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卡马乔的新闻发布会在总统府的宴会厅举行,现场挤满了国内外的记者。卡马乔穿着深色西装,站在讲台上,身后的大屏幕上播放着和卡隆国合作协议的核心条款,用红色字体标出“利国持股65%”“卡隆国占35%负责建设输油管道”等内容。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利国同胞。”卡马乔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宴会厅,也通过电视信号传到了利国的每一个角落,“我知道,最近很多人在质疑政府与卡隆国的合作,认为我出卖了国家利益。但今天,我要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
他拿起一份协议副本,举过头顶:“这份协议,每一条都经过了法律专家、经济专家的反复审核,每一条都以利国的利益为出发点。我们自己的开采技术落后,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卡隆国是唯一一个愿意以平等的姿态与我们合作的国家——他们不要求优先供应权,不要求垄断经营,反而愿意帮助我们建设自己的石油产业体系。
高卢国的合作条件我也公布了的,大家应该看的到,对比后大家都知道怎么选择。
各位可以想一想,如果我们拒绝卡隆国,高卢国会不会改变他们的苛刻条件?不会。其他西方国家会不会来帮助我们?更不会。他们只会像过去几十年一样,把我们的农副产品低价买走,再把高价的工业品卖给我们,让我们永远停留在贫困里。”
台下,一位来自高卢国《世界报》的记者举手提问:“总统先生,有民众认为,卡隆国是为了扩大自己在非洲的影响力,才与利国合作,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卡马乔直视着那位记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战略考量,这很正常。但关键是,合作是否对利国有利。卡隆国想要影响力,我们想要发展,这是互利共赢,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掠夺。相反,有些国家,他们过去在非洲掠夺了多少资源?现在还想继续用不平等的条件来控制我们的油田,这才是真正的‘霸权主义’。”
日落国记者提问道:“总统先生,您们不愿意和高卢国的自由能源集团合作,我们也可以理解,但您们国家也可以自己开发,为什么一定要和卡隆国合作开采,这样不是要分出一部分利益给卡隆国,是不是您和卡隆国达成什么私人协议,您才做的这个决定?”
卡马乔回答道:“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开采技术落后,没有能力独自开采,我们需要一个伙伴。而卡隆国作为我们的兄弟国家,我相信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能更好的开发这个油田,让我们的经济更快的发展。”
发布会进行到一半时,宴会厅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一群举着标语的抗议者冲了进来,高喊着“反对合作”的口号。防暴警察迅速上前,将抗议者拦在门口,现场一片混乱。卡马乔没有慌乱,他拿起麦克风,继续说道:“各位同胞,我知道你们担心国家利益受损,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请你们相信,政府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出卖利国的利益。如果你们有任何疑问,随时可以到总统府来,我亲自为你们解答。但请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不要用暴力的方式破坏我们自己的未来。”
抗议者最终被警察带离了现场,发布会继续进行。但卡马乔知道,这只是开始。当天下午,他接到了卡隆国总统福克兰的电话,对方承诺会加快设备运输的速度,并派遣一支安保团队协助利国保护油田勘探区的安全。“卡马乔总统,我们是盟友,”卡隆国总统福克兰的声音在电话里很坚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卡隆国都不会放弃合作。”
挂了电话,卡马乔走到办公室的书架前,拿起一张老照片——那是他年轻时在巴黎留学时拍的,照片里的他穿着牛仔裤,背着书包,站在埃菲尔铁塔前,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那时他以为,西方的“民主”和“自由”能帮助利国发展,可回国后才发现,没有经济实力,没有自主的产业,所谓的“民主”和“自由”不过是别人操纵的工具。
现在,油田是利国唯一的机会。卡马乔轻轻抚摸着照片,心里暗暗发誓:就算面对再多的抗议,再多的威胁,就算要和整个西方世界对抗,他也要把这个合作推进下去。因为他知道,他不仅在守护一座油田,更在守护利国千万民众的未来——那些在漏雨教室里读书的孩子,那些在没有药品的医院里等待治疗的病人,那些一辈子都没走出过沙漠的牧民,他们都在等着这桶“黑金”,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丝光亮。
夜幕降临,利国首都的街道渐渐安静下来,只有总统府前的广场上,还有零星的抗议者举着标语牌,在路灯下坚守。卡马乔站在窗前,看着那些身影,心里清楚,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高卢国不会善罢甘休,反对势力还会继续煽动民众,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了利国的未来,他愿意赌上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生命。
远处的天边,一颗星星慢慢升起,在黑暗的夜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卡马乔知道,就像这颗星星一样,利国的希望或许现在还很渺小,但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会照亮整个非洲大陆。
利国政府也深知,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抵御外部势力的侵略与干涉。他们积极动员国内民众,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共同扞卫国家的主权与尊严。
随着局势的日益紧张,利国和卡隆国与高卢国及其盟友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一场围绕着石油资源的明争暗斗,在利国的土地上愈演愈烈。而这场斗争的结果,不仅将决定利国的未来命运,也将深刻影响世界能源格局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