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草晾晒干燥后,李渔挑选了品相最好的几株,用干净的油纸包好,打算送去给王药师。他不仅想借此感谢王药师之前赠予的凝神丹,更想趁机请教一些关于炼丹的基础知识。
这天上午,李渔来到王药师的药铺。药铺里弥漫着浓郁的药香,王药师正在柜台后称量药材,赵虎则在一旁帮忙捣药。
“王药师,赵虎。”李渔笑着打招呼。
“清小子来了。”王药师抬起头,看到他手里的油纸包,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前些天在后山采的静心草,想着您可能用得上,就送过来了。”李渔将油纸包递过去。
王药师打开一看,眼睛一亮:“好东西啊,这静心草年份不短,品相也不错,用来炼凝神丹正好。”他看向李渔,笑着说,“你倒是有心了。”
“您之前送我的凝神丹帮了我大忙,这点东西不算什么。”李渔说道。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王药师将静心草收好,“说吧,是不是有什么事想请教我?”
李渔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确实想向您请教一些炼丹的知识,不知道您有没有空?”
“哦?你对炼丹感兴趣?”王药师有些意外,随即点了点头,“正好今天不忙,我就跟你说说。”
他领着李渔来到药铺后院的一间小屋,屋里摆放着一个小小的丹炉,旁边架子上放着各种药材和工具。“炼丹可不是件容易事,首先得认识各种灵草的药性,知道哪些能搭配,哪些相克;其次得掌握火候,不同的丹药需要不同的火力和时间;最后还得有耐心,一次失败是常有的事。”
李渔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
王药师拿起一株静心草,继续说道:“就拿这静心草来说,它性微凉,有安神的功效,单独使用效果一般,但如果和凝神花、凝露草搭配,再用文火慢炼,就能炼出凝神丹,药效提升数倍。”
“原来如此。”李渔恍然大悟,“那炼丹是不是必须用丹炉?”
“一般来说是的,丹炉能聚集灵气,让药材更好地融合。”王药师指着角落里的丹炉,“我这丹炉是最低阶的凡炉,只能炼些简单的丹药。高阶的丹炉用灵玉或精铁打造,甚至有灵纹加持,炼丹效果更好。”
赵虎在一旁听得也很认真,时不时点头。
王药师又讲解了一些炼丹的基础步骤,从药材的预处理到成丹的判断,说得深入浅出。李渔听得入了迷,没想到炼丹有这么多门道。
“您能演示一下吗?”李渔期待地问。
王药师想了想,点头道:“正好我今天要炼一炉清心散,比较简单,你可以看看。”
他先是将几味药材按照比例配好,用清水洗净,然后放进石臼里捣成粉末。接着,他点燃丹炉下的炭火,等炉温升到合适的程度,将药粉放入丹炉,盖上炉盖。
“炼丹的关键在于控火,火候太大会烧焦药材,太小则无法融合。”王药师一边用扇子轻轻扇动炭火,一边解释,“清心散性温和,用文火即可。”
李渔屏住呼吸,看着丹炉。随着时间的推移,丹炉里飘出淡淡的药香,越来越浓郁。
大约半个时辰后,王药师打开炉盖,里面是一些淡黄色的粉末,散发着清心的香气。“成了。”
他将药粉取出,装进一个小瓷瓶里,递给李渔:“这清心散能提神醒脑,你拿去用吧。”
“谢谢王药师。”李渔接过瓷瓶,心里感激不已。
“炼丹入门容易,精通难。”王药师看着他,“你要是真感兴趣,可以先从认识药材、掌握药性开始,慢慢来,急不得。”
“我明白,多谢您指点。”
离开药铺时,李渔手里捧着那瓶清心散,心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虽然只是初步了解了炼丹的皮毛,但也让他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觉得,炼丹和修炼法术一样,都是利用天地灵气的手段,若是能学会,对自己的修炼之路肯定大有裨益。
回到清风观,李渔把今天的收获告诉了玄尘道长。玄尘道长听后,点了点头:“炼丹之术博大精深,能懂些皮毛也好,至少以后不会被劣质丹药所骗。”
“师父,您会炼丹吗?”李渔好奇地问。
“略懂一些,不过多年未炼了。”玄尘道长说,“观里还有一个闲置的丹炉,你要是有兴趣,可以拿去练练手,就从最简单的药液开始炼制吧。”
“真的?太好了!”李渔高兴地说。
玄尘道长领着他来到观里的一间杂物房,从角落里翻出一个巴掌大的小铜炉,看起来有些陈旧,但擦拭干净后,依旧能看出精致的纹路。“这是我早年用的,虽然是凡炉,但用来练手足够了。”
李渔小心翼翼地接过丹炉,心里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的几天,李渔一边修炼,一边研究王药师给的清心散配方,还按照玄尘道长的建议,尝试着用凝露草炼制最简单的药液。他按照步骤,将凝露草洗净捣碎,放入铜炉,用小火慢慢熬煮,时不时搅拌一下。
虽然过程有些手忙脚乱,甚至不小心把药液熬糊了一次,但他没有气馁,反复尝试。终于,在第三次时,成功炼出了一小瓶淡绿色的药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总算成了。”李渔看着药液,脸上露出了笑容。这药液虽然简单,效果也远不如灵草本身,但却是他炼丹的第一步,意义非凡。
他知道,炼丹之路和修仙之路一样,都需要耐心和毅力。但他有信心,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有所成就。
窗外的阳光正好,李渔捧着小铜炉,心里充满了干劲。新的领域已经开启,等待他的,将是更多的挑战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