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后,张清玄首先回到了他的“根据地”——太平间。经历了地底惊魂,再回到这阴冷却熟悉的环境,他反而有种奇异的安心感。
太平间一切如常,仿佛外界的纷扰与它无关。但张清玄能感觉到,下方那道“门”的封印虽然稳固,但经过“暗星”能量的冲击,似乎变得更加“敏感”了,与阳间的联系也微妙地增强了一丝。
“看来,光是堵和防,并非长久之计。”张清玄若有所思。老王牺牲前将“守门人”的职责交给他,是希望他守护平衡,而非单纯地镇压。
他想起了第五卷大纲里提到的,最终将阵眼改造为“阴阳调和”缓冲区的构想。或许,是时候开始尝试了?
他将这个想法与赵国安、林薇以及伤愈后赖在保安室蹭吃蹭喝的青云子提了提。
“建立缓冲区?沟通阴阳?”赵国安有些迟疑,“这……风险会不会太大?万一控制不好,岂不是引狼入室?”
林薇从医学和秩序的角度考虑:“如果能建立一个有序的通道,规范阴阳之间的交流,比如亡魂登记、引渡,甚至有限度的信息互换,或许能减少很多因滞留、怨念而产生的灵异事件,对维持社会稳定也有好处。”
青云子灌了口酒,嘿嘿一笑:“想法不错!有点像古代的‘城隍庙’或者‘阴阳司’的简化版。不过小子,这需要极强的掌控力和公信力,你现在镇得住场子吗?地府那边能同意?”
张清玄沉吟道:“地府那边,崔判官是改革派,应该会支持这种尝试。至于掌控力……可以慢慢来,先小范围试点。比如,就在这太平间外围,划出一小块区域,设置简单的接引法阵和登记处,先处理一些心愿未了、但并无恶意的滞留亡魂,积累经验。”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我们可以称之为……‘阴阳事务协调办事处’,嗯,听起来太官方,还是叫‘阴阳居委会’比较亲切。”
说干就干。张清玄利用地府送来的“九幽清泉”和高级符箓玉简,结合自己对阵法和度人经的理解,开始着手设计这个小小的“阴阳居委会”。
他首先以太平间保安室为核心,向外扩展,用特制的符石和蕴含功德之力的朱砂,勾勒出一个覆盖范围约百平米的“阴阳调和区域”。这个区域并非强行打通阴阳,而是营造一个能让阴阳二气平和共存、弱化界限的特殊环境。
然后在区域边缘,设置了简单的“显形阵”(让亡魂能暂时显形)和“安魂阵”(安抚亡魂情绪)。中央则摆了一张旧书桌,放上笔墨纸砚(特制的,阴魂可使用),算是“办公桌”。
他又亲自绘制了几份《阴阳事务登记表》的模板,上面需要填写亡魂基本信息、滞留原因、诉求等。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沟通地府。张清玄再次联系崔判官,将自己的构想和已经完成的初步设置汇报了上去。
出乎意料,崔判官的回复非常快,而且充满了兴趣!
“设立阴阳缓冲协调机构,规范引导,减少怨戾,此乃善政!本官原则上同意试点运行。可授予你‘特约协调员’权限,负责该区域初级亡魂的登记、疏导与引渡事宜。地府将派一名‘见习鬼差’常驻协助,并定期核查工作记录。若试点成功,或可推广至其他‘关键节点’。”
随信还附送了一枚黑底白字的木质印章,上书“阴阳事务协调办事处(试点)”,以及一本薄薄的《初级亡魂引导与管理条例》。
地府的支持,比想象中还要给力!
拿到“尚方宝剑”,张清玄信心大增。他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团队成员,连青云子都表示要留下来“看看热闹”。
很快,在张清玄的有意引导和苏小婉等“本地鬼”的宣传下,第一个“客户”上门了——一个因为惦记家里藏了私房钱没告诉老伴而迟迟不肯离开的老头亡魂。
看着那老头在“显形阵”中扭扭捏捏地填写登记表,然后由新来的、一脸紧张的年轻见习鬼差引导着前往地府,张清玄忽然觉得,这条路,或许真的能走通。
太平间保安室外,那小小的“阴阳居委会”牌子,在夜色中悄然挂起。
一个全新的时代,似乎正从这最不起眼的地方,开始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