁开了双眼。她的眼眸,不再是规则的倒影,而是化为了两潭深不见底的幽泉,平静无波,却仿佛蕴含着制定规则、审判万物的漠然与威严。她周身的气息彻底内敛,站在那里,却仿佛与周围的虚空、与那残破的遗迹、与冥冥中的万道法则,完美地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九变道经》第三变“御天地”,第三境——执道,初成!
她心念微动,并未调动任何仙力,只是凭借着“执道”境的权柄,轻声低语:“此域,当为净土,万邪不侵,诸法难近。”
言出法随!
刹那间,以她为中心,方圆百丈内的空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洗涤、重塑!空气中残留的微弱魔气、毁灭能量余波,如同被橡皮擦抹去般瞬间消失!一种绝对的“秩序”、“祥和”、“不可侵犯”的意韵弥漫开来,仿佛这片区域被她从原有的宇宙规则中暂时“割裂”出来,赋予了全新的、由她制定的法则!这便是绝对防御的雏形,在此域内,除非力量层次远超她对道则的理解,否则任何外来攻击都会被这片“净土”规则自动排斥、净化!
她再一动念,身形开始变得模糊、透明,并非空间穿梭,而是其存在本身,开始与周遭的“虚空道则”、“光线道则”、“存在感道则”等完美融合。下一刻,她的身影彻底消失不见,并非隐身,而是其“存在”的概念,被她从当前区域的规则中暂时“隐藏”了起来。即便是上清境巅峰的神念扫过,也只会觉得此地空无一物,与别处虚空毫无二致。这便是身融道则,藏匿自身!
最后,她尝试调动攻击。她没有选择那些强大暴烈的道则,而是将神念沉入魂海光门,锁定了一个代表着“剥离”、“分解”概念的中等强度道则光团。在“执道”境下,她不再是以自身力量去“借用”它,而是直接以自身意志,暂时“赋予”这片区域“剥离”与“分解”的规则特性,并将这股特性凝聚于指尖。
她对着前方一块坚硬的、残留着防护符文的星炬金属残骸,轻轻一点。
没有声音,没有光芒。那块金属残骸,就在她指尖点中的瞬间,如同经历了亿万年的风化,从最微小的结构层面开始,无声无息地分解、崩散,化为最原始的金属微粒,飘散消失。这不是毁灭,而是最本质的“规则性分解”!
调动万道,替天行权!
感受着这堪称逆天的能力,秦双心中亦是一片震撼。“执道”之境,果然恐怖!这已近乎于创世神般的手段!当然,她也清晰地感知到,维持这种状态,尤其是调动较强道则或维持较大范围的规则领域,对自身的神魂、清炁以及太初仙体的负担都极其巨大。以她目前上清境后期的修为和仙体强度,全力施展“执道”权柄,恐怕也坚持不了太久,而且能调动的道则强度也有限度。但这无疑是一张足以逆转乾坤的终极底牌!
她缓缓收敛了“执道”之境的气息,身影重新凝实,周围百丈的“净土”领域也悄然消散,重归废墟景象。她微微喘息,额头见汗,但眼神却明亮如星。这次顿悟突破,意义非凡,让她真正拥有了在即将到来的大风大浪中,一定的立身之本。
“恭喜。”脚下影子中,传来凌绝道尊带着一丝欣慰的传音。他全程见证了秦双的悟道过程,即便是他,也为这“执道”之境的玄妙而感到惊叹。此等手段,已近乎道境本质,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主动性”。
“多谢师尊护法。”秦双传音回道。她知道,若非师尊在侧,让她心无旁骛,此番突破绝不会如此顺利。
调息片刻,将刚刚突破的境界初步稳固后,秦双的目光再次投向星炬遗迹的深处。白袍旅者提到“钥匙”已被取走,但此地作为星炬文明的重要节点,或许还残留着其他线索。而且,那些带着“归墟烙印”的追踪者为何而来?他们与取走钥匙者,是同一阵营,还是敌对关系?
她决定继续深入探索。这一次,她以“执道”之境的身融道则之法,将自身完美隐匿,如同一个无形的幽灵,向着巨塔更核心的区域潜行而去。
越往深处,遗迹保存得相对完好一些。她穿过一条布满精密仪器的长廊,来到了一处圆形的大厅。大厅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由无数水晶棱镜构成的复杂装置,虽然大部分棱镜已经碎裂黯淡,但核心处仍有几块残片,散发着微弱的、断断续续的能量波动和精神印记。
秦双悄然靠近,将神念小心翼翼地探入那残存的精神印记之中。
轰!
一段残缺混乱、却充满绝望与不甘的记忆碎片,涌入她的脑海:
· ……
· “……归墟潮汐提前了!观测站全部失联!”
· “……星炬网络正在逐个熄灭!坐标丢失!我们被抛弃了!”
· “……是‘清扫者’!他们来了!为了那个坐标……”
· “……启动最终协议!销毁所有记录!绝不能让他们得到‘方舟’的……”
· “……为了文明的延续……种子必须……”
· ……
记忆碎片到此戛然而止,充满了末日来临前的恐慌、不甘以及一种决绝。秦双捕捉到了几个关键信息:“归墟潮汐”、“清扫者”、“坐标”、“方舟”。
“清扫者”,这很可能就是白袍旅者口中那些带着“归墟烙印”的家伙,也是导致星炬文明灭亡的元凶!他们的目的,似乎是寻找一个名为“方舟”的“坐标”?而星炬文明,至死都在守护这个秘密,甚至启动了最终销毁协议。
那么,取走此地“钥匙”的人,是谁?是“清扫者”得手了?还是另有其人?那个“方舟坐标”,又代表着什么?是生机,还是更大的陷阱?
线索依旧破碎,但指向却越来越清晰。这场波及纪元的灾难,背后有着名为“清扫者”的恐怖势力在推动,而一些上古文明,似乎知晓内情,并留下了对抗或逃避的后手。
秦双退出精神印记,目光凝重。她感觉,自己正在一步步揭开一个淹没在时光长河中的、关乎无数文明存亡的惊天秘密。
就在她准备进一步搜索大厅,看看是否有其他遗漏的线索时,她融入道则的感知,忽然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隐晦、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空间波动余韵。这波动非常细微,若非她处于“身融道则”的敏锐状态,绝难发现。
波动源自大厅角落,一处看似普通的墙壁。她走近,以“执道”之境仔细感知,发现那里有一道极其高明、几乎与空间本身融为一体的临时空间裂隙正在缓缓弥合,残留的气息……与之前白袍旅者离去时,有几分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更加仓促和……不稳定。
“难道……取走钥匙的人,是从这里离开的?而且,似乎离开得并不从容?”秦双心中一动。她尝试以“执道”权柄,追溯并稳固那即将消散的空间坐标痕迹。
这个过程极其艰难,那痕迹如同风中之烛。但她对空间道则的理解在“执道”境下远超以往,最终,一个模糊的、指向遥远未知星域的坐标,被她成功捕捉并记录了下来。
虽然不确定这个坐标通往何处,是否是陷阱,但这无疑是目前最明确的线索。
秦双不再停留,转身离开了这座充满悲壮与谜团的星炬遗迹。回到虚空,她回首望去,那残破的巨塔在死寂的星空中默默矗立,仿佛一个文明最后的墓碑。
她的游历,因这“执道”之境的突破与新的坐标线索,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前方,是更深的迷雾,也是更接近真相的可能。
秦双祭出星舟,设定好那刚刚获得的模糊坐标,化作流光,再次投入无垠的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