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七年,深秋的紫禁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五十有四的康熙皇帝坐在乾清宫暖阁内,面色铁青地看着手中的奏折。这些奏折无一例外,都在弹劾皇太子胤礽——他曾经最宠爱的儿子,如今却成了朝野上下议论的焦点。
“奢靡无度、结交奸佞、窥探朕踪...”康熙念着奏折上的罪名,手指微微发抖。最让他心惊的是,有密报称太子在府中私藏巫蛊之物,诅咒君父。
“不可能!”康熙猛地站起,“胤礽虽有不妥,但绝不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然而,一连串的怪事让他不得不疑。这几月来,他常常心悸失眠,御医诊脉却无发现任何病症。更诡异的是,他多次在梦中见到一个戴着血玉镯的女子,那女子总是站在太子身后,对他冷笑。
“摆驾毓庆宫!”康熙突然决定亲自去太子宫中查看。
毓庆宫内,三十三岁的太子胤礽正对着一面铜镜发呆。镜中的他眼窝深陷,面色灰败,完全不见往日的英气。
“殿下,该用药了。”太监端上一碗汤药。
胤礽机械地接过药碗,一饮而尽。这些日子以来,他总觉得心神不宁,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暗中控制着他的思绪。特别是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会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在耳边低语,教他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最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开始梦游。每次醒来,都会发现自己站在宫中的某个角落,手中拿着一些奇怪的东西——有时是一把沾血的匕首,有时是一些写满咒符的黄纸。
“我这是怎么了?”胤礽痛苦地抱住头。他隐约感觉到,这一切都与三个月前得到的那枚玉镯有关。
那是一个雨夜,他在宫中巡视时,发现一个宫女鬼鬼祟祟地在御花园中埋东西。捉来审问后,那宫女交出一个小木匣,里面正是那枚血玉镯。
“这是何物?”胤礽问。
宫女战战兢兢地回答:“是、是前朝遗物,据说能保佑佩戴者心想事成。”
胤礽本不信这些,但那玉镯在月光下泛着的红光,却莫名吸引着他。鬼使神差地,他留下了玉镯,放走了宫女。
如今想来,那宫女的面容模糊不清,仿佛根本不是真人...
“皇上驾到!”门外突然传来通报声。
胤礽慌忙将玉镯塞入袖中,起身迎驾。
康熙走进毓庆宫,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四周。父子相见,都有些尴尬。这些日子以来,他们的关系日益紧张。
“儿臣参见皇阿玛。”胤礽跪拜行礼。
康熙扶起儿子,仔细端详着他的面容,心中一惊。胤礽眼中有一种陌生的邪气,完全不像他熟悉的那个儿子。
“近日可有不适?”康熙关切地问。
胤礽勉强一笑:“劳皇阿玛挂心,儿臣一切安好。”
就在这时,康熙突然看到胤礽袖中透出一丝红光。他猛地抓住儿子的手腕,掀开衣袖——那枚血玉镯赫然在目!
“这是何物?”康熙厉声问。他隐约觉得这玉镯似曾相识,仿佛在什么地方见过。
胤礽支吾道:“是、是儿臣偶然所得...”
康熙夺过玉镯,触手竟感到一阵心悸。那玉镯上的红光仿佛活物般流动,狼头图案若隐若现。
“来历不明之物,也敢随意佩戴!”康熙怒道,“朕暂为保管!”
胤礽突然激动起来:“不!还给儿臣!”他竟然伸手要抢回玉镯,面目狰狞,完全失了往日的恭顺。
康熙大惊,急忙后退。侍卫们一拥而上,制住了失控的太子。
“放开我!那是我的!”胤礽嘶吼着,力大无穷,竟挣脱了侍卫的钳制,直扑康熙。
混乱中,玉镯掉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就在这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玉镯突然红光大盛,将整个宫殿映得如同血海。在场所有人都被一股无形力量震开,康熙更是觉得胸口剧痛,几乎喘不过气。
红光中,隐约出现一个女子的虚影,对着康熙冷笑:“爱新觉罗氏...诅咒继续...”
然后一切恢复如常,只有那枚玉镯静静躺在地上,泛着幽幽红光。
康熙惊魂未定,指着胤礽:“你...你竟敢用巫蛊之术谋害朕!”
胤礽茫然四顾,仿佛刚从梦中醒来:“皇阿玛?发生什么事了?儿臣怎么会在这里?”
但康熙已经认定太子用了邪术,勃然大怒:“逆子!朕待你不薄,你竟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来人!将太子拿下!”
太子被软禁后,康熙命人彻底搜查毓庆宫。结果令人震惊——在太子床下的暗格中,发现了大量巫蛊之物:写有皇帝生辰八字的诅咒人偶、沾血的咒符、甚至还有一本记载着各种邪术的秘籍。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些人偶和咒符上,都画着一个诡异的狼头图案,与那玉镯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证据确凿!逆子!逆子啊!”康熙痛心疾首,当场吐血昏厥。
经过这场打击,康熙一病不起。在病榻上,他常常做噩梦,梦见自己被各种妖物追杀。御医们束手无策,只好请来喇嘛、道士做法驱邪。
然而每次法事,都会出现诡异现象——法器等物无故破裂,经书自燃,甚至有一次一个大铜鼎突然腾空而起,砸伤了主法的喇嘛。
“皇上中的不是寻常邪祟,”一个年老喇嘛私下对大臣说,“这是极其恶毒的血咒,已经延续数代,恐难化解。”
康熙偶尔清醒时,会回忆起那枚玉镯。他隐约想起小时候听过的宫闱秘闻——关于叶赫部的诅咒,关于皇太极和顺治帝的诡异死亡...
“难道...”一个可怕的猜想在他心中形成。
九月的一天,康熙突然召来心腹大臣李光地,屏退左右后,低声问:“卿可听说过...叶赫诅咒?”
李光地大惊失色:“皇上何以问起此事?这...这只是宫闱谣言...”
“朕见到了那玉镯!”康熙激动地说,“就在胤礽手中!红光闪闪,上面有狼头图案!”
李光地顿时面色惨白:“血玉镯...竟然真的存在...”
在康熙的追问下,李光地终于道出了一段宫廷秘辛:据说当年叶赫部灭亡时,老萨满用全部落的气血凝聚成一枚诅咒玉镯,誓要覆灭爱新觉罗氏。这玉镯神秘莫测,会自行选择宿主,通过控制宿主来实现诅咒。
“皇太极先帝猝死、顺治帝早夭...都可能与此物有关。”李光地颤声道。
康熙如遭雷击,终于明白了一切。原来不是儿子要谋害他,而是被诅咒控制了!
他立即下令释放胤礽。然而为时已晚——当太监打开软禁处的门时,发现太子已经疯了。他蜷缩在角落,不停地喃喃自语:“不是我...是她...戴玉镯的女人...”
康熙悲痛欲绝,但为了大清江山,不得不废黜太子。在颁布废太子诏书时,他老泪纵横:“胤礽并非本性如此,实乃遭邪物所害啊!”
然而这番说辞无人相信,朝野上下都认为这只是皇帝为保全儿子颜面的托词。
废太子后,那枚血玉镯再次神秘消失。有人说它化作了红光飞走,有人说看见一个宫女模样的女子将它带走,还有人说它自行钻入地下,等待下一个宿主。
康熙余下的岁月里,始终活在诅咒的阴影中。他常常独自一人在太庙中忏悔,祈求祖先宽恕努尔哈赤背盟之举,化解这段百年恩怨。
但一切都太晚了。诅咒已经深入爱新觉罗氏的骨髓,如同附骨之疽,再也无法摆脱。
而那枚血玉镯,正如一个耐心的猎人,在黑暗中等待着下一个猎物的出现。它的下一次现身,将带来更加可怕的灾祸...