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二阿哥府邸,马车缓缓驶入夜色,车厢内的烛火摇曳,映着雍正帝与英台略带疲惫的脸庞。一路沉默,直到马车行至紫禁城角楼,雍正帝才忽然握住英台的手,指尖仍带着一丝未散的紧绷。
“英台,今日……好险。”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后怕,目光紧紧锁住她,“你不该来的。”
英台心中一暖,反手握紧他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他掌心的薄茧——那是多年批阅奏折、执掌朝政留下的痕迹。“陛下,我怎能不来?”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我知道你只带了几名近侍去二哥府中,心中便一直不安。若真有不测,我怎能让你独自面对?”
雍正帝望着她眼中毫不掩饰的担忧,心中涌起一阵酸涩。他想起方才在二阿哥府中,旧部挑唆、剑拔弩张的时刻,若不是二阿哥坚定地护在身前,若不是英台及时带禁军赶到,后果不堪设想。“可你知不知道,一旦府中真的反了,你带着禁军闯进去,便是将自己置于险境。”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朕是皇帝,护着你和孩子们,护着这江山,是朕的责任。你若有半点闪失,朕……”
话未说完,便被英台轻轻按住嘴唇。她眼中泛起泪光,却笑着摇头:“陛下,你忘了?我们是夫妻,是跨越了七世才相守在一起的人。从雍亲王府的海棠树下,到如今的紫禁城,我们一起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争储的猜忌、边疆的战火、百姓的疾苦,哪一次不是携手并肩?你护着我,我也护着你,这从来都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
她顿了顿,伸手抚平他紧锁的眉头:“今日之事,我知道二哥本性不坏,可人心难测,我不能让你孤身涉险。更何况,弘历还在宫里等我们回去,我们一家人,缺一不可。”
雍正帝将她紧紧拥入怀中,下巴抵在她的发顶,感受着她温热的体温,心中的后怕渐渐消散,只剩下满满的庆幸与温暖。“是啊,一家人,缺一不可。”他轻声呢喃,“英台,朕这一生,最幸运的事,便是遇到你。若没有你,朕或许早已在权谋争斗中迷失,或许早已忘了亲情的温暖,更不会有如今的‘同心’盛世。”
车厢外,风声渐起,吹得车帘微微晃动,月光透过缝隙洒进来,照亮两人相拥的身影。英台靠在他的肩头,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心中满是安宁。“陛下,你看,二哥最终还是选择了我们,选择了亲情。”她轻声说,“这就够了。不管遇到多少挑拨与危机,只要我们心中的‘同心’还在,只要亲情还在,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雍正帝点点头,收紧了手臂。他想起当年在雍亲王府,英台为了化解兄弟间的猜忌,一次次奔走斡旋;想起漠北叛乱时,她力排众议让十阿哥出兵救荣宪;想起她放下后位之权,只为守护天家亲情……她的一生,都在为“亲情”与“同心”而活,也正因如此,才让他在冰冷的皇权中,始终保持着一份温暖与清醒。
“英台,”雍正帝抬起她的下巴,指尖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珠,眼中满是深情,“往后,朕不会再让你置身险境。但也请你记住,无论何时,朕都会在你身边,就像你在朕身边一样。”
英台笑着点头,将脸埋进他的胸膛,听着他有力的心跳,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心中充满了安全感。她知道,不管未来还会遇到多少风雨,只要他们携手并肩,只要心中的亲情与爱意还在,就没有什么能打败他们。
马车缓缓驶入紫禁城,灯火通明的宫殿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车停稳后,雍正帝亲自扶英台下马车,两人并肩走进乾清宫,远远便看到弘历正站在宫门口焦急地张望。
“皇阿玛!皇额娘!”弘历快步跑过来,分别拉住两人的手,“你们可算回来了!我担心坏了!”
雍正帝与英台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温柔。英台蹲下身,抚摸着弘历的头:“放心吧,我们回来了,一切都好。”
一家三口并肩走进宫殿,烛火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温馨而和睦。虫洞的痕迹早已在时光长河中彻底消散,而这场深夜马车中的倾诉,却为这段七世缘分添上了最深情的一笔。
它证明了,最动人的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危难时的不离不弃;最珍贵的相守,不是锦衣玉食的奢华,而是风雨同舟的温暖。雍正与英台的爱,早已融入彼此的骨血,成为跨越时光的羁绊,成为守护亲情与家国的最坚实力量。
这份在风雨中愈发深厚的夫妻情,终将伴着紫禁城的灯火,永远温暖着每一个日夜,让这段七世缘分,在岁月中绽放出最动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