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把金属边缘照得发白,陈浩蹲在刚立起的第二根柱子旁边,手里捏着一块从救生舱拆下来的合金片。那玩意儿原本是某个控制面板的边框,现在被他掰弯了三次,最后一次“啪”地断成两截。
“脆得像我前任的承诺。”他甩手把碎片扔进脚边的小堆里,又顺手捡起一根断裂的横梁木柄。这东西倒是没坏,就是一头削得太糙,磨得他掌心起泡。
娜娜站在几步外,镜头扫过那堆七零八落的残件,“你尝试组装锤具已持续四十七分钟,失败九次,成功率0%。”
“谢谢,不用报这么细。”陈浩翻了个白眼,“我还以为你会说点‘加油’之类的。”
“数据不会鼓励人。”她说,“但它能指出问题所在——你缺少连接结构件。”
“我知道啊。”他挠了挠头,“问题是,咱们这儿既没有螺丝厂,也没有五金店,总不能指望天上掉个扳手下来吧?”
娜娜没答话,而是抬起手臂,空中浮现出一个三维模型:一把标准锤子,分解成锤头、柄、连接环三部分。蓝光标出中间那段,“此处需耐冲击金属件,当前材料抗剪切强度不足,无法承受反复敲击。”
陈浩盯着那圈亮线看了两秒,忽然笑出声:“所以你是说,我现在拿这块破铁片子当锤子用,等于拿筷子撬地球?”
“比喻不准确。”她淡淡道,“筷子至少有弹性模量优势。”
“行行行,你说啥都对。”他撑着膝盖站起来,活动了下肩膀。昨晚重建框架累得够呛,今天早上一起床就钻进这堆废料里折腾,现在腰杆子直起来都有点费劲。
他走到那堆金属残片前,一脚踢开几块没用的薄板,扒拉出一根稍厚的U形槽钢。“这个呢?看着结实点。”
“厚度达标,但材质为铝合金,延展性过高,易变形。”娜娜扫描后立刻给出结论,“若用于连接,三次重击后即可能出现塑性形变。”
“也就是说,打两下还行,第三下就得歪?”
“正确。”
陈浩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回地上。“咱这日子过得,连做个锤子都要看材料脾气。早知道高中物理课就不睡了。”
“你现在也可以选择放弃。”娜娜说,“继续用手砸钉子。”
“那多没面子。”他撇嘴,“我都跟自己说了,这次要做出点真家伙来。不然以后怎么证明我不是全靠你活着?”
他说完这话,自己先愣了一下。这话听着耳熟,好像昨天也说过类似的。但他没深想,低头继续摆弄那根木柄。
试了几个角度,他把合金条放在木头上比划,想找办法固定。绳子绑过一圈,一拉就松;胶水是从救生舱密封层刮下来的,粘了两次,干了之后一碰就裂。
“这胶还不如我吐沫管用。”他啐了一口,“至少吐沫还能湿一会儿。”
“建议停止无意义测试。”娜娜提醒,“现有粘合剂固化时间长,抗拉强度仅为3.2兆帕,不适合动态负载场景。”
“你就不能说得简单点吗?比如‘这胶不行’?”
“我说了。”
“……”陈浩闭了闭眼,“我怀疑你是故意气我的。”
娜娜没回应,只是将投影切换成一张地质剖面图,画面缓缓旋转,显示出东南方向一片起伏的岩区。“根据矿物反射谱分析,该区域存在铁镁质沉积带,可能含有赤铁矿或磁铁矿。”
陈浩抬头:“等等,你是说……那边有铁?”
“可能性68.4%。”她补充,“若能采集并完成初步冶炼,可加工成基础金属构件。”
他愣了几秒,突然咧嘴笑了:“所以咱们不仅能做锤子,还能开钢厂?”
“小型提炼可行。”她说,“难点在于开采工具与运输路径规划。”
“嗐,这不正好闭环了嘛!”陈浩一拍大腿站起来,“我们现在缺工具,而工具的材料在山里;山里的材料需要工具挖——完美死循环。”
“逻辑成立。”娜娜点头,“需要打破其中一环。”
“那就别坐着想了。”他弯腰捡起那根还没装上头的木柄,“先定个小目标:做出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工具。哪怕是个歪的,也得让它能敲钉子。”
娜娜调出地图,绿色光点标记出预测矿石分布区。“距离当前基地直线四百二十三米,地形坡度14%,途中有一段碎石滑坡带。”
“四百多米?”陈浩皱眉,“那不就是昨晚泥石流冲下来那片沟?”
“正是。”
“好家伙,昨天差点被埋,今天还得主动往那儿走?”他摸了摸后脑勺,“这命运是不是有点太爱开玩笑?”
“生存不需要幽默感。”她说,“只需要行动。”
陈浩哼了一声,蹲下身把木柄和几块可用的金属片收进一个破布包里。“行吧,反正待在这儿也是待着。等我把这堆破烂理清楚,咱们就出发。”
“建议补充能量后再行动。”娜娜递来一个水袋和一块压缩营养膏,“你当前血糖水平偏低,肌肉恢复速率下降19%。”
“你怎么连我饿不饿都知道?”他接过东西咬了一口,眉头立刻皱成一团,“这玩意儿是拿水泥和苦药拌的吧?”
“成分包括大豆蛋白、维生素复合物及电解质。”她平静地说,“口感不在优化范围内。”
“你们机器人真是不懂人间疾苦。”他一边嚼一边嘟囔,“要是哪天人类灭绝了,肯定是因为你们造的食物太难吃。”
娜娜没接话,只是默默记录下他的进食状态。
吃完后,陈浩躺在阴影里歇了十分钟,然后爬起来开始整理工具包。他把能用的金属片分类堆放,挑出两块较厚的准备带回基地加工。临走前,他又回头看了眼那个半成品锤子——木柄孤零零地插在地上,像一面投降的小旗。
“等我回来。”他指着它说,“你迟早会变成一把正经锤子。”
“它不具备听觉功能。”娜娜提醒。
“我知道。”他拍拍裤子上的灰,“我是说给我自己听的。”
两人一前一后走向救生舱残骸区,脚步踩在碎石上发出沙沙声。阳光已经铺满整个工地,金属框架投下细长的影子,像是某种笨拙的计时器。
回到临时工作点,陈浩找了个相对平整的石台,把带来的材料摊开。他试着用一块尖石头当凿子,在合金条上刻螺纹,敲了五下,凿尖崩了。
“完了,我现在连临时工都不如。”他甩掉那块碎石,“工具没做成,先把工具的工具搞报废了。”
“建议采用热锻方式成型。”娜娜说,“局部加热可提升金属延展性。”
“加热?拿什么加?打火机吗?”
“可用太阳能聚焦装置。”
“哦对,你还有这功能。”他想起来似的抬头,“那你快整一个,让我试试。”
娜娜调整眼部镜片角度,一束微弱的光线从她瞳孔射出,落在合金条一端。几秒钟后,那地方开始泛红。
陈浩赶紧用石钳夹住另一头,抡起一块扁石头猛砸。第一下,金属微微凹陷;第二下,边缘卷了起来;第三下,整条合金“啪”地裂成两截。
“……”他盯着断口看了半天,“我觉得它比我更想放弃。”
“温度未达理想值。”娜娜收回光线,“大气尘埃影响聚光效率,且缺乏保温环境。”
“意思是,咱连个像样的火炉都没有?”
“目前不具备冶金条件。”
陈浩仰头望天,长长吐出一口气。太阳高悬,风不大,工地安静得只剩下他自己的呼吸声。
片刻后,他慢慢蹲下,手指划过娜娜刚才投影的地图位置。
“东南方向……那片沟底。”他低声说,“既然做不了锤子,那就只能去挖了。总不能一直用手拍墙吧?”
娜娜站在他身后,蓝光在眼中规律闪烁。
“任务已更新。”她说,“协助宿主开展矿石勘探支持。”
陈浩没回头,只是把那根空荡荡的木柄塞进背包侧袋。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朝着东南方那片被泥石流覆盖的山谷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