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钻还在孔边冒着热气,陈浩一屁股坐在平台上,两条腿悬在半空晃荡。风不大,但吹得他后背发凉,汗湿的衬衫贴在脊梁上,像有人往衣服里塞了块冰。
“合着咱们辛辛苦苦建个塔,最后发现钥匙插不进锁?”他盯着刚打好的连接孔,声音低得像是问自己。
娜娜站在下方,投影界面滚动着新的模拟数据,红色警报框闪了一下,又迅速被她划掉。“需要增加二级缓冲层。”她说,“否则输电稳定性无法保障。”
陈浩没动,只是把手钻关了,电池卸下来扔进工具包。他抬头看了眼天空,云层正从西边压过来,灰蒙蒙的一片,像谁把整袋面粉倒进了天里。
“这天气……不太对劲。”他说。
娜娜抬头,瞳孔微缩,界面上弹出一条加粗提示:“高速气流前锋预计八分钟后抵达,最大阵风14级,建议立即中止高空作业。”
“啥?八分钟?”陈浩猛地站起身,脚下一滑差点踩空,“你早不说?”
“三分钟前才捕捉到异常气流转向。”她语气没变,“现在撤离来得及。”
“撤离个鬼!”他扒住栏杆稳住身子,探头往下看,“下面那几根横梁还没焊死,这风一来全得飞!发电机接口还露在外面,砸坏了更麻烦!”
娜娜快速调出结构模型,指尖在空中划了几下,几处红点闪烁起来。“第三段连接口应力超限概率87%,建议紧急加装拉索固定主梁。”
“说人话!”
“拿绳子绑住上面,拴到底锚上,别让它散架。”
陈浩翻了个白眼,抓起背包里的备用缆绳就往平台边缘爬。风已经开始卷沙子,打在脸上生疼。他咬着牙把绳索绕过主梁接头,打了个死结,又用卡扣锁紧。
“好了没?”他在风里吼。
“左侧未固定。”娜娜指着另一侧,“需对称加固,否则受力不均会导致扭曲。”
“你当我是蜘蛛侠啊?两边同时开工?”
“你可以先固定一点,我远程操控绞盘收紧。”
“行吧,你算我的遥控器。”他喘着气挪过去,手抖得差点把绳子甩出去。风越来越大,钢架发出吱呀声,像有人在耳边慢慢拧断一根铁棍。
终于,两根拉索都上了,他瘫坐在平台上,胸口起伏,感觉肺里灌满了沙子。
“电力系统已切断。”娜娜说,“所有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话音刚落,狂风撞上了基地外墙,整个院子像是被人踹了一脚。远处的仓库门哐当作响,一块松动的铁皮直接被掀飞,打着旋儿冲向天空。
他们头顶的横梁猛地一震,一根辅助支撑杆“嘣”地断裂,砸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土。
陈浩瞪大眼:“完了,真要塌?”
“主结构尚稳。”娜娜盯着终端,“但顶部框架出现3.2度偏移,两处焊接点撕裂。”
他趴在栏杆上往下看,果然,原本笔直的支架歪了,像被谁掰弯的筷子。
风持续了将近四十分钟,等它终于消停下来,整个工地像是被犁过一遍。散落的零件铺了一地,防护网挂在半空摇晃,像条破渔网。阳光重新照下来,刺得人睁不开眼。
陈浩从钢架上爬下来,腿软得几乎站不住。他走到主塔底下,仰头看着那根歪斜的横梁,嘴唇动了动,最后只挤出一句:“白干了……全白干了。”
娜娜走过来,扫描仪扫过断裂处,屏幕上跳出一串数据。“三处主焊点开裂,轴承组位移,若不修复,后续运行风险等级为高。”
“那还能修吗?”他低头踢了块碎铁片。
“可以。”她说,“但必须矫正变形结构,更换受损部件,并增强抗风设计。”
陈浩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抬头:“就算修好了,那块发电模块还是装不上吧?你说的缓冲层,咱们也没材料做。”
娜娜看着他,没有立刻回答。过了两秒,她说:“先让结构活下来,才有资格谈安装。”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得有点傻:“你这话……还挺有哲理。”
“不是哲理。”她转身走向数据终端,“是工程逻辑。”
他站在原地,抹了把脸上的泥灰,又摸出水壶灌了一口。水是温的,喝下去像吞了口旧棉絮。但他没抱怨,只是把壶盖拧紧,顺手塞回腰间。
“那就……从头再来一遍。”他说。
娜娜调出资料库,提取了一份高山风电塔的设计方案。“本地地貌与高原环境相似度68%,可参考三角稳定结构进行加固。”她一边说,一边在终端上画出新布局,“需增设四组斜向拉索,替换断裂支撑杆,并对主梁进行冷校直。”
“听着像要拆了重盖。”陈浩挠头,“咱仓库里有这规格的钢材吗?”
“无。”她答得干脆,“标准替换件库存不足。”
“那咋办?难不成去天上捞根铁棍下来?”
“废弃运输舱桁架材质符合要求。”她指向仓库方向,“可拆解再利用。”
陈浩叹了口气,扛起工具包就往仓库走。太阳越晒越狠,铁皮屋顶烫得能煎蛋。他掀开防尘布,里面躺着几根锈迹斑斑的工字梁,是他之前拆下来一直没处理的废料。
“得,又得给破铜烂铁办重生仪式。”他嘟囔着,打开切割机电源。
火花喷出来的时候,他往后跳了一步,差点撞翻架子。“我说你怎么就不知道提前提醒一声?”
“你未询问启动预警时间。”娜娜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测量仪,“建议佩戴护具。”
“我现在戴也来得及?”他翻了个白眼,但还是把护目镜套上了。
两人一个切一个量,把能用的材料一段段搬出来。陈浩负责打磨边缘,娜娜校准弯曲度。他一边干活一边哼歌,调子跑得离谱,像是某种受伤动物的哀鸣。
“你唱的是什么?”娜娜突然问。
“《奋斗的小强》。”他咧嘴,“我自己编的,副歌还没想好词。”
“建议改为《维修现场实录》。”她说,“更贴切。”
“你挺会挑刺啊。”他擦了把汗,继续打磨钢板,“不过也好,至少现在不是一个人对着空气说话了。”
傍晚时分,第一批替换构件准备完毕。六根加固梁、四组拉索锚件、一堆垫片螺栓,整整齐齐堆在风车基座旁,像一支等待出征的小队。
陈浩坐在基座边缘,望着那还没完工的钢铁骨架,脸上沾着油污和尘土,汗水顺着下巴滴在膝盖上。他没说话,只是低头检查扳手的齿口,又试了试新螺栓的松紧。
娜娜站在数据终端前,将新的抗风结构图传入施工面板。投影缓缓旋转,显示出即将安装的三角支撑布局。
“明天第一件事,拆旧梁。”陈浩忽然开口,“然后校直主架,不然越往后越难弄。”
“同意。”她说,“建议清晨开工,避开午后风峰。”
“你还知道我怕热?”他抬头看她,“看来你把我研究挺透。”
“仅基于行为数据分析。”她顿了顿,“你连续三天午间作业后中暑概率上升至73%。”
“所以你是怕我躺地上耽误进度?”他笑着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放心,我还撑得住。”
他走过去,拿起一根新做的拉索,在手里掂了掂。
“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真能扛住下一场风?”
娜娜没有马上回答。她调出模拟画面,显示新的结构在14级风下的受力分布。大部分区域呈绿色,只有边缘轻微泛黄。
“理论上可以。”她说。
陈浩盯着那幅图看了一会儿,忽然笑了:“理论啊……咱俩打交道这么久,哪次不是理论很美,现实啪啪打脸?”
他把拉索扔进材料堆,发出“咣当”一声。
“不过没关系。”他活动了下手腕,“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从头来了。”
他站在风车底下,抬头看着那根歪斜的横梁,风吹过来,带起一阵细小的尘烟。
他抬起手,比划了一下高度。
“明早六点,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