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符文加速版)的通车,像一颗重磅炸弹,把“科学修仙”(或者说“符文应用”)这个概念砸进了大秦朝野上下每个人的脑子里。以前大家觉得仙术啊、符文啊,那是林侯爷和陛下在兰池宫里鼓捣的高端玩意儿,离自己远着呢。可现在不一样了,那能让人挖土如切菜、推车如奔马的符文工具,那能让马车跑得飞起的符文路,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下可好,咸阳城乃至各郡县,讨论的风向彻底变了。茶馆酒肆里,以前是“兄台,今年收成如何?”“唉,赋税重啊!”现在变成了“老哥,听说你侄子在少府工坊?能搞到内部价的符文锄头不?”“哎呦,别提了,排队都排到明年了!你说林侯爷咋不再多弄点呢?”
这股风潮自然也吹到了宫里。嬴政陛下看着各地呈上来的、请求推广符文工具和加速路的奏折堆成了山,龙心大悦的同时,也陷入了沉思。
人才不够用啊!
少府和公输家的工匠都快累吐了,订单还是做不完。懂得符文刻画、能理解林昊那些“奇思妙想”的工匠,更是凤毛麟角。总不能啥事都让林爱卿亲力亲为吧?人家还要专心帮朕修仙呢!
这日,嬴政结束修炼,感觉体内那团气旋又壮大了一丝,心情正好,便召来林昊和扶苏议事。
“林爱卿,符文之术,利国利民,此乃大善。”嬴政开门见山,“然如今工匠短缺,尤缺精通符文之人,长此以往,恐误大事。你可有良策?”
林昊一听,机会来了!他早就想搞点大新闻了,一直没找到合适切入点。
“陛下圣明,所言极是!”林昊立刻躬身,“符文之道,乃至科学修仙之学,皆需专精之才。然此类人才,非经系统培养、严格选拔不可得。以往举荐、征辟之法,恐难觅其才。”
扶苏在一旁点头附和:“父亲,林侯爷所言有理。儿臣近日处理政务,亦觉各地官员于新政理解深浅不一,执行力度亦不同,需通晓新学之干吏。”
嬴政目光扫过二人:“哦?依尔等之见,该当如何?”
林昊和扶苏对视一眼,由林昊开口道:“臣与殿下商议,或可…改革选官之法!”
“改革选官?”嬴政眼中精光一闪。这可是动根基的大事。
“正是!”林昊豁出去了,“可仿先前察举、征辟之制,然更加规范、公开、公正!设立专门之‘科举’,分科考试,择优取士!”
“科举?”嬴政对这个新词很感兴趣。
“对!科举!”林昊开始画大饼,“可设‘文试’,考校经史子集、律法算数,选拔治理地方之才;设‘工试’,考校工匠技艺、格物之理,选拔能工巧匠;设‘农试’,考校农时地利、育种施肥,选拔农事专家;设‘医试’…而最为重要者,可设‘道试’!”
“道试?”嬴政坐直了身体。
“正是!”林昊声音提高,“‘道试’专考符文基础、灵气感应、基础炼气法门!选拔有修仙天赋、可深造符文之道、乃至未来能护卫陛下、征战四方之良才!”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御剑破万军!林昊直接把后世的概念搬了出来。
嬴政听得目光越来越亮!这“科举”之法,不仅能解决眼下的人才短缺,更是将选拔人才的权力彻底收归中央,打破贵族垄断,还能为他未来的“仙秦帝国”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妙啊!
“善!大善!”嬴政抚掌大笑,“此策甚合朕意!便依尔等所言,筹办这‘科举’!首届便以‘道试’为主,‘文试’、‘工试’为辅!林爱卿,你与扶苏全权负责,拟定章程,昭告天下!”
圣旨一下,整个大秦再次震动!
科举?考试做官?还是考什么…符文?修仙?
这消息比符文直道还让人懵圈!老百姓们围着官府贴出的告示,议论纷纷。
“啥叫科举?考试?考上了就能当官?”
“还能学仙法?画符文?真的假的?”
“俺家二狗子打铁是一把好手,是不是能去考那个‘工试’?”
“我孙子读书聪明,是不是该去考‘文试’?”
“俺…俺好像能感觉到一点气感…能不能试试‘道试’?”
有人兴奋,有人怀疑,有人观望。但无论如何,一条前所未有的、看似公平的晋升通道,向所有大秦子民打开了!
林昊和扶苏立刻忙成了陀螺。拟定考试大纲、设置考场、安排考官、制定保密条例…千头万绪。林昊主要负责“道试”和“工试”的部分,他把《基础炼气诀》里最入门的部分和一些最简单的符文图案作为考题范围公布了出去,顿时引发了全民修炼、画符的热潮!咸阳城的朱砂和黄纸一度脱销!
扶苏则主要负责“文试”和整体统筹,这位温和的公子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
终于,到了第一届大秦科举考试的日子!
咸阳城外人山人海!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子、工匠、农夫、甚至还有几个看起来仙风道骨(也可能是饿的)的方士,汇聚于此!场面极其壮观!
文试考场内,士子们奋笔疾书,讨论经义,撰写策论。
工试考场外,摆满了各种工匠工具,考生们需要现场制作零件、解决技术难题。
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道试”考场!
考场设在一处临时划出的开阔地,周围由郎卫严密把守。考试内容也简单粗暴:
第一关:灵气感应。考生盘坐,面前放着一块微蕴灵气(林昊挑剩的边角料)的玉石,能在一炷香内明确感受到灵气并大致描述者,过关!
第二关:符文临摹。发放几张最简单的“轻身符”、“坚固符”图案,能用朱砂笔较为准确地临摹下来,且笔画间隐约能引起微弱灵气流动者(由林昊和几个初步入门的小宦官考官感应),过关!
就这么简单两关,却刷掉了九成九的人!
有人对着玉石打坐打到睡着,口水流了一地。
有人拿起朱砂笔手抖得像筛糠,画出来的符文歪歪扭扭,鬼画符一样,毫无灵气反应。
但也真有天赋异禀之辈!
一个来自边郡的年轻军士,只是稍一打坐,便猛地睁开眼:“感受到了!凉丝丝的,像小虫子往手里钻!”他临摹的符文,笔画虽略显生硬,却隐隐有微光流转!
一个看起来瘦弱的农家少年,闭目片刻,额角见汗,却坚定地指着一块玉石:“这块…这块最暖和!”他画的符文,透着一股难得的沉稳气韵。
甚至还有一个公输家的年轻子弟,对灵气感应一般,但拿起符文笔,手法极其精准稳定,画出的符文堪比印刷,虽然灵气反应弱,但林昊觉得这是个搞技术的好苗子,破格录取!
【来自考生的震惊+狂喜+沮丧,情绪值+50+50+50…!】
【来自围观群众的震惊+羡慕,情绪值+30+30+30…!】
最终,首届科举,尤其是“道试”,选拔出了近百名有潜力的“仙苗”和大量文试、工试的合格者。
放榜那天,咸阳城万人空巷!那些榜上有名者,欣喜若狂,一步登天!落榜者则捶胸顿足,决定回去头悬梁锥刺股,明年再战!
嬴政亲自接见了部分优异者,尤其是那几个“道试”尖子生,勉励有加,并当场授予官职或进入少府、将作监、新成立的“天工院”深造的机会。
一场科举,不仅为帝国选拔了急需的新型人才,更是极大地激发了民间的向学之风和修炼热情!人们第一次意识到,除了种地、打仗、做工匠,还有“修仙”这条路可以改变命运!
林昊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的“仙苗”,心里乐开了花。这都是未来的优质“韭菜”啊…啊不,是优质人才!以后推广新功法、新符文、新黑科技,就有基础了!
而系统的提示音,也在这全民热议、万众瞩目的盛况中,再次响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