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隆国首都的深夜,别墅落地窗外,整片城市霓虹都浸在浓稠夜色里。夏宇立在窗前,指尖雪茄燃至尽头,烫得指腹微麻时,他才恍然回神——白飞飞的电话已过去一小时,他却在原地站了许久,脑海中反复推演着星核能源技术与夏国合作的每一种可能。
办公桌上摊着两份文件:一份标注着星核能源技术的重要性,其中“军事应用模块”被红笔反复圈画;另一份是夏国近五年新能源产业发展报告,夏宇指尖划过纸面,指腹摩挲着“夏国”二字,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想起几年前离开夏国的场景。那时他与李家缠斗不休,对方最终躲进Y省军区避而不出,是夏国官方出面谈判,最后的结果是“遮天之手”全面退出夏国。此后,他便带着白飞飞、娜塔莎等人来到卡隆国。这些年,“遮天之手”在全球布局,从非洲的矿产争夺到欧洲的科技公司,他见惯了各国的博弈与算计,却唯独对夏国,始终存着一份难以言说的牵绊。“母国”二字,似刻在骨血里的印记,哪怕隔着万水千山,也总能在某个瞬间牵动他的神经。
但夏宇从不是凭情感做决策的人。他重新坐回真皮座椅,打开加密电脑,调出星核能源技术层级图。屏幕蓝光映在他脸上,他暗自盘算技术输出的风险:“若仅开放非商用权限,限定用于国防装备续航优化,只要星核液仍由我方掌控,技术壁垒便不会松动。”随后,他又点开“遮天之手”的资源需求清单——卡隆国基建项目的钢材缺口、实验室的精密仪器采购需求、新型材料的研发资金空缺,这些数字像一个个待填补的黑洞,而夏国恰好能提供最关键的“燃料”。
“等价交换,不吃亏,也不辜负母国。”夏宇低声自语,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拿起加密电话拨通白飞飞的号码,声音比平日多了几分沉稳:“可以答应夏国,但要把条件谈清楚。第一,技术仅限非商用,夏国需签署保密协议,若出现技术外泄,‘遮天之手’有权终止合作并追索赔偿;第二,交换资源分三期交付,先运抵卡隆国基建所需钢材,再跟进实验室仪器,最后支付研发资金;第三,夏国需为‘遮天之手’在夏国的合法产业提供政策便利,尤其是新能源领域的项目审批。”
电话那头的白飞飞听到决策,明显松了口气,连忙应声:“我明白,这就和娜塔莎一起准备谈判文件。”挂了电话,夏宇再次走到窗边,望着东方天际泛起的微光,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淡笑——他知道,这个决定不仅能为“遮天之手”争取发展助力,或许也能为自己与母国之间,搭建起一座新的桥梁。
另一边,白飞飞挂了夏宇的电话,立刻和娜塔莎沟通。并且联系夏国林正阳委员,告知对方夏宇已同意合作。
夏国京城的谈判会议室里,气氛早已不似初次会谈时那般紧绷。白飞飞和娜塔莎坐在会议桌一侧,面前摊着整理好的合作框架文件;林正阳、陈教授与赵将军坐在对面,脸上满是期待。
白飞飞将文件推到三人面前,指尖点向核心条款,清晰阐述:“夏宇先生已同意技术合作,但有三个核心条件。首先是技术使用范围,仅限非商用,星核能源中最关键的星核液由我方提供,不开放相关技术,确保技术不会被反向破解;其次是资源交换节奏,我方需分三期接收物资,第一期钢材需在协议签署后半个月内运抵卡隆国港口;最后是政策支持,希望夏国能给予‘遮天之手’与本土企业同等的市场审批待遇。”
陈教授立刻拿起文件,戴上老花镜仔细翻看,手指停在技术保密条款上,抬头问道:“星核液技术不开放,我们如何确保技术能稳定应用?”娜塔莎当即接过话头,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加密模块测试数据:“这是我方实验室的测试报告,在不开放星核液制造技术的前提下,我们会提供次级军用标准技术,且星核液将无限制直接供应。”
赵将军更关心资源交换细节,指着钢材交付条款问道:“半个月时间是否太紧?我们需要协调工厂生产与港口运输。”白飞飞微微颔首,语气带着适度灵活:“可以宽限三天,但不能再晚——卡隆国基建项目已停工待料,耽误不起。”林正阳见状立刻打圆场:“这个没问题,我们现在就联系相关部门协调,确保物资按时交付。”
后续谈判异常顺利,双方围绕细节条款逐一确认。原本预计需多日的谈判,仅用一晚上便达成共识。当林正阳与白飞飞分别在协议上签字、双手相握时,会议室里的气氛终于彻底放松。
林正阳看着协议上的签名,笑着说:“没想到进展这么快,这离不开夏宇先生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白小姐和娜塔莎女士的配合。”白飞飞露出久违的笑容:“这是双方共赢的结果,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合作机会。”娜塔莎补充道:“‘遮天之手’会尽快安排技术团队来华,协助夏国科研人员对接,确保合作顺利推进。”
谈判结束后,白飞飞走出会议室,给夏宇发去消息:“协议已签,条件全部达成。”很快收到回复:“好,明天你带小浩到卡隆国后,我们再商议后续对接细节。”白飞飞抬头望向京城的夜空,夜色正浓,星光点点。她知道,这场跨越国界的合作,不仅是“遮天之手”发展的新起点,或许也是夏宇与母国之间,一段新缘分的开始。
远在卡隆国的夏宇收到消息后,将协议扫描件存入加密数据库,随后在电脑上打出一行字:“星核与夏国,共赢之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