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的手指还贴在凝胶表面,那道细纹像是被什么东西从内部轻轻划开。他盯着看了两秒,喉咙动了动。
“娜娜。”
“我在。”
“这东西……是不是长了条新疤?”
没人接话。苏珊低头检查记录板,陈浩正把最后一个培养槽的编号拍进终端。升降舱的灯闪了三下,提示返回程序启动。
“走吧。”陈浩收起设备,“明天再看它有没有进化出眼睛。”
舱门关闭前,卡尔又回头看了一眼。藤蔓静静躺着,蓝光稳定,像睡着了。
深海的压力缓缓压上来,推进器启动,他们开始上升。
——半小时后。
“我说,咱们是不是偏航了?”卡尔扒着观察窗,鼻子都快贴上去了。
导航屏上的绿点晃了一下,信号条变成黄色。
“磁场干扰。”娜娜的声音没变调,“正在切换惯性模式。”
“又是这鬼地方。”陈浩摸了摸头盔边缘,“上次路过这片断层,仪器全跳闸,还以为要当场退休。”
“这次不会。”娜娜说,“我已经屏蔽非必要频段,只保留基础通讯和定位。”
“那你可别死机。”卡尔嘀咕,“我可不想变成海底腌肉。”
“你脂肪够厚,泡几年也坏不了。”陈浩顺口回。
苏珊没参与斗嘴。她手里捏着采样杆,目光落在前方一片灰褐色的岩壁上。刚才那一段震动让沉积层松动了些,露出底下不太自然的切面。
“等等。”她说,“那边……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陈浩凑过去。岩壁中间有一道直线痕迹,太直,不像天然形成。
“人工的?”
“不确定。”苏珊轻敲几下,“但密度比周围高。”
娜娜立刻调出扫描图。声呐反馈模糊,像是被泥沙盖住了。
“用低频共振试试。”她说完,机器嗡了一声,细微震动传入海底。
几秒后,图像清晰了。
一道对称结构埋在岩层下,墙体呈九十度角延伸,尽头是个开口,像是门。
“我靠。”卡尔吸了口气,“这是房子?”
“更像神庙底座。”娜娜说,“根据比例推算,完整建筑长度约一百二十米。”
“谁会把房子修在海底裂缝边上?”陈浩挠头。
“古人可能不觉得是裂缝。”苏珊说,“也许是后来地壳动的。”
“管他呢。”陈浩拍拍背包,“反正任务清单里没写‘考古探险’,但既然撞上了,不看一眼回去睡不着。”
“风险评估?”娜娜问。
“当然有。”陈浩咧嘴,“最大的风险是我胖得卡在门口。”
卡尔翻白眼:“那你进去最合适,堵门还能防盗。”
他们靠近了遗址入口。推进器减到最低速,避免激起太多泥沙。
苏珊和卡尔拿出软刷和吸泥管,开始清理门前区域。动作很慢,一厘米一厘米地扫。
五分钟后,一块石板露了出来。表面平整,边角被打磨过。
“不是天然岩石。”苏珊说。
又清了一会儿,一个陶罐形状的东西浮现出来。半埋在土里,口朝上,盖着一层薄石片。
“别用手。”娜娜提醒,“先拍照记录位置。”
陈浩绕到侧面,连拍三张。镜头扫过罐身时,他停了一下。
“这上面有花纹。”
“环形排列,带斜线符号。”娜娜分析,“类似早期象形文字系统,但数据库中无匹配项。”
“也就是说,没人认识?”卡尔问。
“目前无法解读。”娜娜说。
“那值钱吗?”陈浩摸下巴。
“历史价值远高于经济价值。”娜娜答。
“唉。”陈浩叹气,“我就知道。”
苏珊伸手去拿陶罐。刚抬起一点,旁边岩体突然抖了一下,碎石哗啦掉下来,砸在不远处的铭牌上。
“小心!”陈浩一把拉她后退。
灰尘散开后,那块铭牌还在,但边缘裂了道缝。
“完了。”卡尔小声说,“这下成出土即报废。”
“还没。”娜娜已经打开工具包,取出一个透明袋子,“这是惰性密封袋,能隔绝空气反应。”
她小心把袋子套上陶罐口,轻轻挤压,凝胶状物质封住了缝隙。
“搞定。”她说,“内部残留液体不会挥发了。”
“学到了。”陈浩点头,“下次我也带个保鲜膜下海。”
“建议所有文物都原位封装。”娜娜说,“环境突变可能导致结构崩解。”
“那就这么办。”陈浩站起身,“卡尔,拿浮标来。”
卡尔从背包里掏出荧光棒,拧亮后插在地上。一圈围住未挖掘区,红光在水里格外显眼。
“禁止踩踏。”陈浩指着说,“谁要是把祖宗的房子踩塌了,就罚他天天擦灯。”
“我又不是故意的。”卡尔嘟囔。
“上次震休眠是你,这次塌地也是你,你不背锅谁背?”
苏珊没理他们。她蹲在另一块石刻前,手指悬在表面,没碰。
“这些符号……排列方式很规律。”她说,“像是记录什么。”
“记账?”陈浩凑过来,“比如‘某年某月,献祭三条鱼’?”
“不排除这种可能。”娜娜说,“许多古文明用石刻记载资源分配。”
“那咱挖深点?”陈浩跃跃欲试。
“氧气只剩四十分钟。”娜娜提醒,“继续作业将影响返程安全窗口。”
“那就先收工。”陈浩拍拍手,“东西带回去再说,总不能在这儿开博物馆。”
他们开始打包。
陶罐装进减震箱,石刻用泡沫垫隔开,金属铭牌单独放入防磁盒。每件都编号登记,娜娜同步上传数据。
“第三号样本完成封装。”她说。
“第四号放好了。”苏珊确认。
卡尔负责搬运。他把箱子一个个推进升降舱,动作比平时稳多了。
“别摔。”陈浩盯着他,“这些东西比你命贵。”
“我知道。”卡尔咬牙,“我不是傻子。”
最后一块石板放进去时,固定带突然松了。箱子歪了一下,磕在舱壁上。
“哎!”卡尔手忙脚乱扶住,“没事,没事……应该没事。”
陈浩过去检查。防护壳有道浅痕,但里面没裂。
“加个缓冲垫。”他说着,把自己的备用垫塞进去,“你这手啊,迟早搞出大事。”
“这次真不是我弄的。”卡尔委屈,“是带子老化了。”
“行了。”陈浩关上箱盖,“等回基地换新的。”
娜娜校准最后一条航线。导航恢复绿色,惯性系统运行正常。
“准备上升。”她说。
陈浩站在舱内,手扶着减震箱。他回头看了眼那片被浮标圈住的遗址,泥土还在缓缓下沉,掩盖刚刚暴露的痕迹。
“这地方……”他低声说,“不止这些。”
“什么意思?”苏珊问。
“你看那道门。”陈浩指着,“开口方向对着断层,像是故意选的位置。而且墙角有排水槽设计,说明他们知道潮水规律。”
“所以?”
“所以这不是临时据点。”他说,“是规划过的。”
娜娜补充:“墙体材质含钛合金成分,耐腐蚀性强,建造者具备一定冶金技术。”
“一群会炼钢的古人?”卡尔皱眉,“他们吃什么?铁疙瘩?”
“也许他们不吃铁。”陈浩笑,“但他们肯定留下了不少玩意儿。”
“建议后续派遣专业考古单元。”娜娜说。
“那是以后的事。”陈浩按下上升按钮,“现在,先活着回去。”
升降舱缓缓升起,灯光逐渐远离海底。
舱内安静下来。苏珊坐在角落,盯着密封袋里的陶罐。她总觉得那些符号排列得太整齐,不像随意刻画。
卡尔反复检查背包锁扣,嘴里念叨着什么。
娜娜持续上传数据,屏幕上滚动着编号与坐标。
陈浩靠着舱壁,闭眼假寐。但他手指一直在敲膝盖,节奏不规则,像在想事。
突然,他睁开眼。
“娜娜。”
“在。”
“刚才扫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内部空间?”
“有。”娜娜调出图像,“墙体包围区域内存在空腔,最大高度约四米,推测为厅堂结构。”
“有没有可能是仓库?或者……藏东西的地方?”
“可能性存在。”娜娜说,“但当前探测精度不足以确认内容物。”
陈浩嘴角翘了一下。
“下次得多带几个箱子。”
舱体穿过一层湍流,轻微晃动。减震箱发出一声轻响,像是金属碰到了什么。
卡尔猛地抬头,看向箱子角落。
那里,一道原本贴紧的封条,正慢慢翘起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