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还亮着,机器还在转。陈浩低头看了眼手里的报告,纸页边缘有点卷,是他刚才激动时攥出来的。
他把报告往白板上一贴,拿笔敲了两下。
“先别想着给它起名字了,得让它能干活。”
苏珊靠在终端边上,听见这话笑了一声:“你还记得自己说过‘小蓝’加班都算它的锅?”
“那会儿是高兴过头。”陈浩摆手,“现在得想正事。咱们有电了,接下来怎么办?”
娜娜站在控制台旁,镜头微微转动,声音平稳:“建议优先评估能源输出稳定性与负载匹配度。”
“说人话。”卡尔坐在医疗椅上插嘴,“就是这电能不能用,怎么用。”
“能用。”陈浩点头,“但不是直接塞进插座就行。咱们得规划。”
苏珊坐直了些,调出平板界面:“我列了几条。第一,替换生活区照明系统,现在用的旧电池组快撑不住了,三天两头换。第二,温控系统升级,地窖那边温度老是飘,菜都冻坏了。第三……”
“供电钻机。”卡尔接过话,“矿区那几台老家伙卡壳半年了,要是能通上电,效率翻倍都不止。”
“你倒是想得远。”苏珊瞥他一眼,“可那玩意儿功率多大你知道吗?咱们这点输出,还不够它打个喷嚏。”
“总得有个目标。”卡尔耸肩,“不然研究它干嘛?当夜灯?”
娜娜突然开口:“提醒:当前能源输出波形为非周期性脉冲,峰值0.6毫伏,持续时间最长60秒,与基地标准直流供电协议不兼容。”
实验室安静了一瞬。
“啥意思?”陈浩皱眉。
“不能直接接入电网。”娜娜解释,“若强行并联,可能导致电路震荡,触发保护机制,甚至烧毁节点模块。”
“那就是——”苏珊慢慢放下平板,“我们有了电,却送不出去?”
“准确。”娜娜说。
陈浩盯着白板上的数据图,手指无意识敲着笔杆。他原本以为点亮灯就算成功,现在才发现只是迈了第一步。
“那就改。”他说,“咱们不按标准来,重新做适配器。”
“技术可行。”娜娜回应,“但需设计专用整流模块,调整电压转换逻辑,并建立缓冲储能单元。”
“缓冲?”苏珊问,“你是说,先把电存起来,再慢慢放?”
“正确。”娜娜调出一张结构图,“现有储能罐最大容量为五万毫安时,而‘小蓝’单次输出能量约为三百毫瓦秒,看似不多,但连续激活六次即可充满一个小型应急电源。问题在于,当前设备无法承受高频充放循环,且散热能力不足。”
“也就是说。”卡尔低声接话,“咱们没地方存电?”
“不是没有。”娜娜纠正,“是储存效率低于消耗速度。若要支撑一台中型机械运转十分钟,需要至少二十个满载储能罐串联,且每三分钟必须更换一组。”
“谁受得了这个节奏。”苏珊翻白眼,“还不如用手摇发电机。”
陈浩没说话,走到主控屏前,放大储能模块的三维模型。红色警报一直在闪,写着“容量超限预警”。
他伸手点了点屏幕上的储罐图标:“这些罐子,能扩容吗?”
“物理空间受限。”娜娜回答,“现有储罐已占满地下b3层全部预留位。若要增加数量,需新建存储区。”
“建?”陈浩回头,“咱们连砖都没有。”
“材料可以拆解。”娜娜说,“废弃反应堆外壳、旧运输舱框架、部分防护墙板均可回收利用。”
“听着像捡破烂。”苏珊嘀咕。
“我们现在就是捡破烂的。”陈浩咧嘴一笑,“不然你以为高科技从天上掉下来?”
卡尔咳嗽两声,抬手指向模型角落:“那个通风井下面是不是空的?之前勘探说有半层未开发?”
“c区夹层。”娜娜确认,“深度四米,面积约二十八平方米,原计划用于备用冷却系统,后因项目取消闲置。”
“够用了。”陈浩眼睛亮了,“把那里改成储能间,再拉几条独立线路出来,专供‘小蓝’输出。”
“工程量不小。”苏珊提醒,“要打通墙体,铺设防磁管道,还得加装隔离门。万一施工震动影响到矿石样本,前功尽弃。”
“那就分段干。”陈浩拍板,“先搭临时架子,试运行一组储能单元,看能不能稳住输出。行了再扩。”
娜娜开始调取建筑图纸,光学镜头快速闪烁,后台运算声轻微嗡鸣。
“我已经列出可用材料清单,预计可组装六个高密度储能单元,理论总容量提升至原有三倍。但需注意,新型能源具有微弱磁场残留,长期接触可能影响电子元件寿命。”
“那就加屏蔽层。”陈浩说,“反正咱们还有些报废的雷达罩,撕两块裹上去。”
“你真打算动手?”苏珊看着他,“不是光说说?”
“不然呢?”陈浩反问,“咱们好不容易搞出点名堂,难道就让它躺在实验台上发光?”
“我不是反对。”苏珊摇头,“我是怕你太急。刚稳定六十秒你就想铺管道,万一哪步出错,全炸了。”
“我知道轻重。”陈浩语气缓了点,“但我们也不能光守着这点成果过日子。基地缺电多久了?一年?两年?现在有机会改,就得动起来。”
卡尔默默把手边的封装样本往旁边推了推,腾出位置放图纸。
“我能干点啥?”他问。
“坐着别动就是帮忙。”苏珊立刻说,“你还想抡锤子?”
“我可以监工。”卡尔不服气,“你们干活,我盯着数据。真出问题,第一时间喊停。”
“也行。”陈浩点头,“那你负责看储能接收曲线,有异常马上叫人。”
娜娜已经生成了初步施工方案,投影在空中缓缓旋转。六个储能单元呈环形排列,中间留出维护通道,顶部设有散热格栅。
“建议使用双层铝镁合金外壳,内填陶瓷绝缘材料。”她说,“现有库存足够制作三组,剩余三组需等待材料回收完成。”
“先做三个。”陈浩说,“够试了。”
苏珊打开记录本,划掉之前写的三项应用场景,重新写下:
1. 储能间改造(优先)
2. 整流模块设计
3. 适配供电测试
她抬头:“分工吧。谁干啥?”
“我负责结构搭建。”陈浩说,“拆墙搬铁这种力气活归我。”
“你确定?”苏珊怀疑地看着他,“你上次搬反应堆零件,歇了两天。”
“那次是真累。”陈浩挠头,“这次不一样,有盼头。”
“我处理电路部分。”苏珊说,“设计整流逻辑,调试输出接口。”
“我可以协助计算最优充放比。”娜娜补充,“同时监控矿石响应状态,避免过度激发。”
“那就这么定。”陈浩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圈,“三天内,我要看到第一个储能单元亮灯。”
“前提是材料到位。”苏珊提醒,“而且你得保证不把承重墙凿穿。”
“放心。”陈浩笑,“我有分寸。”
卡尔盯着投影图看了一会儿,忽然说:“咱们……是不是得建个新仓库?”
没人接话。
空气一下子沉了下来。
他们都知道问题在哪——就算做出储能单元,也没地方安全存放。b3层已经满了,其他区域要么有设备,要么是生活区,不能随便动。
陈浩看着屏幕上的红色警报,手指在笔杆上一顿。
“先想办法把电存住。”他说,“仓库的事,后面再说。”
他转身走向实验台,拿起记录本翻了翻,又停下。
“对了。”他回头问娜娜,“这矿石,还能不能再提点效率?”
“目前处于最佳响应区间。”娜娜回答,“进一步增强刺激可能导致不可逆结构损伤。”
“明白了。”陈浩合上本子,“那就先不动它。咱们的问题不在发电,而在用电。”
他站回主控台前,手里握着笔,眉头微皱地看着储能模块示意图。
苏珊低头检查平板,发现之前的设想全都卡在同一个环节——存不下。
卡尔的手指轻轻敲着轮椅扶手,盯着那张夹层图纸。
娜娜的镜头持续扫描数据流,后台已经开始搜索高密度储能材料的历史资料。
陈浩抬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一条线。
“先把这一关过了。”他说,“电能存住,才算真的有用。”
他顿了顿,看向三人。
“准备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